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進擊的書店/城鄉潮間帶不僅提供書籍還把書店帶進社區

2023/01/08 黃子怡、彭潔盈

城鄉潮間帶書店為一家「非典型書店」,不同於一般獨立書店,除了有特殊社會議題及種類相關書籍,還有一整牆的宜蘭當地方文史與都市計畫資料庫。城鄉潮間帶前身為「臺大城鄉基金會宜蘭分會」的工作室,選書以空間、環境及社區營造為主,再加上店長張沛榛個人關心的性別、海洋及香港等議題,從工作室到書店至今已在宜蘭扎根25年。城鄉潮間帶從事多年的社區培力輔導工作,像是不定期到社區擺設書攤,或是與社區長輩交流討論他們感興趣的書籍主題,與在地社區有著強大的緊密程度。近年來他們透過「進擊的書店」企劃,希望把書店帶進社區。

城鄉間的潮間帶

城鄉潮間帶前身為「臺大城鄉基金會宜蘭分會」的工作室,主要業務內容為宜蘭公共空間規劃、社區輔導工作。他們十年來所做的空間規劃及文史調查的成果,是很多做宜蘭研究的人會想參考的資料,因此時常會有人到工作室詢問。礙於工作室工作繁忙以及文獻資料太多翻閱不易,不能時常開放讓民眾參閱,於是工作室構思出開設書店的想法;創辦人之一的吳亭樺長期投入社區培力工作,定期策展及舉辦主題書展等等,種種經驗累積也成為創建城鄉潮間帶的契機。

書店內一面墻擺放著借閱的參考書籍。 攝影/彭潔盈
書店內一面墻擺放著借閱的參考書籍。 攝影/彭潔盈

城鄉潮間帶建立一套圖書借閱系統供民眾使用,也加入「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售賣新書。張沛榛在接手店長一職初期,便著手整理原先工作室的資料與藏書。書店有兩面牆是工作上的參考用書,有一系列是關於宜蘭建築,像是宜蘭蘭陽博物館等地區、都市計畫的書籍;此外還有許多關於農業、環境的書籍。城鄉潮間帶也會配合社會議題推廣新書,如同性議題、香港議題等選書,另外也有許多親子繪本。書店希望透過閱讀讓宜蘭的社區都能充滿文化,也是對社區文化培力的期許。

進擊的書店後埤主題講座講者廖鴻基與讀者大合照。 照片提供/城鄉潮間帶
進擊的書店後埤主題講座講者廖鴻基與讀者大合照。 照片提供/城鄉潮間帶

進擊的書店

過去從事社區輔導培力工作的經驗,讓城鄉潮間帶一直跟社區有很密切往來的互動。然而社區居民大多是年長的長輩,對於書店與書籍的概念既陌生也沒有興趣,無法產生想來書店的動力,因此書店開始萌生出要如何才能讓書籍與長者產生連結的想法。某一次,在辦理《颱風:在下一次巨災來臨前》、《地震:火環帶上的臺灣》新書交流會的時候,由於該書較冷門,沒有人報名,討論過後,城鄉潮間帶決定將活動場地移到一個正在輔導的社區——該社區當時正在抗爭礦場的開發,對這兩個天災議題較有興趣,而講者也全程以台語為許多不識字的長輩講解。這次的經驗讓城鄉潮間帶回頭思考,如果宜蘭的老人家不太常逛書店的話,為什麼不把書店帶到社區呢?這也是「進擊的書店」企劃的由來。

狸和禾小穀倉負責人林紋翠向雙連埤的讀者分享貢寮水梯田的經驗與故事。 照片提供/城...
狸和禾小穀倉負責人林紋翠向雙連埤的讀者分享貢寮水梯田的經驗與故事。 照片提供/城鄉潮間帶

進擊書店的企劃首先會邀請長者到工作坊討論,透過社區輔導老師與長者溝通,並舉辦議題工作坊,找到長者有興趣的主題,再引導至想看什麼書。張沛榛說道:「有次在書店後面的篤行國宅社區討論,老師問長輩喜歡什麼,有位阿伯說喜歡睡覺,但是常常會有失眠的問題。」經過長輩和輔導老師的討論,發現長輩們對於睡眠相關書籍很有興趣,於是便在書展展出了失眠方面的書籍,甚至成為了書展時最受歡迎的選項,也因此延伸出「展出醫療保健相關書籍」的想法。

