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即將無冰! 英荷團隊啟動無人艇「造冰計畫」

北極海冰加快消融,國際團隊啟動造冰計畫,希望阻止暖化的惡性循環。 圖/Mollyroselee/Pixbay
北極海冰加快消融,國際團隊啟動造冰計畫,希望阻止暖化的惡性循環。 圖/Mollyroselee/Pixbay

「冬天到來時,村裡的造冰大師(IJsmeester)會在平地上開始注水,讓水結成薄薄的冰面。每晚重複,冰一層一層變厚,直到能進行溜冰賽。各個村莊還會互相競賽,看哪個村的冰層最先達標,這是我們的文化遺產。」

荷蘭新創團隊「北極反射」(Arctic Reflections)執行長伊普瑪(Fonger Ypma)自豪地向《衛報》介紹這項技藝。它不僅是荷蘭傳統,更可能是阻止北極海冰加速融化的希望。

暖化日益嚴重,北極海冰以每10年減少13%的速率消融。未來的北極可能無冰,成為「藍色北極」。

這一天可能不遠了,本月剛發表在《地球與環境自然評論》(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的研究指出,最快在2035年夏季就會看到第一個無冰的北極。

海冰減少不僅威脅到北極熊、海象等物種的棲地,極圈原住民的狩獵、交通也受到衝擊。海冰能反射太陽光。一旦海冰減少,海洋會吸熱更多,更多海冰消融,形成惡性循環。

「北極反射」團隊想借鏡造冰大師的概念,結合最新科技,來挽救北極危機。無獨有偶的,英國班戈大學(Bangor University)的學生與畢業生也在進行類似實驗。他們的計畫廣受注目,進而成立新創公司「真實之冰」(Real Ice)。

真實之冰、北極反射、劍橋大學氣候修復中心(Centre for Climate Repair)展開合作,2024年前往加拿大高緯度北極研究站(Canadian High Arctic Research Station)展開北極造冰的實驗

現代造冰有什麼不同?團隊將魚雷造型的水下無人艇放到海冰底下,小艇在海水中航行,同時偵測上層海冰厚度。遇到較薄的海冰時,小艇可轉向垂直,往冰層鑽洞。接著,無人艇把冰下較溫暖(約-1.5°C)的海水抽取上來,如花園灑水器般均勻撒向冰面。海水接觸到-50°C的空氣便會結冰,如此一層一層增加冰層厚度。

真實之冰共同執行長齊可里尼(Andrea Ceccolini)接受《Carbon Herald》採訪時表示,北極海冰在夏末的面積僅剩400萬平方公里。團隊正在努力,希望海冰不要再減少了。如果可以的話,希望海冰能增至1980年代、超過700萬平方公里的水準。

製冰大師克羅斯正在檢查冰面,為第 14 屆Elfstedentocht(長途巡迴溜冰賽)預做準備。 圖/Rob Bogaerts / Anefo/wikimedia commons(CC 0)
製冰大師克羅斯正在檢查冰面,為第 14 屆Elfstedentocht(長途巡迴溜冰賽)預做準備。 圖/Rob Bogaerts / Anefo/wikimedia commons(CC 0)


參考資料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北極即將無冰! 英荷團隊啟動無人艇「造冰計畫」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齁勝!梨山猴子躲過電網又吃又玩 破壞果園、蜜蘋果損失3成

齁勝!梨山猴子躲過電網又吃又玩 破壞果園、蜜蘋果損失3成

富者守恆...全球有70兆美元繼承財富將轉移 造成未來十年貧富差距惡化

富者守恆...全球有70兆美元繼承財富將轉移 造成未來十年貧富差距惡化

零電價?澳洲宣布啟動「太陽能共享」 不裝光電板也能享每日3小時免費電力

零電價?澳洲宣布啟動「太陽能共享」 不裝光電板也能享每日3小時免費電力

2025《百分百共樂祭》11月7日至8日盛大登場 體驗共融社會的無限可能

2025《百分百共樂祭》11月7日至8日盛大登場 體驗共融社會的無限可能

最新文章

【專欄投稿】資本在為誰服務?看懂聯合國如何透過多邊機制放大影響力投資!

【專欄投稿】資本在為誰服務?看懂聯合國如何透過多邊機制放大影響力投資!

【專欄投稿】「社區金融」是什麼?一窺美國如何將在地金融升級「地方創生加速器」

【專欄投稿】「社區金融」是什麼?一窺美國如何將在地金融升級「地方創生加速器」

【專欄投稿】影響力投資重回在地社區!「地方導向」的中小企業更具永續價值

【專欄投稿】影響力投資重回在地社區!「地方導向」的中小企業更具永續價值

【專欄投稿】影響力獨角獸10年暴增10倍  下一個Nvidia在永續產業?

【專欄投稿】影響力獨角獸10年暴增10倍 下一個Nvidia在永續產業?

【專欄投稿】混合金融難做大?將永續原則納入投資決策 重建制度才是關鍵

【專欄投稿】混合金融難做大?將永續原則納入投資決策 重建制度才是關鍵

【專欄投稿】「投1塊賺10塊」大商機!調查報告揭氣候調適投資「三重紅利」

【專欄投稿】「投1塊賺10塊」大商機!調查報告揭氣候調適投資「三重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