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推冷氣適溫運動 32家企業自願試辦用餐空調不低於23°C

夏季用電對台灣是挑戰,特別是今年降雨量不足,水力發電難以備援,透過節能省電是可配合的方向。 圖/freepik
夏季用電對台灣是挑戰,特別是今年降雨量不足,水力發電難以備援,透過節能省電是可配合的方向。 圖/freepik
無貧窮

為推動淨零轉型,經濟部4月17日舉行宣示大會,推動「冷氣適溫運動2623」,規範營業場域「會議冷氣適溫26°C±1」及「用餐冷氣適溫23°C±1」,藉由空調系統改善及場域溫度監控,達到舒適又節電的效果,目前有台北101、圓山大飯店、麥當勞、家樂福等32家服務業響應。經濟部也揭示「冷氣適溫識別標示」方便民眾辨識,今年5月至10月還有拍照打卡抽獎活動,鼓勵民眾支持響應節能減碳店家。

經濟部於圓山大飯店舉行2023年冷氣適溫運動宣示大會。 圖片來源:經濟部
經濟部於圓山大飯店舉行2023年冷氣適溫運動宣示大會。 圖片來源:經濟部

自願32家企業試辦 非用餐時段26°C、用餐時段23°C

經濟部今年起推動「冷氣適溫運動2623」,規範營業場域「會議冷氣適溫26°C±1」及「用餐冷氣適溫23°C±1」,包括台北101、麥當勞、家樂福、遠東SOGO、三商巧福等,由自願接受節能輔導的32家業者、1300家觀光旅館、連鎖餐廳、會議中心開始試辦。

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2013年馬政府時期就已規範20類營業場所「室內冷氣度限值26°C」,但考量用餐有熱食及熱源,當時未規範餐館、附設餐廳、美食街等的用餐時段。透過各項科學指標研究,人體舒適狀態為非用餐時段26°C、用餐時段23°C,可同時確保消費者舒適及業者節能減碳,是雙贏局面。

王美花舉例,圓山大飯店2022年導入ESCO節能改善模式,針對空調、熱水及送風系統進行改善,並利用環境溫度最適化控制設備,整體節能34%、年節電71萬度,節省600多萬電費,降低營運成本。

宣示大會現場除了業者響應,還有台灣環境規劃協會、荒野保護協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等環境NGO參與表示支持。

經濟部能源局組長高淑芳受訪指出,「冷氣適溫運動2623」目前以自願性試辦為主,沒有任何強制實施的規劃。

支持節能減碳店家 民眾找「識別標示」合照可抽獎

為方便民眾辨識,經濟部也揭示「冷氣適溫運動2623識別標示」,提供響應企業張貼。同時舉辦拍照打卡抽獎活動,今年5月至10月,只要與識別標示合照上傳Energypark節約能源園區臉書粉專,完成指定任務即可參加抽獎,總獎項達300個,歡迎民眾以實際行動支持節能減碳店家。

經濟部也提醒營業場所,夏季空調季節來臨,可盡快清洗濾網、保養冷氣機,而為輔導產業落實適溫運動,經濟部也有多項輔助資源可運用,如節能績效保證專案示範推廣服務、節能服務團產業節能輔導、空調設計知能訓練及觀摩等。

宣示大會除業者前來,現場還有台灣環境規劃協會、荒野保護協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等環境NGO參與表示支持。 攝影:劉庭莉
宣示大會除業者前來,現場還有台灣環境規劃協會、荒野保護協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等環境NGO參與表示支持。 攝影:劉庭莉

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表示,夏季用電對台灣是挑戰,特別是今年降雨量不足,水力發電難以備援,透過節能省電是可配合的方向。

王美花澄清,推動冷氣適溫運動是配合2050淨零碳排政策,協助餐飲、服務業節能減碳,與缺電無關。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經濟部推冷氣適溫運動 32家企業自願試辦用餐空調不低於23°C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3.jpg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全國拒用福島除染土 日本首相官邸花壇帶頭使用

全國拒用福島除染土 日本首相官邸花壇帶頭使用

飲料包裝塑膠微粒比一比 研究:玻璃瓶比寶特瓶高50倍

飲料包裝塑膠微粒比一比 研究:玻璃瓶比寶特瓶高50倍

氣候暖化助長蟲蟲危機 匈牙利修道院10萬冊古籍慘遭蟲害

氣候暖化助長蟲蟲危機 匈牙利修道院10萬冊古籍慘遭蟲害

蜂群損失逾6成 美國最大規模蜜蜂死亡事件調查出爐

蜂群損失逾6成 美國最大規模蜜蜂死亡事件調查出爐

最新文章

新圖示曝光!博愛座換成「優先席」 圖示新增1類圖案、更人性化

新圖示曝光!博愛座換成「優先席」 圖示新增1類圖案、更人性化

擺脫「假終身」!立院初審通過 酒駕致重傷或死亡者終身不得考照

擺脫「假終身」!立院初審通過 酒駕致重傷或死亡者終身不得考照

高鐵新規定!9月22日起「寧靜車廂」上路 講電話需到列車玄關

高鐵新規定!9月22日起「寧靜車廂」上路 講電話需到列車玄關

「藥駕」比酒駕更危險?每年超過300人死亡 公路局首發用藥安全指引

「藥駕」比酒駕更危險?每年超過300人死亡 公路局首發用藥安全指引

新制6年可領60萬!林業署推獎勵造林2.0 「20年縮至6年」提升森林價值

新制6年可領60萬!林業署推獎勵造林2.0 「20年縮至6年」提升森林價值

首屆植物診療師國考登場!考生心得:難度高、學術題偏多

首屆植物診療師國考登場!考生心得:難度高、學術題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