企劃截至目前已經實施過許多社區,從2020年開始,走進了臨海的後埤社區,以及眷村型態的復興社區。後埤社區的居民希望可以理解鰻魚養殖、海洋環境等,所以將主題定為「裡山裡海——海洋跟漁業」;而復興社區的老人則大多有失眠問題,所以定調在「親子教養」跟「醫療保健」。書店也會邀請對該主題專業的老師來協助選書,例如邀請番紅花老師協助教養類選書、廖鴻基老師協助海洋類選書。

在古亭萌芽的文化培力

近期城鄉潮間帶抵達宜蘭壯圍古亭社區,舉辦古亭社區主題書展和兩場主題講座。​古亭村隸屬於宜蘭縣壯圍鄉,壯圍鄉的水土豐饒,全鄉八成土地種植水稻,素有台灣三大米倉之稱,而古亭村更是壯圍穀倉的所在之地。今年城鄉潮間帶為古亭社區規劃的書展,分別針對社區長輩與小朋友而有不同的設計,特別邀請兩位選書人,一位是夾腳拖劇團團長吳易蓁,一位則是「嶼伴書間」主理人蔡青樺。吳易蓁精選了適合祖孫共讀的作品,涵蓋祖孫故事、預言傳說,以清楚的故事線、溫暖的故事劇情,陪孩子從故事認識世界;而蔡青樺在親子共學的主題中,也特別針對「性別」和「身體界線」選了12本繪本,希望藉由這些書籍讓孩子與家長瞭解:每一個人因為愛與理解,不論性別都可以長成自己的樣子。

進擊的書店走進古亭開始的第一天,蔡青樺在工作坊中特別分享了《不要就是不要》這本繪本,並且帶領低年級的小朋友、家長透過實際的身體活動和討論,一起認識身體界線。不只讓小朋友知道可以跟所有要觸碰自己的人說「不要」,也試著學習畫出自己的身體界線,了解不喜歡被別人碰觸的身體部位,找出自己最舒適的身體距離。過程孩子與家長都十分投入,也在這場寓教於樂的活動中收穫滿滿。

《不要就是不要》培養孩童自我保護意識、捍衛身體自主權的繪本。 照片/摘自網路
《不要就是不要》培養孩童自我保護意識、捍衛身體自主權的繪本。 照片/摘自網路

嶼伴書間主理人蔡青樺詢問小朋友不喜歡被碰哪裡。 照片提供/城鄉潮間帶
嶼伴書間主理人蔡青樺詢問小朋友不喜歡被碰哪裡。 照片提供/城鄉潮間帶

主題講座選擇給阿公阿嬤陪伴孩子的故事,​是古亭社區的長輩們在討論主題的時候,表達了他們對於聽台語故事的渴望,而他們也希望有機會和孫子輩們分享台語故事。因此吳易蓁帶了十數本繪本,全程使用台語分享。繪本包括講述蘭陽地景傳說的《從前從前—噶瑪蘭公主與龜將軍》、易蓁創作的《最美的風景》,講述都市原住民小孩在成長過程中追尋泰雅文化認同的故事。其中阿公阿嬤最有共鳴的故事當屬講縫紉機的繪本《喀噠喀噠喀噠》,在場的社區媽媽們開心地分享起自己的縫紉絕活是如何從母親輩學得,家家戶戶還真的都有這麼一台萬能縫紉機;以及主題是魔神仔的《暗mi-moo》,大家也在過程中熱烈回應社區流傳的魔神仔故事。活動尾聲易蓁也大方回應阿公阿嬤們的敲碗,分享自己的跨族群戀愛故事,整場活動也在歡樂的氣氛下結束。

講述蘭陽地景的傳說的《從前從前—噶瑪蘭公主與龜將軍》。 攝影/彭潔盈
講述蘭陽地景的傳說的《從前從前—噶瑪蘭公主與龜將軍》。 攝影/彭潔盈

講述都市原住民小孩在成長過程中追尋泰雅文化認同的故事《最美的風景》。 照片/摘自...
講述都市原住民小孩在成長過程中追尋泰雅文化認同的故事《最美的風景》。 照片/摘自網路

