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引進「智能回收機器人」 藉機械手臂、光學辨識增加資收分類效率

新北資源循環教育基地中,共有四支智慧分選機械手臂,可辨識不同種類垃圾,並快速夾取分類。 圖片來源: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新北資源循環教育基地中,共有四支智慧分選機械手臂,可辨識不同種類垃圾,並快速夾取分類。 圖片來源: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無貧窮

位於新北五股夏綠地的垃圾分選廠房「新北資源循環教育基地」3月8日正式啟用,該廠透過智慧化分選系統,搭配「智能回收機器人」協助辨識垃圾,有效提升傳統勞力密集的資源回收工作效率。新北市環保局預估,該系統每年約可減少1560噸未揀出的回收物,相當於減碳273噸。

「新北市資源循環教育基地」8日舉辦啟用典禮。 圖片來源: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新北市資源循環教育基地」8日舉辦啟用典禮。 圖片來源: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自動分選、智慧辨識 資收分類效率高出人工13%

傳統資源回收屬勞力密集產業,近年越來越多業者及政府環保單位,開始利用科技輔助垃圾分類。新北市環保局表示,新成立的「新北市循環教育基地」只要靠人工初步整理,就能以光選機、磁選機自動分選塑膠、紙類和鐵類等回收物,減輕人力成本。

此廠房同時也是新北第一座具人工智慧(AI)的資源回收物細分選廠房,廠內引進「FIH ROBOTICS智能回收機器人」,由大豐環保與鴻海旗下富智康集團共同開發,可透過光學辨識及機器學習技術,區分不同形狀的垃圾,並利用可快速夾取的機械手臂分離紙張和紙容器。

新北市環保局循環資源科科長鍾昀泰指出,廠內四支機械手臂同時運作,每分鐘可抓取200件資收物,年處理量約2500噸。由於機械手臂「不會累、且可以動很快」,分類效率比起人工高出13%,預計每年可以減少1560噸未揀出的回收物,降低的焚化量相當於減碳273噸。鍾昀泰表示,目前機器人的辨識正確度已有九成以上。未來將進一步精進一般塑膠與塑膠容器的分離。

科技輔助減輕人工作業負擔 環團籲資收細分類不能鬆懈

至於人眼難以辨識的PET、PP、PS、HDPE、LDPE等各類塑膠材質,目前部分回收廠已能透過光選機或手持光譜儀分類,然而受限於空間,鍾昀泰坦言,這些塑膠並不會在廠內透過機械進一步分類。

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出席開幕活動時表示,新北市引進細分類新技術,可提升資源回收效率,並減輕基層清潔隊員資收作業負擔,是「資源回收作業里程碑」。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則受訪表示,科技可滿足人力缺口,甚至達到人眼無法完成的細分類,並非壞事。不過對民眾而言,做好基礎細分類仍相當重要、不能鬆懈,除了避免機械耗用額外能源,也同時深化民眾理解「自己的垃圾自己負責」。

資源回收物經過人工初步分選,就能透過光選機、磁選機進一步分類。 圖片來源: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資源回收物經過人工初步分選,就能透過光選機、磁選機進一步分類。 圖片來源: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新北引進「智能回收機器人」 藉機械手臂、光學辨識增加資收分類效率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3.jpg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全國拒用福島除染土 日本首相官邸花壇帶頭使用

全國拒用福島除染土 日本首相官邸花壇帶頭使用

飲料包裝塑膠微粒比一比 研究:玻璃瓶比寶特瓶高50倍

飲料包裝塑膠微粒比一比 研究:玻璃瓶比寶特瓶高50倍

氣候暖化助長蟲蟲危機 匈牙利修道院10萬冊古籍慘遭蟲害

氣候暖化助長蟲蟲危機 匈牙利修道院10萬冊古籍慘遭蟲害

蜂群損失逾6成 美國最大規模蜜蜂死亡事件調查出爐

蜂群損失逾6成 美國最大規模蜜蜂死亡事件調查出爐

最新文章

新圖示曝光!博愛座換成「優先席」 圖示新增1類圖案、更人性化

新圖示曝光!博愛座換成「優先席」 圖示新增1類圖案、更人性化

高鐵新規定!9月22日起「寧靜車廂」上路 講電話需到列車玄關

高鐵新規定!9月22日起「寧靜車廂」上路 講電話需到列車玄關

擺脫「假終身」!立院初審通過 酒駕致重傷或死亡者終身不得考照

擺脫「假終身」!立院初審通過 酒駕致重傷或死亡者終身不得考照

「藥駕」比酒駕更危險?每年超過300人死亡 公路局首發用藥安全指引

「藥駕」比酒駕更危險?每年超過300人死亡 公路局首發用藥安全指引

新制6年可領60萬!林業署推獎勵造林2.0 「20年縮至6年」提升森林價值

新制6年可領60萬!林業署推獎勵造林2.0 「20年縮至6年」提升森林價值

首屆植物診療師國考登場!考生心得:難度高、學術題偏多

首屆植物診療師國考登場!考生心得:難度高、學術題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