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孵化到落地,全台首個「伴陪式社創人才培訓」結業

2021/09/07 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發展協會

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發展協會所發起,施振榮董事長擔任總顧問與講師、唐鳳政委指導與擔任講師,以及朱竹元董事長共同領軍12位陣容堅強的產官學界大師所進行的「社會創新管理師」認證培訓課程,在疫情的嚴峻考驗下,順利結業、成果豐碩。

在為期三個月的密集培訓課程中,學員們對於結業專案的成果展現,抱持高度的承諾,現已有專案獲得天使基金的青睞,或以其他方式階段性落地。這些成果都超出原先課程的預期,除了顯示出學員們對社會創新的承諾,更可看到各界對永續發展相關議題的興趣和支持。

社會創新管理師成果發表,學員發表。 圖/「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發展協會」提供
社會創新管理師成果發表,學員發表。 圖/「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發展協會」提供

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發展協會楊坤修理事長表示:「我們伴陪學員從社會創新的第一哩路至最後一哩路,從一開始就為學員植入社會創新的DNA;培訓課程的結業與發表專案,是協會為學員完成的第一階段服務,後續我們將繼續為學員完成專案的孵化與加速落地。期待我們的努力能讓社會對社會創新人才培育和推廣更為重視,同時提升社會對永續發展議題之關注與行動。」

不一樣的伴陪式人才培訓課程

為確保學員可以完成具亮點與高質量的專案,課程邀請具跨域整合、經驗豐富的產官學界大師,並在統一課綱與模組化課程設計下,進行議題講授與演練。在此培訓課程,學員除了需符合修業時數的要求外,更需完成具備社會創新精神的實作專案。

此外,課程亦配置不同專長的夢想導師提供專業諮輔,並有班導師全程伴陪以掌握各專題內容的可行性。同時,也提供秘書的行政服務,讓學員可以無痛學習。針對個人,課程亦提供動態測評系統,追蹤與分析個別學員的價值與態度在培訓前後的改變。

成果發表多元豐富緊扣永續發展議題

第一屆成果發表的專案,涵括了十多項永續發展議題,包括:健康促進、長期照護、責任生產、影響力消費、環境友善、循環經濟、生態多樣性、氣候變遷、農糧安全、飢餓惡化、優良教育、健康福祉、兩性平權、減少不平等,以及永續包容的社會。

社會創新管理師成果發表,施振榮董事長數位致詞。 圖/「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發展協會」...
社會創新管理師成果發表,施振榮董事長數位致詞。 圖/「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發展協會」提供

在專案發表時,學員們也已積極地展現讓構想落地的可能性,包括:健康促進專案已獲得500萬天使基金、多向倡議型店商平台專案目前獲選進入總統盃黑客松前20強(競賽仍進行中)、1家社會企業成立、1家社福機構設立、1個科技部多年期整合型計畫、1個專案內容項目的海外輸出,以及2個平台利害關係人洽談中。內容主要包括:

(1)健康促進專案:以數位與AI偵測建立健康履歷,並搭配線上與線下肌力強化課程。

(2)倡議型電商平台專案:追求環境友善、責任生產與影響力消費的多向。

(3)回溯農場專案:以熱裂解技術與契作方式,解決塑膠汙染問題與循環經濟。

(4)台灣油芒推廣專案:因應全球農糧安全與飢餓惡化,以全歷程區塊鏈技術應用並結合契作生產。

(5)共享媽媽專案:以共享模式解決新手媽媽的親子教養與城鄉教養資源不對等。

(6)影響力勸募平台專案:以區塊鏈技術提升捐款信任,與AI應用優化捐款體驗。

期許更多組織投入社會創新人才之培育

最後,楊坤修理事長呼籲:「永續發展的趨勢浪潮已是不分部門的全球挑戰。對企業而言,應超前部屬全球永續供應鏈,除了備戰ESG外,更應主動培育能規劃與執行永續發展項目的人才;而不只是企業,政府與第三部門都應積極建構組織的永續腦,而具備社會創新素養與能力的人才,正是培育組織永續腦的最佳選擇!」

延伸閱讀

>>減碳不分世代-青年抗暖大遊行9月25日登場

>>招募!到宜蘭轉型與創生設計

>>「台灣新創圈」搖籃!AAMA 「搖」出百位創業家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倡議圈活動】號召樹光 向未來森林說聲Hi|種樹集資計畫

2023/11/28
「國際維修日」全台大串聯活動於十月起陸續舉辦維修教學活動,盼以修代買的動手修復概...

家電壞了先別丟!全台11家維修站一次看

2023/11/28
「熊良心生態團隊」於農曆7月29日,在池上鄉富興村北極玄天宮為野生動物們舉辦首次...

台東首辦!為路殺動物普渡 寵物飼料躍上祭祀桌 神明也樂見

2023/11/28
女性面對事業機會的選擇,仍經常被婚姻以及家庭責任的期望所限制。 圖/unspla...

性別刻板觀念仍存在!女人迷《2023 多元共融白皮書》最新調查:41% 男性感受請育嬰假的社會壓力,超過女性 18%

2023/11/28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在《2023 OpView數據年會》公布台灣近5年...

2023年ESG年度回顧出爐!兩大永續話題 破90萬則討論

2023/11/28
巴氏銀鮈。 圖/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提供

瀕絕台灣特有種「巴氏銀鮈」有救了?15公私單位進場烏溪護育

2023/11/28

最新文章

金門海岸由於長期的軍事管制及雷區,保留相當原始的生態環境不被破壞。 圖/甘樂文創...

金門海島學校 重新認識硝煙與生態並存的海洋

2023/07/20
玩圖目前在海外合計有35個據點,服務分布在全球15個國家,用玩具和世界交朋友。 ...

從「公益環保」到「玩具外交」,玩具圖書館如何做到獨步全球?

2023/04/21
玩具圖書館打造世界唯一的玩具循環生態系,在第16屆國際玩具圖書館年會中大放異彩。...

「當其他國家還在想,台灣已經做到了!」玩圖打造全球唯一玩具循環生態系統

2023/04/12
畢嘉士基金會與超商合力催生全臺第一家「樂齡門市」,全數聘用中高齡人士。 圖/畢嘉...

別急著退休!畢嘉士基金會與超商打造「樂齡門市」

2022/07/14
《公司法》第1條開宗明義地指出:「公司成立的目的在於營利,而在行有餘力時,可採行...

台大風險中心/企業只揭TCFD氣候相關財務,不夠

2021/11/29
台大開設「月經:理論、思潮與行動」通識課,吸引超過1500人搶修。 圖/取自台大...

小紅帽協會/亞洲第1堂「月經課」在台大,千人搶

2021/09/1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