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你厲害!虎科大首創用農廢「蒜頭膜」製作永生花 還能驅蟲、保平安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國內首創蒜頭膜轉化為各式各樣的美麗花藝,虎科大讓農廢華麗轉身,帶動循環經濟、社區創生。 圖/蔡維斌攝影
國內首創蒜頭膜轉化為各式各樣的美麗花藝,虎科大讓農廢華麗轉身,帶動循環經濟、社區創生。 圖/蔡維斌攝影

虎尾科技大學永續發展處,成功將蒜頭膜微加工研製成為工藝媒材,透過社區媽媽巧手編織,創作出各式各樣美麗繽紛的永生花命名為「不蒜花」,不僅透過循環經濟,解決長年廢棄蒜膜難以處理的窘境,更讓農廢華麗轉身,為社區創生帶來生機。

閱讀更多:化廢為寶!田尾國小師生攜手把次級品非洲菊 搖身一變植物染天然顏料

「它的紋路與透光性,讓花朵更顯燦爛」多年來投入利用農業廢料編造各種工藝創作的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陳鳳雀,走入社區推廣玉米籜、麻繩、竹編等農廢工藝,運用各種植物特質,創作出玉米娃娃、小竹籃、中國結等工藝品,帶動社區循環經濟。

去年她巧思利用蒜頭膜研創出獨特的「永生花」,她說,蒜頭膜易碎紛飛難以回收,但蒜膜卻有獨特的紋路和透光性,尤其蒜頭外形本就像花朵,不論是成熟度較高紫色老蒜膜或是雪白的內層膜,均有其嫩度和瓣形,只要稍加剪裁或噴些酒精消毒微加工後,即可成為永生花最佳媒材。

陳鳳雀說,一朵美麗的蒜花製作需約半小時,媒材編織為層疊又細膩的花瓣造型,搭配玻璃器皿與線燈,即可展現溫潤而富氛圍感的花藝作品,也可運用蒜膜天然紋路稍加拓染,花朵更五彩繽紛,尤其蒜頭被視為驅邪保安的象徵,蒜膜又具驅蟲功效,擺在家中好看防蚊又保平安。

雲林是國內蒜頭最大產地,每年生產的蒜膜農廢數量多,除有用來加工成為羊飼料,虎科大永續發展暨社會責任處最近走入各社區開辦「農廢新生・手作傳承」,號召社區媽媽和新住民研習,將農業廢棄物升級再造為高質感藝品,重新連結土地情感與生活美學,讓蒜頭農廢華麗轉身,許多參加研習的農家驚艷讚嘆。

未來不排除與各大餐廳合作取得更蒜膜製成花藝再回送給餐廳擺飾或販售,增加財源收入,讓農廢化為神奇循環,陳鳳雀說,「不蒜花」不僅是延續蒜頭生命軌跡的藝術創作,更是社區與校園從產地至心靈的美感旅程,見證農廢重生創造商機,帶動地方創生與社區經濟,將全面推廣。

國內首創蒜頭膜轉化為美麗花藝,虎科大讓農廢華麗轉身,帶動循環經濟、社區創生,吸引不少社區媽媽和新住民研習,大感驚艷。 圖/蔡維斌翻攝
國內首創蒜頭膜轉化為美麗花藝,虎科大讓農廢華麗轉身,帶動循環經濟、社區創生,吸引不少社區媽媽和新住民研習,大感驚艷。 圖/蔡維斌翻攝

國內首創蒜頭膜轉化為美麗花藝,虎科大讓農廢華麗轉身,帶動循環經濟、社區創生。 圖/蔡維斌攝影
國內首創蒜頭膜轉化為美麗花藝,虎科大讓農廢華麗轉身,帶動循環經濟、社區創生。 圖/蔡維斌攝影

國內首創蒜頭膜轉化為美麗花藝,虎科大讓農廢華麗轉身,帶動循環經濟、社區創生。 圖/蔡維斌攝影
國內首創蒜頭膜轉化為美麗花藝,虎科大讓農廢華麗轉身,帶動循環經濟、社區創生。 圖/蔡維斌攝影

國內首創蒜頭膜轉化為美麗花藝,虎科大助理教授陳鳳雀,讓農廢華麗轉身,帶動循環經濟、社區創生。 圖/蔡維斌攝影
國內首創蒜頭膜轉化為美麗花藝,虎科大助理教授陳鳳雀,讓農廢華麗轉身,帶動循環經濟、社區創生。 圖/蔡維斌攝影

國內首創蒜頭膜轉化為美麗花藝,虎科大讓農廢華麗轉身,帶動循環經濟、社區創生。 圖/蔡維斌攝影
國內首創蒜頭膜轉化為美麗花藝,虎科大讓農廢華麗轉身,帶動循環經濟、社區創生。 圖/蔡維斌攝影

國內首創蒜頭膜轉化為美麗花藝,虎科大讓農廢華麗轉身,帶動循環經濟、社區創生。 圖/蔡維斌攝影
國內首創蒜頭膜轉化為美麗花藝,虎科大讓農廢華麗轉身,帶動循環經濟、社區創生。 圖/蔡維斌攝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花蓮垃圾場「燒」不停!今年已發生11起火警 鋰電池、火種是元兇

花蓮垃圾場「燒」不停!今年已發生11起火警 鋰電池、火種是元兇

獨居長者安全亮紅燈!4成「孤獨死」死亡3天後才被發現

獨居長者安全亮紅燈!4成「孤獨死」死亡3天後才被發現

水域意外頻傳...但安全管理僵化、違規開罰率低 專家批制度停滯10年

水域意外頻傳...但安全管理僵化、違規開罰率低 專家批制度停滯10年

全球升溫1.5°C已不可避免...聯合國:減碳目標「幾乎沒有帶來任何改變」

全球升溫1.5°C已不可避免...聯合國:減碳目標「幾乎沒有帶來任何改變」

最新文章

懶人超友善!無土也能種的「植物方塊」 不生蚊蟲、隨水100%分解

懶人超友善!無土也能種的「植物方塊」 不生蚊蟲、隨水100%分解

維修特輯4/欠修理的台灣社會...高雄小家電診所 幫秀逗的電器把脈

維修特輯4/欠修理的台灣社會...高雄小家電診所 幫秀逗的電器把脈

單一材質更永續!世博台灣館用「玉米+牡蠣殼」打造環保制服 快乾、排汗還不皺

單一材質更永續!世博台灣館用「玉米+牡蠣殼」打造環保制服 快乾、排汗還不皺

稻梗藺草不浪費!苗栗青年復興「客家粗紙」工藝 讓傳統紙藝走入年輕世代

稻梗藺草不浪費!苗栗青年復興「客家粗紙」工藝 讓傳統紙藝走入年輕世代

台灣每年有3.3億件包裝浪費...「配客嘉」循環包裝回收機制 台積電內部也在用

台灣每年有3.3億件包裝浪費...「配客嘉」循環包裝回收機制 台積電內部也在用

報廢電動車成新寵、二次電池崛起!澳洲「電池獵人」鎖定高功率電池再利用

報廢電動車成新寵、二次電池崛起!澳洲「電池獵人」鎖定高功率電池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