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建築帶頭減碳!內政部爭取明後年10.5億元擴大補助
為落實2050年淨零碳排,內政部26日在行政院會報告「淨零建築轉型推動策略」,維持「公有既有建築」帶頭先行,已向行政院爭取到2025年至2026年度擴大補助經費共10.5億元,預計可補助85件,每年可減少2.2萬噸排放量。
劉世芳表示,2050淨零排放是國際趨勢,也是我國重要政策,目前「氣候變遷因應法」已納入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內政部將持續完成建築部門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相關措施,後續也會與各部依循淨零建築路徑圖。
在新建建築上,劉世芳指出,2026年公有新建建築物可全面達建築能效1級或近零碳建築(1+級);社會住宅部分,規定所有社會住宅均需取得綠建築標章,而國家住都中心興建的社會住宅,已提前自2023年起帶頭率先全面導入建築能效1級以上的規劃設計。
地方興建社會住宅部分,則是預定從2025年7月1日起達能效1級以上,至2024年底,12萬戶社會住宅每年可減碳約4.74萬噸;至2032年底,社會住宅累計可達25萬戶,每年可減碳約11.23萬噸;至民間新建建築部分,則需盡速修訂法規強制實施,以落實2050淨零排放的國家政策。
既有建築則因數量龐大,建築研究所副所長陳興隆表示,2024年起已辦理公有既有建築物能校改善及淨零示範,已核定補助35件達4億3,800萬元,因此2025年至2026年仍規劃以「公有既有建築」示範,民間建築則是持續規劃中,待適當時機再推出。
陳興隆指出,公有既有建築物像是學校、機關等,有訂定「公有既有建築物及建築公共緊急避難空間能校改善及淨零示範補助須知」,若符合條件就能提案申請補助,建研所會到現場審核評估。
陳興隆解釋,先從公有帶頭示範,未來等到大家都熟悉相關節能減碳規定,以後還是會回歸到各單位自己酌編經費進行,因為節能不是僅是付出,也能減少支出,過去研究統計結果顯示,大概5至6年就能回本;民間則是涉及量體數大,目前正在研議獎勵制度,待適當時機會再推出。
陳興隆透露,2025年至2026年加大補助經費爭取到10.5億元,其中,2025年主要以中央為主編列2.5億元、2026年則是中央加上地方估計約8億元,是透過今年4.3億元試算推估,相關補助條件要點已經簽到內政部,待通過就能實施,補助項目大致與今年相同,只有細微調整。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