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環境保育的救星!「海藻」可作為糧食還有助減少溫室氣體

2023/03/28 食力foodNEXT

 圖/食力foodNEXT
圖/食力foodNEXT

全球人口快速膨脹,糧食短缺一直是個難解問題。在陸地糧食作物耕種空間有限的狀態下,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研究團隊發現,如果2050年能在海洋裡開發海藻養殖場,並使海藻佔據人類飲食種類中的10%,能夠大幅舒緩1.1億公頃陸面耕種地的使用。

聯合國公布全球人口數在2022年已達80億,卻有3.45億的人口面臨嚴重糧食短缺。如何紓緩人口膨脹的壓力,又同時避免因增加糧食耕作地而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成為一大挑戰。

陸地空間的緊縮,使得科學家們開始研究海洋空間的可能性。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研究團隊,於2023年1月26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表示,如果2050年海藻食品能在人類飲食種類中佔比提升至10%,則可以減少開發約1.1億公頃的糧食耕作地,相當於法國國土面積的兩倍。

環境保育的救星!海藻可作為糧食 還有助減少溫室氣體

海藻被視為近年新興產品,其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素,許多品牌也不斷推出海藻製成的營養補充食品;而過去曾有研究顯示,將牛隻飼料替換為海藻,可有效減緩牛隻排放的甲烷量;不僅如此,比起玉米、苜蓿等陸生作物,海藻不需要灌溉和肥料,當作再生能源燃料也更加環保。無論是作為動物飼料或是燃料,海藻在商業或是生態保育上,都具有極大的潛力和益處。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研究團隊,估算了全球土地利用變化、溫室氣體排放、水和肥料使用和物種存在等至2025年的預計變化,研究成果顯示,擴大海藻養殖的確有助於減少人類對陸生作物的需求,若海藻食品能在2050年替代陸生作物成為人類飲食種類中的10%,其所減少的陸面耕地有1.1億公頃之多。不僅如此,到了2050年可有效幫助減少的甲烷排放量,甚至多達26億噸。

大規模海藻養殖場哪裡找?專家表示這兩個海域最適合

海藻作為永續經營的明日之星,如何發展這一資源就成了關鍵。正如小麥和玉米等重要作物,研究人員也認為海藻有望發展出專門的農業計畫。昆士蘭大學研究團隊考察了34種海藻品種,並尋找海洋環境中,適合長期有規模性養殖海藻的水域。

根據目前的考察結果,目前全球適合海藻養殖的區域中,又屬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海域最大,面積約為6.5億公頃,且這兩個國家的海域,也已有多種本地海藻品種,但是否能商業生產作物,則需要再進行多方研究。

海藻養殖成未來指標?永續保育才是發展核心

儘管海藻養殖場具有巨大的開發潛能,但在不破壞海洋生態系統平衡的前提下,海底世界的生態是否真能如同陸地般開發,還有許多有待處理的議題。像是大規模耕種所使用的繩索和網子,需要先找到環保可分解的材質,且海藻養殖場很大程度上不在視線範圍內,如何劃分土地、規範使用也得有更縝密的計劃。

研究人員也呼籲,海域開發是為了讓地球朝向永續經營邁進,而非另外一個商業地盤,面對這個人類未曾發展過的領域,我們千萬要謹慎評估、小心行事,別讓陸地上的問題再次轉移到海洋上。


本文授權轉載自《食力foodNEXT》(原文為:全球糧食供應將改變?開發海藻養殖場替代陸地耕作物 至2050年可減少1.1億公頃耕種面積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由蕈菇製成的骨灰罈,可在自然環境中分解。 圖/美聯社

綠色葬禮新趨勢!荷蘭打造「蕈菇棺材」一個半月內自然分解

2023/05/29
環保署今年初公布老舊車輛汰舊換新減量效益補助及媒合作業辦法,補助汰換車齡10年以...

汰換老車!加碼減碳空汙獎勵 最高可領1.9萬

2023/05/27
為防止企業「漂綠」,環保署採行2措施防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氣候變遷法上路!環保署提出2措施把關「漂綠」疑慮

2023/05/26
法國已禁止部分國內短程航線。只要兩地之間的旅程能靠火車在2.5小時內完成,相關航...

法國禁止「短程航線」!2.5小時內可靠火車完成的航線不准飛

2023/05/25
環保署規畫以塑膠循環為目標,若購置家電用使用再生塑膠,可享有「綠色費率」。 圖/...

7/1起電子產品業者添加「塑膠再生料」可享處理費85折

2023/05/25

【倡議圈活動】移工教育組織 One-Forty 家訪返鄉移工 意外在印尼發現「台灣村」

2023/05/24

最新文章

圖/freepik

GreenBiz 報告:2023全球綠色發展10大趨勢出爐!

2023/05/29
電器產品維修不易而且價格高,讓許多消費者轉而購買較廉價的新品。 圖片來源:Max...

奧地利鼓勵物品「能修就修」 一年發出56萬張維修券反應熱烈

2023/05/29
環保署今年初公布老舊車輛汰舊換新減量效益補助及媒合作業辦法,補助汰換車齡10年以...

汰換老車!加碼減碳空汙獎勵 最高可領1.9萬

2023/05/27
為防止企業「漂綠」,環保署採行2措施防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氣候變遷法上路!環保署提出2措施把關「漂綠」疑慮

2023/05/26
此次修法迎來不少進展,納入「事前防範」精神,包含開徵海洋污染防治費、加重違法污染...

《海污法》三讀通過 污染海洋最高可罰1億元

2023/05/26
法國已禁止部分國內短程航線。只要兩地之間的旅程能靠火車在2.5小時內完成,相關航...

法國禁止「短程航線」!2.5小時內可靠火車完成的航線不准飛

2023/05/2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