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3子法研商 環團諷台灣獨步全球:1噸收20元比礦泉水便宜

氣候行動

環境部7月12日舉行碳費三項子法草案研商會議。 圖/記者葉冠妤攝影
環境部7月12日舉行碳費三項子法草案研商會議。 圖/記者葉冠妤攝影

環境部7月12日舉行碳費三項子法草案研商會議,環團砲火四射,批環境部自創獨步全球的國內碳權扣減1.2倍,部分設計宣稱比照國際作法,但部分又自創,且說不清楚依據,形同「國際自助餐」。而2.5萬噸免徵、高碳洩漏風險係數,假設訂出優惠費率100元,打折後可能導致高汙染產業排放1噸只需付20元,比一瓶礦泉水還便宜,讓碳費徵收淪為「折扣大拍賣」。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律師呂冠輝指出,徵收碳費的母法精神包括排放者責任,但在子法設計顯然放棄了排放者責任;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認為,2024年整體排放量都應該徵收,其他法律也有溯及既往的前例。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員林雨璇批評,2.5萬噸以下免徵,等於是給企業免費排放2.5萬噸的權利,企業若刻意減到2萬4千多噸,就可以免除繳碳費,而高碳洩漏風險一直沒有證據顯現,歐盟也因為過去給免徵額,導致工業減碳進程被拖累,才改用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取代,建議台灣對齊歐盟。

林雨璇也說,台灣碳費價格過低,LSE報告指出開徵對台灣產品競爭力沒有威脅,環團試算過,用高碳洩漏風險開徵,會有8000萬的排放量不用繳碳費,現在說的1.5億徵收範圍其實要再砍半,並未符合汙染者付費原則,反而造就汙染者不用付費的現象,且針對石化、鋼鐵、水泥等汙染嚴重產業,繳的碳費比其他產業少,也不符公平原則。

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鄭泰鈞質疑,子法未明定高碳洩露行業及退場時間,難道到2050年都維持同樣標準?建議高碳洩露係數應接軌CBAM退場。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湯琳翔則說,碳洩漏風險係數值是奇怪的設計,環境部總回答別的國家有,所以我們也要有,但歐盟坦承這是產業保護邏輯下的政治妥協,環境部不該閃躲,應老實講清楚。

湯琳翔指出,假設碳費審議委員訂出的優惠費率是1噸徵收100元,乘以高碳洩漏風險係數0.2,等於業者排1噸碳,只要繳20元的碳費,比一瓶礦泉水還便宜,讓高碳排產業用低成本排碳,完全不合理,也是對價格訊息扭曲最嚴重的地方。林雨璇另質疑,子法中明定國內碳費可抵換1.2倍,作法獨步全球,應嚴格限制抵扣比率上限5%,並摒棄先期專案使用。

有產業代表認為,適用優惠費率的標準過於嚴苛,反而讓企業失去加大減碳的誘因,建議燃料標竿值再放寬。鋼鐵公會希望放寬先期專案碳抵換的限制,讓高碳洩露風險事業也能適用。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強調,碳費開徵的目的是促進產業減量,不是為了收錢,若企業未減至制定目標,就回歸一般費率。他提到,會中有人提出優惠費率A或B機制競合問題,比如先申請了B優惠費率,假設減量超出預期,想轉換適用費率更好的A優惠費率,但現在子法沒處理到,還需做進一步評估。

至於環團提出碳洩漏風險係數值應有退場機制,他說還需要再討論,但溯及既往開徵碳費部分,因涉及法律要件嚴格,較有難度。環境部希望三項子法能如期在八月底完成公告。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鳳梨頭、蛋殼、茶葉怎麼丟?屏東環保局解惑 公布標準答案

鳳梨頭、蛋殼、茶葉怎麼丟?屏東環保局解惑 公布標準答案

彰化破袋稽查奏效!垃圾減量2成 這環節卻仍需克服

彰化破袋稽查奏效!垃圾減量2成 這環節卻仍需克服

中秋送禮小心了!鼎泰豐、老協珍、星巴克都被點名是過度包裝的「包裝王」

中秋送禮小心了!鼎泰豐、老協珍、星巴克都被點名是過度包裝的「包裝王」

綠色小恐龍出沒注意!高雄綠鬣蜥氾濫成災...鳳梨田變buffet、河堤變樂園

綠色小恐龍出沒注意!高雄綠鬣蜥氾濫成災...鳳梨田變buffet、河堤變樂園

最新文章

鳳梨頭、蛋殼、茶葉怎麼丟?屏東環保局解惑 公布標準答案

鳳梨頭、蛋殼、茶葉怎麼丟?屏東環保局解惑 公布標準答案

彰化破袋稽查奏效!垃圾減量2成 這環節卻仍需克服

彰化破袋稽查奏效!垃圾減量2成 這環節卻仍需克服

中秋送禮小心了!鼎泰豐、老協珍、星巴克都被點名是過度包裝的「包裝王」

中秋送禮小心了!鼎泰豐、老協珍、星巴克都被點名是過度包裝的「包裝王」

碳費2026正式開徵!一圖看懂費率、對象、收入用途

碳費2026正式開徵!一圖看懂費率、對象、收入用途

光電入侵國家公園?內政部擬於國家公園、社宅屋頂種電 引發爭議

光電入侵國家公園?內政部擬於國家公園、社宅屋頂種電 引發爭議

竹林碳匯門檻引爭議 20%還是50%?專家意見分歧

竹林碳匯門檻引爭議 20%還是50%?專家意見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