環境部啟動空氣品質4部曲!明年3月將推新空品白皮書

良好健康與福祉

環境部18日舉辦「新空品政策白皮書規劃啟動」記者會。 圖/胡瑞玲攝影
環境部18日舉辦「新空品政策白皮書規劃啟動」記者會。 圖/胡瑞玲攝影

為訂定第三期空氣汙染防制方案重點,環境部將透過啟動許願池、成立策略平台、召開公民咖啡館及創新論壇等4部曲,聚焦制定新空氣品質政策白皮書,聚焦制定新空氣品質政策白皮書,並作為第三期(2028年至2031年)空汙防制方案執行重點。

環境部表示,民眾即日起至明年1月8日可投稿給予意見,明年1月13至24日期間將於北中南舉辦說明會,預計明年3月底公布新空品政策白皮書。

環境部18日舉辦「新空品政策白皮書規劃啟動」記者會,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環境部於今年9月30日公告修正新版空氣品質標準,加嚴各項空汙物標準,其中細懸浮微粒(PM2.5)年平均及日平均濃度限值,由原本的15及35微克,加嚴至12及30微克。

彭啓明說,上任後就不斷思考PM2.5年平均濃度限值,如何降至10微克甚至5微克,但坦言目前工具不夠,加上考量台灣經濟結構,要再加嚴標準很困難,需要找出空品及淨零碳排的共利,為此工具很重要,所以提出空品白皮書,盼透過4部曲可以將空品政策更貼近公民及社會發展需求。

首部曲啟動好空氣許願池,徵求各界對於空品改善建議及解方;二部曲成立台灣空品管理政策平台,邀集國內外專家學者參與討論;三部曲召開公民咖啡館,針對許願內容聚焦各界期盼建議;四部曲舉辦AIR 2025:智慧城市-永續清淨空氣科技創新論壇,縱整專家建言及公民建議,進行深度討論。

美國田納西大學教授傅新義表示,目前美國針對PM2.5年平均濃度限值加嚴從12微克降至9微克,但這也經歷了5年,透過不同科學工具、舉辦公聽會才取得共識的結果,因此環境部提出4部曲是很好的開始;另他也指出,氣候變遷是牽動空品很大因素,像是發生熱浪就會增加PM2.5,過去不常發生因此沒考慮到,但如今氣候變遷造成熱浪頻繁發生,在制定政策時就需納入這情況。

中央大學教授林能暉說,台灣空品受到地形、氣候及排放等3大限制,前2個較無法改變,因此只能從排放量下手,環境部要先問自己可以將空汙降到多少、降到多少產業界可以承受,也符合民眾期待,再進一步思考第三期空汙防制方案如何做,要做到什麼程度。

另外,林能暉表示,台灣空汙季中南部空品較差,環境部今年初與美國NASA及多個亞洲國家合作進行合作七海計畫高屏3D空品實驗,監測高屏地區空品情況,明年該計畫會推展至雲嘉南,盼後年能再擴大到中部。

大氣司長張順欽表示,民眾即日起至2025年1月8日,可至許願池網站提出空品改善想法及建議。統整民眾意見後,最快將於2025年1月13日至1月24日期間,於北中南召開公民咖啡館,說明及聆聽各界建議,後續將於2025年2月24日至2月26日舉辦「AIR 2025:智慧城市-永續清淨空氣科技創新論壇」,預計明年3月底公布新空品政策白皮書,此內容將作為第三期空汙防制方案綱領。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金盆洗手?激進環保團體宣布不再破壞美術品、預告「4月做完最後一票」

金盆洗手?激進環保團體宣布不再破壞美術品、預告「4月做完最後一票」

世界蔬菜中心升級!翻新為「種原庫」保存超過5.5萬蔬菜種子

世界蔬菜中心升級!翻新為「種原庫」保存超過5.5萬蔬菜種子

2024年度福島核處理水排放完畢...總量約5萬4600公噸

2024年度福島核處理水排放完畢...總量約5萬4600公噸

緬甸8.2級地震、波及曼谷大樓...專家:給台灣3大啟示

緬甸8.2級地震、波及曼谷大樓...專家:給台灣3大啟示

最新文章

身障就服員薪資矮一截...最多可差社工1.2萬 流動率高33.7%、留不住人

身障就服員薪資矮一截...最多可差社工1.2萬 流動率高33.7%、留不住人

台中首座零廢基地!台中豐原桔屋示範資源循環、零廢棄

台中首座零廢基地!台中豐原桔屋示範資源循環、零廢棄

農地光電亂...石虎草鴞棲地可變光電場?農業生態指引無強制力遭批評

農地光電亂...石虎草鴞棲地可變光電場?農業生態指引無強制力遭批評

3月起裝潢廢棄物要申報!設計師:清運費恐上漲、轉嫁給消費者

3月起裝潢廢棄物要申報!設計師:清運費恐上漲、轉嫁給消費者

露營場惡法?汙水處理3月起開罰 投入成本太高、業者叫苦連天

露營場惡法?汙水處理3月起開罰 投入成本太高、業者叫苦連天

全台首創地下微創手術!因應極端氣候 台北市砸30億建「敦北地下大排」

全台首創地下微創手術!因應極端氣候 台北市砸30億建「敦北地下大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