講縫紉機的繪本《喀噠喀噠喀噠》。 照片/摘自網路
講縫紉機的繪本《喀噠喀噠喀噠》。 照片/摘自網路

多元發展 綻放未來

這次的講座活動讓書店看見,即便已經是阿公阿嬤的年紀,大家還是喜歡聽故事,也喜歡講故事。今年進擊的書店主題講座,在場的每一位參與者,都再次感受到故事的力量與它們的魅力。另外,書店也會配合時事議題,每一兩個月在書店推出不同主題的小書展。10月份配合台灣彩虹驕傲月,潮間帶書店即日起推出性別主題小書展,期盼透過閱讀認識性少數、打破既有的性別框架與偏見,一同打造一個多元而美好的世界。店長張沛榛說希望未來書店規劃舉辦更多系列講座,並多多研究長輩關心的「醫療議題」與「隔代教養方法」,不管是書展還是講座,城鄉潮間帶都希望能與宜蘭在地居民建立起連結,成為城鄉間的一股暖流。

《花布少年:瓦蘭廷的彩色世界》探討了男孩之間的衝突與性別的議題,同時也提供不同的...
《花布少年:瓦蘭廷的彩色世界》探討了男孩之間的衝突與性別的議題,同時也提供不同的視野與解決方法。 攝影/彭潔盈

採訪側記

這次採訪,我們搭了兩個小時的車到達宜蘭,書店雖然很小,但是排得滿滿的書籍以及撲鼻而來的咖啡香卻讓我感受到城鄉潮間帶的溫暖與人情味。在訪問時店長詳細的講解與回答時充滿熱忱的眼神,也讓我更加相信這是間非常珍貴的書店,不管是書店還是書店夥伴的信念與執著,都讓人敬佩不已。

本文授權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城鄉潮間帶 帶書籍與親子長輩共讀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

作者文章

小獸書屋在2022年底為慶祝週年慶舉辦盲書計畫,讓讀者可以以無差別的眼光看待每本...

打破封面束縛!小獸書屋開啟「不賣封面只賣書摘」的盲書計畫

2023/05/30
還在開發中的長條狀咖啡渣木炭。 圖/長日咖啡負責人張智閔提供

發熱、除臭、驅蚊!咖啡渣也能做成「蚊香」

2023/05/26
更生夥伴們製作的園藝作品。 圖/鄭穎丞攝影

園藝、木工、烘焙-「日光之家」幫助更生人學習一技之長與社會接軌

2023/04/02
從阿拉寶灣旁的海蝕平台放眼望去,可看到遠處的基隆嶼輪廓映入眼簾。 拍攝/劉宥淳

「人面獅身岩、鱷魚岩淚」都在這!基隆青年開創和平島公園「永續旅遊島」

2023/02/23
綠色廊道門口旁的休憩區,吸引許多動物前來一同踏青。 圖/劉宥淳攝影

號召居民美化河畔 傅玲玉打造汐止綠色廊道!

2023/02/15
Mu surf 以木製衝浪板讓浪人在衝浪時兼顧永續。 圖片提供/MU-SURF

用廢棄木材製作環保衝浪板-南非青年用衝浪板傳遞浪人精神

2023/02/02

最新文章

過往理事會與歐洲議會達成協議的表決通常只是形式。歐洲媒體以這張照片說明德在禁售燃...

法國強推「粉紅氫」入法 歐盟提高再生能源占比進程陷僵局

2023/06/02
圖/pexels

《人選之人》性騷擾真實版! 面對色狼權力金鐘罩,我們「不要算了」好不好?

2023/06/01
海牙地方法院正式宣判殼牌控股母公司應於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至2019...

氣候訴訟衝擊股價! 英研究:公司價值平均下跌0.41%

2023/06/01
Seaweed Generation機器人AlgaRay的示意圖(黃色魟魚外型)...

大西洋馬尾藻失控成災 新創公司擬用機器人將海藻沉入海底固碳

2023/05/31
環保署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廢棄物清理法」修正,未來「廢清法」將更名為「資源循環促進...

將廢棄物視為資源!環保署將「廢清法」更名為「資源循環促進法」

2023/05/31
巡護隊在海上巡航賞鯨時,若發現有異常情況會立即協助通報及蒐證。 圖片來源:海保署...

「友善賞鯨2.0」開跑 今年增標章考核、加大解說品質和海上巡護力道

2023/05/3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