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頭取代玻璃?-透明木頭做窗戶,更隔熱又環保

團隊預計將此材質應用在建築物上,以透明木材取代玻璃製成的窗戶,讓建築物更加恆溫,可更有效利用能源。 圖/pexels
團隊預計將此材質應用在建築物上,以透明木材取代玻璃製成的窗戶,讓建築物更加恆溫,可更有效利用能源。 圖/pexels

2021年1月美國馬里蘭大學( University of Maryland )在研究期刊中發表一種新型材質,乍看是透明塑膠,事實上卻是木頭。未來應用的範圍包含製造能源效益較高的窗戶,或是建造可透視的建築物。

身為研發人員之一的馬里蘭大學材料科學教授Liangbing Hu表示:「相較於玻璃,木頭的熱導率較低,而且更輕、更堅固、更環保。」也就是說,木頭更能隔熱、保溫,能量轉換更有效率。

團隊預計將此材質應用在建築物上,以透明木材取代玻璃製成的窗戶,讓建築物更加恆溫,可更有效利用能源。另外,基於木材的結構,窗戶可以引進自然光,同時也減少強光。

透明木材並不是首次出現在研究領域中,但此研究中的製成方法更具永續性。其他的製程通常會將木頭浸泡在亞氯酸鈉中以除去木質素——木質素是一種成褐色粉末的酚聚合物,作用是支撐植物,同時賦予植物褐色。但這個過程會削弱木材的堅固程度,也會產生難以回收的材質。在Hu和他的團隊的調整之下,透明木材不需要完全去除木質素。只要在原木上刷上氧化氫並使其曝曬於紫外線下,便能除去木質素,而最後的透明木頭成果可以再覆上環氧樹酯作為保護。

Hu與其團隊的實驗成果。 圖/Science Advances
Hu與其團隊的實驗成果。 圖/Science Advances

科學家和工程師不斷地在思考,如何將可再生資源應用在建築領域中。研究指出,運用木材取代鋼筋水泥來建造大樓,可減少近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今,有越來越多摩天大樓以木材建成。當然,這是建立在樹木合理砍伐、永續造林的前提之下,「需以永續的方式取用木材資源,倘若是無限制地將森林砍伐殆盡,則會比用鋼筋建造建築物還不環保。」加拿大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Craig Applegath表示。

此外,科學家也正研發出可於實驗室中培養植物的技術,有望減少砍伐森林。

Tranparent Wood致力開發永續材質。 圖/Transparent Wood
Tranparent Wood致力開發永續材質。 圖/Transparent Wood

這款新型的透明木頭材質相較舊有的透明材質,硬度提升50% ,甚至可應用在建築物中的承重牆、亦可應用在太陽能電池中。一家名為 InventWood的公司正在將該技術商業化。該公司致力研發具環境永續性、高品質且具經濟效益的材質,以回應當今棘手的環境問題。

本文轉載自《社企流》(原文標題:用木頭取代玻璃?這扇透明木窗減碳效益更佳、隔熱保溫效果更好)。

參考資料

This see-through wood could replace glass windows(Fastcompany)

Impact How to build a zero-carbon skyscraper(Fastcompany)

延伸閱讀

>> 瑞士造屋新風潮——不但美觀,還能減碳又省電?

>> 用土壤 3D 列印出房子!歐洲科學家開發建築新技術,目標取代混凝土

>> 台灣首座「被動式節能建築」:省下 7 成空調能耗,舒適又省電費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作者文章

擺脫「假終身」!立院初審通過 酒駕致重傷或死亡者終身不得考照

擺脫「假終身」!立院初審通過 酒駕致重傷或死亡者終身不得考照

台灣海龜大豐收!產卵母龜數量創近年新高 蘭嶼椰油沙灘也首度迎來海龜上岸

台灣海龜大豐收!產卵母龜數量創近年新高 蘭嶼椰油沙灘也首度迎來海龜上岸

高鐵新規定!9月22日起「寧靜車廂」上路 講電話需到列車玄關

高鐵新規定!9月22日起「寧靜車廂」上路 講電話需到列車玄關

菜價太驚人怎麼辦?嘉義民眾自組「菜車團購」 直奔產地批發省荷包

菜價太驚人怎麼辦?嘉義民眾自組「菜車團購」 直奔產地批發省荷包

最新文章

國土小也要種菜!新加坡「室內農場」擺脫空間束縛、翻轉糧食安全想像

國土小也要種菜!新加坡「室內農場」擺脫空間束縛、翻轉糧食安全想像

路上不起眼的人孔蓋?可能是你在災難中最需要的一間「廁所」️

路上不起眼的人孔蓋?可能是你在災難中最需要的一間「廁所」️

綠屋頂、冷屋頂、太陽能屋頂,哪種屋頂最能降低都市熱島效應?

綠屋頂、冷屋頂、太陽能屋頂,哪種屋頂最能降低都市熱島效應?

讓城市「流汗」散熱!北美館的微氣候地景「毛孔城市」幫台北消暑

讓城市「流汗」散熱!北美館的微氣候地景「毛孔城市」幫台北消暑

退場人行地下道還可以這樣用?永和4處地下道改當滯洪池 發揮防災新價值

退場人行地下道還可以這樣用?永和4處地下道改當滯洪池 發揮防災新價值

當信仰遇上永續:東南亞最大清真寺的綠色革命

當信仰遇上永續:東南亞最大清真寺的綠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