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雖小、電子垃圾卻年增6萬噸…新加坡開咖啡廳解決

維修咖啡店每月舉辦一次,目的是讓更多人具備維修物品的能力。 圖/Repair Kopitiam
維修咖啡店每月舉辦一次,目的是讓更多人具備維修物品的能力。 圖/Repair Kopitiam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全球每年製造的電子廢棄物達到 5 千萬噸,但回收率卻僅有 20%。面對電子廢棄物的問題,新加坡政府除了立法規定生產者責任、找來第三方監督外,社會企業也提出解方,以社區為單位發起以維修代替購買活動,期望從源頭解決電子廢棄物問題。

數位時代下的電子產品年年推陳出新,電子廢棄物早已是各國頭痛的環境問題。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在 2019 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每年全球製造的 5 千萬噸電子廢物,卻僅有 20% 回收率,若積極採取行動,預估到了 2050 年電子廢物製造量將翻倍,上升至 1.2 億噸。「當你將電子垃圾扔進垃圾掩埋場時,污染就開始了。」國際永續發展顧問 Deepali Sinha Khetriwal 提出警告,電子垃圾是一種無聲的垃圾污染,不似塑膠垃圾容易在各處被看見,電子垃圾會隱藏在掩埋場中並釋放污染物質。處理電子垃圾除了面臨掩埋空間不足的挑戰,在回收和掩埋過程若處理不當,將會導致重金屬污染,帶來環境及人類健康隱憂。

重視高科技製造、研發技術發展,同時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小國家之一的新加坡,處理電子垃圾更是首要解決問題。由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在 2018 年研究中,指出每年新加坡產生約 6 萬噸電子廢物,相當每人每年丟棄 73 台手機。此趨勢下,新加坡唯一的垃圾掩埋場會在 2035 年被填滿。

意識到電子垃圾處理的重要性, 成立於 2011 年的社會企業——永續創新實驗室(Sustainable Living Lab)在 2014 年就在社區中發起 Repair Kopitiam 行動,倡導以維修代替購買,減少垃圾的累積。

咖啡店裡賣的不是咖啡,而是維修服務

雖然在馬來語中 Kopitiam 是咖啡店的意思,但 Repair Kopitiam 可是不是一間咖啡廳,而是一項倡議運動,旨在透過維修的方式來降低物品被丟棄的可能。Repair Kopitiam 在新加坡設立 9 個固定地點,自 2014 年起,每個月最後一個週日舉辦社區維修活動,從故障的電子設備到撕壞、損毀的衣物、家具,為社區居民帶來免費的維修服務。

雖然 Repair Kopitiam 不是正式維修中心,但卻聚集有維修專長或有興趣投入的志工。擁有機械工程師背景的 Danny Lim 表示,「我們修復在製造過程中已造成碳消耗的物品,讓它們被重複利用」,他提到若是遇上新型家電用品時,維修技術上面臨困難,也會透過彼此的學習與討論並解決問題,「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學習過程」。

這項計畫的終極目標是讓更多人具備自行維修物品的能力,除了維修聚會之外,Repair Kopitiam 還透過多樣化的課程和活動,讓有更多人透過學習維修獲得成就感,並回饋於社會。目前也已經成功培育 4 千名志願的維修教練,將其影響力深入、擴展至當地社區。

政府介入立法,讓生產者責任不再只負責生產

為了更有效地解決電子垃圾問題,新加坡政府也在 2019 年制定永續資源法(Resource Sustainability Act),明定電子電器產品製造商的製造者延伸責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EPR)(註一),規定生產者責任不再只是負責生產,也需要負擔後續電子垃圾處理及回收的費用和物流。

為確保製造商負責,新加坡政府委任德國回收公司 Alba Group 為管理,不僅負責讓生產商承擔相關責任,更要監督電子廢棄物的回收。電子、電器產品生產者須將收集的垃圾交給 Alba,再由 Alba 組織收集活動(collection drive)並與地方議會聯繫以收集全國的廢棄物,為了方便民眾更好地執行處理使用過的電子產品,Alba 更在新加坡市區放置了 600 個電子垃圾箱。之後,再將其廢棄物送往位於非城市化地區的分類中心。

