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北海峰會拍板「歐洲最大綠能電廠」 2050年離岸風電裝置容量300GW

2023/05/01 環境資訊中心 姜唯 編譯;鄒敏惠 審校

九個歐洲國家24日在比利時濱海城市奧斯滕德(Ostend)舉行的北海峰會上承諾,2050年前要將北海離岸風電總裝置容量擴大至今日的八倍,達到300GW。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與比利時、荷蘭、愛爾蘭、丹麥和盧森堡的首相一同宣布了這項計畫。比利時能源部長稱之為「歐洲最大綠能發電廠」。

位於北海的Dudgeon離岸風場。 圖片來源:Equinor
位於北海的Dudgeon離岸風場。 圖片來源:Equinor

北海布設風機 2050年目標300GW

繼去年北溪天然氣管道遭到破壞以及俄羅斯間諜船出現在北海後,幾位領導人強調需要保護歐洲的離岸風場及其互連設施,以免受到破壞和間諜活動入侵。此次峰會設定的容量目標,比2022年5月的首屆峰會上四國宣布的目標再翻倍,當時正值歐洲能源市場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陷入動盪。

為了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和化石燃料的使用,這九個國家的目標是2030年將北海離岸風電總裝置容量提高到120GW,2050年達到300GW。

比利時首相德克魯(Alexander de Croo)表示,時至今日,能源已是最敏感的地緣政治話題,各國將對基礎設施實施標準化,確保北海風電的建設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要實現北海風電目標,需要鉅額資金。歐盟最近計算出,2050年達到300GW需要8000億歐元。風能公司也表示,需要大量的國家級資金投入。

歐洲風能協會(WindEurope)指出,歐洲需要以每年20GW的速度建設離岸風機,但由於關鍵風機組件的供應問題,每年只能多增加7GW產能。

跨國電纜計畫 讓再生能源網絡更完整

挪威首相史托爾(Jonas Gahr Store)及英國能源安全及淨零大臣夏普斯(Grant Shapps)也在峰會上承諾建造更多風場,攜手開發「能源之島」——連接離岸風場的電力,並投入碳捕捉計畫。

荷蘭和英國宣布了LionLink計畫,將於北海下興建全球最大的多用途電纜,連接英國與荷蘭的離岸風電場;歐盟和挪威則承諾興建碳捕捉和儲存基礎設施,以捕捉北海天然氣田所釋放的二氧化碳。

歐洲九國24日簽署北海峰會宣言,承諾擴增離岸風電裝置容量。 擷取自歐盟記者會直播...
歐洲九國24日簽署北海峰會宣言,承諾擴增離岸風電裝置容量。 擷取自歐盟記者會直播。

法國官員表示,該國目標是到2050年大幅擴充至40GW:「離岸風電可能成為2030年至2050年間最主要的再生能源,遠超過太陽能和陸域風電。」

英國有45個離岸風場,裝置容量為14GW,計劃到2030年裝置容量要擴大到50GW。德國有30個,裝置容量為8GW,其次是荷蘭,裝置容量為2.8GW,丹麥和比利時均為2.3GW。


參考資料

英國衛報(2023年4月24日),European countries pledge huge expansion of North Sea wind farms

德國之聲(2023年4月24日),European leaders meet for North Sea green energy talks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北海峰會拍板「歐洲最大綠能電廠」 2050年離岸風電裝置容量300GW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巡護隊在海上巡航賞鯨時,若發現有異常情況會立即協助通報及蒐證。 圖片來源:海保署...

「友善賞鯨2.0」開跑 今年增標章考核、加大解說品質和海上巡護力道

2023/05/30
電器產品維修不易而且價格高,讓許多消費者轉而購買較廉價的新品。 圖片來源:Max...

奧地利鼓勵物品「能修就修」 一年發出56萬張維修券反應熱烈

2023/05/29
柳營八翁牧場於記者會現場示範青貯料製作過程,以適當比例混合檸檬渣與狼尾草後,一邊...

台南柳營八翁酪農區示範循環農業 鳳梨皮、檸檬渣變身牛飼料

2023/05/28
此次修法迎來不少進展,納入「事前防範」精神,包含開徵海洋污染防治費、加重違法污染...

《海污法》三讀通過 污染海洋最高可罰1億元

2023/05/26
海能風場(Formosa 2)完工,成為第二階段潛力場址第一個完工的風場。 圖片...

台灣第三座商轉離岸風場 苗栗海能風電47支風機啟用

2023/05/25
自巴黎氣候協定以來,各國同意控制碳排,希望能將升溫控制在1.5°C以下。 圖片來...

聯合國警告未來5年史上最熱 破1.5℃機率超過六成

2023/05/23

最新文章

巡護隊在海上巡航賞鯨時,若發現有異常情況會立即協助通報及蒐證。 圖片來源:海保署...

「友善賞鯨2.0」開跑 今年增標章考核、加大解說品質和海上巡護力道

2023/05/30
義大利藍色經濟持續增長,2021年產值已達1427億歐元(約新台幣4兆6936億...

重視海洋經濟!義大利藍色經濟產值達1427億歐元

2023/05/30
圖/freepik

GreenBiz 報告:2023全球綠色發展10大趨勢出爐!

2023/05/29
電器產品維修不易而且價格高,讓許多消費者轉而購買較廉價的新品。 圖片來源:Max...

奧地利鼓勵物品「能修就修」 一年發出56萬張維修券反應熱烈

2023/05/29
環保署今年初公布老舊車輛汰舊換新減量效益補助及媒合作業辦法,補助汰換車齡10年以...

汰換老車!加碼減碳空汙獎勵 最高可領1.9萬

2023/05/27
為防止企業「漂綠」,環保署採行2措施防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氣候變遷法上路!環保署提出2措施把關「漂綠」疑慮

2023/05/2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