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蚵殼變黃金 「海毛紗」開拓紡織業新藍海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出身養蚵重鎮雲林的王葉訓(Eddie Wang)發現,當地居民會將廢棄牡蠣殼重新利用,做成房屋的隔熱建材。 圖/unsplash
出身養蚵重鎮雲林的王葉訓(Eddie Wang)發現,當地居民會將廢棄牡蠣殼重新利用,做成房屋的隔熱建材。 圖/unsplash

出身養蚵重鎮雲林的王葉訓(Eddie Wang)發現,當地居民會將廢棄牡蠣殼重新利用,做成房屋的隔熱建材。這段為廢棄物賦予新生命的記憶啟發他創造出一種獨特的環保面料,稱為「海毛紗」(Seawool)。

42歲的王葉訓在台南的工廠告訴法新社,「他們會用火焚燒牡蠣殼,然後把殘留物塗在牆上,這樣房子就會冬暖夏涼。所以我很好奇,為什麼牡蠣殼有這麼神奇的功效。」

王葉訓的誠佳科紡(Creative Tech Textile Co.,LTD.)公司成立於2010年。當時該公司正生產一種利用回收塑膠瓶製作的聚酯纖維(Polyester)布料,但王葉訓覺得,這種「生態布料」的質地有些「普通」。

因此,他開始與研究機構合作,嘗試利用牡蠣殼殘留物來製作織物,並在2013年找到生產類似羊毛材料的正確配方。

如今,他在台灣的工廠每年使用約100噸牡蠣殼,以生產約900噸擁有商標和專利權的海毛紗。

王葉訓說,如果沒有台灣獨特的養蚵文化,這種台灣製造的環保布料就不可能問世。

他說,「這個產業鏈在海外其他地方都找不到。我們有人負責採收牡蠣,有專家清理牡蠣殼,還有人負責乾燥和鍛燒牡蠣殼。」

根據農業部統計數據,台灣的牡蠣消耗量相當巨大,年產量估計為20萬噸,每年也約有16萬噸牡蠣殼被丟棄。

在王葉訓的工廠,廢棄的牡蠣殼被磨成奈米大小的粉狀,並與回收塑膠瓶製成的紗線結合在一起。

他說,「如此就可以創造出一種神奇的紗線。牡蠣殼是一種低導熱率的材料,它既不吸熱也不散熱。」

此外,王葉訓指出,將捕獲並儲存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蚵殼轉化為布料的過程不需用水,這也讓海毛紗成為一種「低碳產品」。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廢光碟煉金術!台灣鍱德轉廢為再生塑料材 HP、特斯拉都指名要用

廢光碟煉金術!台灣鍱德轉廢為再生塑料材 HP、特斯拉都指名要用

不再只有「小綠人」!慕尼黑紅綠燈小人將設輪椅圖樣 體現多元、展現平權

不再只有「小綠人」!慕尼黑紅綠燈小人將設輪椅圖樣 體現多元、展現平權

像在洗三溫暖!中國多地不僅高溫還高濕 熱到水泥路面爆裂、牆壁也流汗

像在洗三溫暖!中國多地不僅高溫還高濕 熱到水泥路面爆裂、牆壁也流汗

上物台東這次宜蘭?業者再提案蘭陽溪口蓋風機 緊鄰52甲濕地、水鳥保護區

上物台東這次宜蘭?業者再提案蘭陽溪口蓋風機 緊鄰52甲濕地、水鳥保護區

最新文章

廢光碟煉金術!台灣鍱德轉廢為再生塑料材 HP、特斯拉都指名要用

廢光碟煉金術!台灣鍱德轉廢為再生塑料材 HP、特斯拉都指名要用

化廢為寶!田尾國小師生攜手把次級品非洲菊 搖身一變植物染天然顏料

化廢為寶!田尾國小師生攜手把次級品非洲菊 搖身一變植物染天然顏料

「上游污泥、下游廚餘」全包!結合AI自動化養殖黑水虻 高效去化城市廚餘

「上游污泥、下游廚餘」全包!結合AI自動化養殖黑水虻 高效去化城市廚餘

平均71歲的「玩具醫生」上線!從掛號到住院 玩具醫院已成功修復200件玩具

平均71歲的「玩具醫生」上線!從掛號到住院 玩具醫院已成功修復200件玩具

一石二鳥!科學家利用大腸桿菌 將塑膠垃圾變止痛藥原料

一石二鳥!科學家利用大腸桿菌 將塑膠垃圾變止痛藥原料

2025舊衣回收指南/一次看懂18種回收管道 從社福機構到二手平台都有

2025舊衣回收指南/一次看懂18種回收管道 從社福機構到二手平台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