便利民眾使用的電子垃圾收集站。 圖/Alba
便利民眾使用的電子垃圾收集站。 圖/Alba

這些收集來的電子廢棄物,在分類中心裡,一面有著工人用石膏材料包裝老舊的家電用品、秤重後裝上卡車;另一邊的貨櫃則裝滿分類過的舊手機、筆電、燈泡、電池及充電器;Alba 將分類完的廢棄物送往國內外回收業者進一步拆卸和分離,再將廢棄物送往海外的金屬貿易商或精煉廠。Alba 公關處主管 June See 表示,他們在 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間,收集了 8900 噸的電子垃圾。這也代表著,民眾開始有意識地了解回收廢棄電子產品的重要性。

公私部門協力,共同面對電子產品回收的挑戰

然而,回收電子產品法令頒佈後,開始執行時也面臨了許多挑戰,例如大眾沒有照著指示回收,導致需要耗費許多人力及資源在分類和移除包裝及廢物,或是法令規範的不夠周全,除了大型電器與舊電子產品外,其餘如熱水壺、電鍋等小型家電、或是鐘錶、小型醫療器材等產品並未納入範疇中。June See 表示,在法令還未明定前,Repair Kopitiam 在社區發起的維修力量能暫時彌補回收的缺口。

新加坡的電子垃圾實驗提供的經驗若運用到其他國家,可能有助抑制或解決全球電子垃圾問題。有政府針對製造者制定法規,並由第三方監督實行,在計畫不足之處,就依靠社區的力量彌補。從根源解決電子垃圾累積的問題,改變消費者的習慣,也能讓生產者在製造過程中思考並負起垃圾、污染處理的責任。


註釋

註一:EPR 框架延長了生產者責任的範圍,涵蓋產品從原料、製造、運輸、銷售到回收的整個生命週期。


參考文章


本文授權轉載自《社企流》(原文標題:當電子垃圾扔進掩埋場時,污染就開始了」這個國家用立法和社會企業力量,從根本解決問題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應對網路危害!馬來西亞將跟進澳洲等國 研議禁止16歲以下使用社群媒體

應對網路危害!馬來西亞將跟進澳洲等國 研議禁止16歲以下使用社群媒體

綠能也有價格戰?中國製風機成本僅歐洲同業的1/3 大廠也難敵

綠能也有價格戰?中國製風機成本僅歐洲同業的1/3 大廠也難敵

Hour of  AI  in Taiwan史上最大的全球AI學習活動

Hour of AI in Taiwan史上最大的全球AI學習活動

被忽視的獸醫...高流動率、輿論壓力、人道標準高 公職獸醫成政策下的犧牲品

被忽視的獸醫...高流動率、輿論壓力、人道標準高 公職獸醫成政策下的犧牲品

最新文章

航太巨頭轉向地下?波音攜手新創企業封存10萬噸碳排 尋找SAF替代方案

航太巨頭轉向地下?波音攜手新創企業封存10萬噸碳排 尋找SAF替代方案

蘋果挑戰不可能!3D列印Apple Watch錶殼 實現航太級鈦金屬量產、省下大量材料

蘋果挑戰不可能!3D列印Apple Watch錶殼 實現航太級鈦金屬量產、省下大量材料

一宿換一樹 旅客減少房務清潔化作上萬棵樹

一宿換一樹 旅客減少房務清潔化作上萬棵樹

台灣技術輸出!與瓜地馬拉合作 推動全球首個竹子碳權專案

台灣技術輸出!與瓜地馬拉合作 推動全球首個竹子碳權專案

9個月完全降解的尿布?美國新創用真菌消化塑膠 每分鐘30萬片垃圾變堆肥

9個月完全降解的尿布?美國新創用真菌消化塑膠 每分鐘30萬片垃圾變堆肥

洗碗機竟完勝手洗!更省水、更環保 碳排不到手洗的一半

洗碗機竟完勝手洗!更省水、更環保 碳排不到手洗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