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大西洋馬尾藻失控成災 新創公司擬用機器人將海藻沉入海底固碳

2023/05/31 環境資訊中心 姜唯、鍾友珊 編譯;許祖菱、孫依婷 審校

說到海藻,有人想到美食,有人想到可以利用它來吸收二氧化碳。但是,看到大西洋馬尾藻帶(Great Atlantic Sargassum Belt)可怕的規模後,令人煩惱的就是如何消滅它。於是有新創公司提出構想——用機器人收集馬尾藻,並讓它永遠沉入海底。

科學家搭船穿越大大西洋馬尾藻帶並收集樣本。 圖片來源:伍爾霍茲海洋科學研究院(W...
科學家搭船穿越大大西洋馬尾藻帶並收集樣本。 圖片來源:伍爾霍茲海洋科學研究院(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馬尾藻失控成災

大西洋馬尾藻帶從2011年開始失控增長,從美洲東邊的墨西哥灣一路到非洲西岸的剛果河口,幾乎橫跨整個大西洋。根據南佛羅里達大學(USF)教授胡傳民在2022年提出的估算,這片馬尾藻已重達2420萬公噸。

適量的海藻是好的,可以做為魚類、海龜等生物躲藏和繁殖的地方。但大西洋馬尾藻帶面積大到危害沿海生態,不僅阻礙光線照入海洋,剛孵出的海龜要爬過腐爛海藻堆入海更是難上加難。

衛報》報導,馬尾藻腐敗會釋放硫化氫,可能引發人體的不適症狀,從輕度頭痛、眼睛發癢或乾燥,嚴重者甚至會失去知覺。有人建議做成堆肥,不過這些馬尾藻已受到砷等重金屬污染,去除重金屬成本很高,不符合經濟效益。

英國新創公司Seaweed Generation提出構想——用機器人收集馬尾藻,再將它們沉入海底。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減少馬尾藻,還能將馬尾藻所吸納的二氧化碳封存在海底,減少地球的溫室氣體

新創公司機器人出任務:讓馬尾藻沉入海底

歷經一年研發,燒毀數台原型機後,Seaweed Generation在上(4)月20日宣布,採藻機器人「AlgaRay」已經出發,正在前往加勒比海實地測試的路上。

Seaweed Generation執行長艾斯特里奇(Patricia Estridge)形容AlgaRay是「小精靈和掃地機器人的混合體」,沿途吞沒馬尾藻後,再把它帶到海面下。

Seaweed Generation機器人AlgaRay的示意圖(黃色魟魚外型)...
Seaweed Generation機器人AlgaRay的示意圖(黃色魟魚外型)。AlgaRay吸入馬尾藻後會將馬尾藻帶到海中。 圖片來源:Seaweed Generation臉書

漂浮在水面上的馬尾藻,莖葉間有一顆顆中空的「氣囊」,根據《Freethink》,氣囊在水深200公尺以下就會破裂,失去浮力的馬尾藻便沉入海底。

海洋學家蘇布拉馬尼安(Ajit Subramaniam)指出,大西洋馬尾藻帶的生物質約有300萬噸。他告訴《衛報》,放任馬尾藻在淺水區,馬尾藻會腐爛、釋出甲烷。甲烷也是一種溫室氣體。

根據Seaweed Generation公司官網,AlgaRay有著魟魚般的優美外型,像小精靈般吃進馬尾草,再把馬尾藻帶到深海。但從《Freethink》的文章來看,它現在的樣貌還是艘有太陽能板的小船。

艾斯特里奇說,AlgaRay已完成個別組件的測試,尚未完全自動化,測試會在接下來的三個月持續進行。

從空中可以看到大西洋馬尾藻帶從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的變化情況。 資料來...
從空中可以看到大西洋馬尾藻帶從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的變化情況。 資料來源:NOAA

參考資料

NASA(2023年3月),A Massive Seaweed Bloom in the Atlantic

衛報(2023年3月7日),The creeping threat of the Great Atlantic Sargassum Belt

Conversation(2023年4月7日),The Great Atlantic Sargassum Belt is carrying a massive bloom of brown seaweed toward Florida and the Caribbean

Freethink(2023年4月22日),Killing this toxic invasive species could help fix the climate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2023年3月29日),Scientists aboard NOAA research vessel collect samples from Great Atlantic Sargassum Belt during unprecedented bloom

Climatetrade,Seaweed Generation: Sinking Sargassum for Carbon Dioxide Removal

Seaweed Generation 官網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大西洋馬尾藻失控成災 新創公司擬用機器人將海藻沉入海底固碳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能源署將再生能源業務細分為「再生與前瞻能源發展組」與「再生能源設置推廣組」,因應...

能源局升格能源署 推動風光電、地熱等再生能源發展

2023/10/02
中美等排碳大國領袖均未能在2023年聯合國氣候雄心峰會上發言。 圖片來源:聯合國...

聯合國氣候雄心峰會登場 哪些減碳牛步的大國領袖「被缺席」?

2023/09/28
「歐洲運輸環境聯合會」的穆特雷勒(Camille Mutrelle)質疑,能否生...

歐盟機場起飛航班需用永續燃料 2050年達70%

2023/09/26
美國疫後最大氣候遊行為紐約氣候週揭開序幕,上萬人擁上街頭。 攝影:林綉娟

紐約氣候週萬人遊行高喊終結化石燃料 全球 500 場行動響應

2023/09/23
廢核平台在9月14日晚間舉辦燭光排字快閃行動。 圖片來源: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提供

首批福島含氚核廢水排放完畢 民間社會國際行動不停歇

2023/09/22
澳洲每天有超過600萬隻原生種被貓殺死。 圖片來源:miezekieze/pix...

正視頭號外來種威脅 澳洲草擬野貓管理十年計畫

2023/09/20

最新文章

乾旱造成供應吃緊,橄欖油價格飆至創紀錄新高。示意圖。 圖/路透

高溫、乾旱致橄欖油價格飆逾100%創新高 引竊賊下手

2023/10/02
許多人認為轉向純素飲食以管理體重可能會更昂貴,但最新研究發現事實恰恰相反。 圖/...

健康飲食未必貴!最新研究:純素飲食年省1.5萬元 瘦身不用瘦荷包

2023/10/02
格子籠常見在450平方公分的狹小鐵籠,塞3隻蛋雞,動物長期緊迫、身心不健康,導致...

母雞數量近全台人口2倍,為何仍缺蛋?動社揭蛋雞產業落後現況

2023/10/02
現代人注重生活品質,然而,關心物質生活的同時,也應該注重自己的健康管理。 圖/江...

「預防醫學」佈局超高齡社會!台塑生醫:讓亞健康族群晉升完全健康

2023/10/02
圖/Dance官網

電動自行車太貴?德國新創Dance用訂閱制翻轉 付費用戶破萬、每年至少2千萬營收

2023/10/01
照片來源:Transformation

改善百萬農民生活、增加婦女100%收入-英國B型企業Cafedirect為咖啡農的利益而創立

2023/09/3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