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沒帶傘別慌-租一把「用回收寶特瓶」做的雨傘
據中央氣象署統計,台灣平地平均一年有115.7的降雨日,再加上地處熱帶、副熱帶季風型氣候的影響,使得春天梅雨季、夏季午後雷陣雨,成為我們生活中難以避免的天氣現象。我們是否養成隨身攜帶傘具的習慣?或者出於尋求便利,每當下雨時選擇購買一次性的便利傘呢?「FUN傘」致力於打造共享傘產業經濟鏈,從中扮演服務商的角色,透過科技整合、營運管理建構平台,並積極與傘商合作,研發可回收再利用百分百零污染的傘具,更加強與企業合作,打造出上、下游的產業循環經濟鏈。期望透過共享,降低民眾對重複購買傘具的習性,進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增進社會對環境保護的意識。
「FUN傘」是劉明昊所創立,劉明昊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完成學業後,起初從事科技業相關工作。然而,在工作的過程中,發現到許多人在外出時,經常忘記攜帶雨傘的情況,為求方便反覆購買一次性的便利傘,種種行為不僅浪費資源,更助長了大眾對便利傘大量囤積的現象,有些人甚至因此將傘亂丟在道路旁,形成了一種不良的社會風氣。劉明昊本人也曾因外出忘記攜帶雨傘,幸運地受到了善心的街坊鄰居提供愛心雨傘的幫助,這樣的經驗讓他深感共享雨傘的需求,於是與其他位在工作時所結識的夥伴,攜手合作,運用自身在科技業和大數據分析方面的專業背景,共同奠定了FUN傘品牌。
推動共享雨傘 改寫台灣雨傘消費模式
劉明昊提到:「台灣的雨傘浪費、重複購買傘具的現象,已超過我們的想像,據合作傘商統計每年丟棄超過千萬把的雨傘」。以市面上最普遍的透明便利傘為例,這類傘具大多採用一體成型的設計,也就是說當中的一個零件損壞後,整把傘就無法拆解修復,使得使用者面臨損毀無法再次使用的窘境。此外,由於傘具是複雜組合的商品,行政院環境部回收定義中指出,傘面屬於不可回收物,而傘骨則歸類為鐵製用品,難以直接進行資源回收,導致許多一次性傘具僅能統一集中焚燒丟棄,而在焚燒過程中,大量的碳排放對環境構成嚴重威脅。
除此之外,隨著全球環境永續的意識興起,劉明昊觀察到臨近中國、日本等國家已開始推廣「共享雨傘」。考慮到台灣過去是雨傘出口大國,而民眾不論是在下雨天遮蔽雨、晴天遮陽,都習慣使用雨傘,劉明昊認為引進共享雨傘的概念至為必要,為了因應挑戰,於2022年6月籌備成立了FUN傘。
攜手傘商 打造可回收再利用傘具
Fun傘初期在推動共享雨傘時,一開始並未使用由百分百回收的寶特瓶所製成的傘具,而是選擇使用市售常見的長傘。然而,隨著國內其他共享雨傘業者相繼成立,劉明昊期望FUN傘不僅僅提供傘具租賃服務,更要解決便利傘和消費者重複購買傘的現象。他深信一項社會議題,需要多元的力量共同來解決,而實現真正的永續發展必須從源頭開始,減少塑膠使用,透過共享傘串連產業循環經濟鏈,實現品牌的商業價值。
為了建立循環經濟鏈模式,劉明昊首先從源頭減塑開始,打造共享雨傘模式,降低人們因為忘記攜帶傘而購買便利傘的需求,透過共享,以租替代購買傘具的形式。除此之外,更積極倡導綠色供應鏈,強調共享傘傘具製造所使用的材料,應具有循環再利用的特性,由於沒有產品研發相關背景,幸運地是一開始在尋找製造廠商的過程中,劉明昊結識位於台中願意與FUN傘合作、掌握寶特瓶回收技術再製成傘布的傘商。
具體來說,傘商與固定的回收廠合作,將所蒐集的廢棄寶特瓶放入粉碎機,變為塑膠碎片,碎片經由高達280度的機具熔融成一長條的圓形絲狀物,將融合塑膠條切碎集合成塑膠脂粒,最後將塑膠脂粒再次進入熔融階段,抽成聚酯纖維細線,將細線經由抽絲紡織的過程後,即可製成傘布;而傘骨則利用回收塑膠與玻璃纖維⋯等材質製成,總的來說傘商運用回收寶特瓶,並經由打磨處理,將棄置寶特瓶重獲新生,轉化為可縫合的材料,實現共享傘的全面回收、再利用。
以共享傘 建立產業循環經濟鏈
隨著FUN傘與傘商合作,將傘布採用100%回收寶特瓶製成、傘架與傘柄採用回收塑膠的綠色供應鍊後,劉明昊分享到:「傘商研發出相關回收技術後,製傘商就可透過這些想法,將共享傘的概念模組化,使傘具的每個部件都能獨立被拆解」,也就是說當一把傘被製造出來會消耗碳足跡當量,若消費者最終將傘丟棄,就是完全浪費,建立循環經濟機制,有助傘商模組化,並透過供應鏈又可將這些棄置傘具拉回共享商。FUN傘的每把傘、每一個部件都可以完全被拆解,若是消費者損毀部份部件,由共享傘服務商定期派專人協助維護,替換部件後即可繼續使用,有效地提高用傘的生命週期。
廣泛推廣 新冠疫情是危機也是轉機
劉明昊說,FUN傘於2022年6月成立,正值台灣面臨新冠疫情的嚴峻時刻,在三級警戒的影響下,面臨無法外出與合作店家洽談租借站設置的困境,再加上因為民眾對於「共享雨傘」的概念尚未普及,使得FUN傘在推廣工作更加困難。劉明昊仍不放棄,於疫情期間持續努力地默默拓展,起初從自己母校台灣師範大學周圍店家開始合作設置租借站,漸漸由10個、20個、30個租借站,至今在全台已有超過1500個租借站的規模,甚至被國內許多企業看見,企業為推廣社會責任,紛紛積極聯繫、贊助與接洽FUN傘進行合作,迫使越來越多民眾認識「共享雨傘」,進而產生共鳴,使用共享傘的租借,取代使用平時所購入的便利傘。
此外,由於FUN傘的租傘過程,需使用Line掃描QR Code,在新冠疫情來臨前,許多長輩並不了解如何使用QR Code,隨著疾管署推動實聯制的規範,越來越多年長者學會使用如何掃描QR Code,使FUN傘有機會將客群拓展至中高齡人士,「新冠疫情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危機,更是轉機」劉明昊笑著說。未來FUN傘,除了會持續在國內推動租借據點外,更會積極與超商聯繫,期望能透過與超商的合作,將更多的回收寶特瓶、塑膠回收物進行回收,實現更多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採訪側記:
採訪創辦人劉明昊的過程中,只有滿滿的敬佩與感慨。Fun傘走出有別於國內他牌共享傘的經營模式,不僅與上游廠商合作,將寶特瓶經過打磨,轉化為可縫合材料製成雨傘,實現傘具的全面回收。更透過自身科技專業背景,組織成立共享傘團隊,期望打造屬於共享傘的循環經濟鏈,獲得2023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實至名歸!
本文授權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改造寶特瓶 做成可回收共享傘)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