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讓這些國際城市的路口增添繽紛色彩,居然也有益於「拯救生命」?

2022/11/07 公民報橘 游絨絨

瀝青藝術為灰黑且死氣沉沉的柏油路帶來了新的改變,同時提升交通安全。 圖片來源: ...
瀝青藝術為灰黑且死氣沉沉的柏油路帶來了新的改變,同時提升交通安全。 圖片來源: Bloomberg Philanthropies

馬路如虎口,據交通部,每年有近 3000 名國人死於道路交通事故,其中有 6 成事故發生在路口。交通部也反覆提醒行經路口時,車輛要「慢看停」,行人也要做到「停看聽」。

不過,除了駕駛與行人多加留意路況,現在透過「藝術」也能大幅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

街頭藝術不僅為單調的路口帶來了活力,還可以提升交通安全。 圖片來源: Bloom...
街頭藝術不僅為單調的路口帶來了活力,還可以提升交通安全。 圖片來源: Bloomberg Philanthropies

瀝青藝術為行人帶來安全感

美國彭博慈善基金會(Bloomberg Philanthropies)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在塗有瀝青藝術的路口,涉及行人的碰撞事故減少了一半,導致受傷的車禍事故減少了 37%。

這項研究由彭博慈善基金會作為其瀝青藝術計劃的一部分進行,該計劃為改造道路、步行空間和公共基礎設施的藝術項目提供資金。該計劃首先在匹茲堡(Pittsburgh)和堪薩斯城(Kansas City)等美國城市實施,現在正在蔓延到歐洲城市。

瀝青藝術計畫中的一個成功案例,是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城的一條繁忙道路。該道路路口每天有許多行人、自行車騎士和汽車經過,但汽車駕駛時常超速行駛,嚴重影響了其他用路人的安全。

城市規劃師與當地城市設計公司 Street Smarts Design + Build 合作,設計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並邀請藝術家與當地居民參與創作,柏油路在漆上美麗的油漆彩繪後,車道空間大幅縮減了,也因此增加了行人的行走空間,這讓駕駛在行經路口時,不得不放慢速度,小心駛過比先前還要狹窄的彎道。

在改造過後,汽車駕駛行經路口的平均速度降低了近 50%,在路口感覺「非常安全」的行人比例從 23% 躍升至 63%。

堪薩斯城路口改造計畫前後對比圖。 圖片來源: Bloomberg Philant...
堪薩斯城路口改造計畫前後對比圖。 圖片來源: Bloomberg Philanthropies

格拉斯哥結合應對氣候變遷方法

彭博慈善基金會已經為美國的 40 多個項目和歐洲的 3 個試點項目提供資助,目前已經完成改造了 30,600 平方公尺的城市景觀。

其中一個改造計畫在英國蘇格蘭最大城市格拉斯哥(Glasgow),由蘇格蘭藝術家 Gabriella Marcella 與格拉斯哥市議會和市政工程師合作設計的「Waterworks」,為一條高速公路下約 2,000 平方公尺的空間增添繽紛色彩,讓這個被遺忘的城市空間再次復活。

蘇格蘭藝術家 Gabriella Marcella 用繪畫為安德斯頓火車站(An...
蘇格蘭藝術家 Gabriella Marcella 用繪畫為安德斯頓火車站(Anderston Station)注入了新的活力。 圖片來源: Bloomberg Philanthropies

除了傳統的公共空間元素外,Waterworks 還包括一個創新的雨水花園功能,從上方高速公路收集到的雨水將匯集到種植區,以支持本地物種並減少洪水和雨水徑流。

格拉斯哥將這種應對氣候變遷的方法納入瀝青藝術倡議項目,希望為其他城市帶來一些啟發。

 圖片來源: Bloomberg Philanthropies
圖片來源: Bloomberg Philanthropies

用藝術讓街道更安全

在倫敦,奈及利亞裔英國設計師 Yinka Ilori 使用充滿活力的色帶改造了 18 個行人穿越道,並作為 2021 年倫敦設計節的一部分。而在去年(2021年)英國主辦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 COP26 之際,這些項目是瀝青藝術倡議支持的國際城市中的幾個裝置之一,目的是鼓勵永續交通,並透過藝術的力量改造和振興公共空間。

 圖片來源: Bloomberg Philanthropies
圖片來源: Bloomberg Philanthropies

在改造計畫後,79% 的行人表示,這些色彩繽紛的人行道改善了當地的環境,並讓人們對街道改觀。與普通行人穿越道相比,超過一半的行人在穿越這些色彩繽紛的人行道時感到更安全。

瀝青藝術為灰黑且死氣沉沉的柏油路帶來了新的改變,為城市注入活力,同時提升城市美感,也帶給行人不同的步行體驗,並提升交通安全。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民報橘》(原文標題:【宜居城市改造新招數】讓這些國際城市的路口增添繽紛色彩,居然也有益於「拯救生命」?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公民報橘

《公民報橘》是一個所有公民都可以積極參與,並採取行動的網路環境,讓我們一起打造對我們與下一代而言,都更美好的台灣。

作者文章

荷蘭水上紙屋 (圖片來源:Wikkelboat)

海平面上升後-荷蘭「漂浮紙板屋」可能是未來住宅型態

2023/08/23
(圖片來源:Kevin Dahlman)

挪威奧斯陸「把街道還給市民」是城市首長使命!

2023/08/21
此款 APP 不但可以提醒用戶高溫警戒,還可以引導用戶到最近的涼爽區域。 (截圖...

最宜居城市怎麼迎戰溽暑!維也納App指引避暑去處、「酷船」戰酷熱

2023/08/17
法國里爾的長椅可以作為貯水設施 (圖片來源:transitionsaintmic...

歐洲創新長椅-有充電服務、消暑與儲水功能,還帶給市民更具吸引力的城市生活

2023/08/10
(圖片來源:Alamy)

爭取行的安全,荷蘭公民上街!翻轉汽車優先邏輯,成為今日自行車天堂

2023/06/26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想保護學童安全,也受夠了城市噪音和空污──柏林擴大行車「限速 30 公里」計畫!

2023/06/23

最新文章

人稱「少年阿公」的方子維與孩童一起於音樂米收穫祭割稻。 圖/音樂米企業社臉書提供

從1912年到今天!少年阿公帶外國遊客愛上宜蘭百年市場

2023/12/09
圖說/永齡基金會-永齡女力計畫攜手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新創團...

「永齡女力計畫-打造台灣職家女性生態圈 go action平台」正式上線!串連各界資源共創「台灣女力圖鑑」

2023/12/08
綠領職缺並非理工限定且前景看好,成為轉職的熱門行業。 圖/freepik

文科轉職起薪高5千 專家:綠領人才很缺 非理工生限定

2023/12/08
若無特別設定,蘋果的Siri、亞馬遜的Alexa還是Google的同名AI,他們...

《智慧妻子》:Siri和AI家電也需要女性主義嗎?

2023/12/08
立法院今日排審「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多個婦女性別團體發表聲明,有支持有反對。示...

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救少子化靠人工生殖法修法惹議

2023/12/07
早期屏東社頂部落進行第一批的夜間觀察導覽。 圖/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區林業中心提供

花20年投身《里山根經濟》 陳美惠︰社區生態旅遊現在正是時機

2023/12/0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