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全球擁有手機的人,比有馬桶的人還多...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我們都有一個根深柢固的觀念:伴隨著經濟成長,必定會消耗更多資源。然而本書作者發現兩者之間的關係正逐漸脫鉤。證據是自1970年代起,美國人口與經濟正向成長,但使用的資源逐年減少。此外,美國的空氣與水汙染逐漸降低,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減少,瀕臨危機的動物數量再度增加。這些現象不只發生於美國,其他國家也有同樣正面的轉變。

為什麼會有這種轉變?為什麼在經濟成長的同時,我們的環境汙染更少?耗費的資源更少?作者認為,一切都是「樂觀四騎士」在世界上馳騁的結果。


第一屆世界地球日以後,我們的消費與經濟開始廣泛而深入的去物質化,背後驅動力是樂觀四騎士:技術進步、資本主義、回應民意的政府,以及公眾意識。

它們也促使我們的生產方式發生正面的改變,這些改變包括不奴役人們或強奪他們的土地、終結工業化童工,以及救回許多瀕臨滅絕的物種,大大減少汙染。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新技術改變了我們的世界

2016年時,全球擁有手機的人比擁有馬桶的人還多,也比能夠取得自來水的人還多。2017年《經濟學人》(Economist)報導:「在非洲大部分地區,擁有手機的人比能夠取得電力的人還多,儘管有許多人得走很遠的路才收得到訊號,或是為手機充電。」

數位設備不僅快速普及,也變得更加精進。2018年時印度最多人使用的智慧型手機是Lyf Jio F90M,這款手機規格相當於蘋果公司2006年時,在美國銷售的MacBook主力產品。

擁有這種設備的人能用它來做的事情不只是通訊而已,他們可以用它做電腦運算,以及上網取得網路上由過去許多人免費提供的大量知識,不久之前還只有全球精英能享有這些能力。

現今許多世界上最貧窮、最脆弱的人都有取得資訊的管道,世界銀行估計,2016年時,全球人口有超過45%使用網路,全球所得最低的人口中有12%使用網路。我們希望這些比例可以再提高,歷史使我們有很大的信心可以實現,畢竟在2000年時,只有不到7%的全球人口(不論貧富)使用網路呢。

我相信,現今技術進步速度空前,新技術改造我們的世界,但不同的是,現在的改造速度快得令人暈眩。

資本主義:技術進步的好夥伴

技術進步和資本主義本來就是好夥伴,是利益的燃料與創造力之火的結合。科技分析師班尼迪克.伊凡斯(Benedict Evans)分析,這樣的合作關係在近年來如何成功的把行動通訊及電腦運算帶給世人。

伊凡斯總結技術進步與資本主義結合起來的重要性:「現在,地球80%至90%的人口在行動電話的覆蓋範圍之內,擁有電話的人數達50%,而且這個比例持續成長中。若電信業沒有民營化能做到嗎?絕對不可能。全球50億人擁有手機,25億人有智慧型手機,這樣巨大的成就主要是自由市場和無需獲得批准的創新所共同促成。」

回應民意的政府:更好地回應構想和有效能執行

專制政權也可能會回應人民的渴望,但是,它們在追求目標時,通常不怎麼理會公眾的意願。因此,全球各地威權主義式微和民主制度興盛是政府變得更願意回應民意的一個強烈訊號。

政治學家克里斯多福.法里斯(Christopher Fariss)及凱斯.施內肯柏格(Keith Schnakenberg)發展出一種「人權保護」評分,評量人民是否免於遭到政治壓迫、非法拘禁、嚴刑拷打與相關暴力對待。

他們發現,整體而言,2014年接受調查的國家當中,在人權保護上,做得比80%的個別國家在1949年至2014年間的表現還要好。

在我看來,全球人權保護評分的持續提高,顯示政府在回應民意的三種形式做得更好。

政府回應民意的三種方式,除了回應人民的意願,政府也可以回應好的構想(例如准許基因改造作物及嘉磷塞,採取行動限制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或是保護瀕臨滅絕的動物),以及有效能的執行以達成目標。

新公眾意識興起 解決全球問題

第一種公眾意識:認知到我們應該照顧彼此,照顧我們的星球,並且施行良好而有效的方法。史蒂芬.平克在《新啟蒙運動》中提出一個樂觀的論點:

圖/天下文化出版提供
圖/天下文化出版提供
我們有同情其他人的能力,因此,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同情圈從家庭與族群擴大至擁抱所有人類,尤其是理智驅使我們認知到,我們或同種族的人都應該受到幫助與支持。我們被推向世界主義:接受自己是世界公民。

第二種公眾意識:覺察到可以有效應付我們面臨的挑戰的方法。這大體而言是由教育驅動的進步。在這方面,發展趨勢同樣令人鼓舞。1980年時,全球15歲以上人口中有44%是文盲,到了2014年,這個比例已經降至15%以下。

因此,技術進步、資本主義、回應民意的政府,以及公眾意識,全都在近幾十年間強勁提升,幫助人類的消費去物質化、減少汙染及物種的枯竭,使我們在地球上踩踏的足跡變得更輕。

• 本文摘自:《以少創多:我們如何用更少的資源創造更多產出?》

• 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

• 出版日期:2020年7月

延伸閱讀

>>貨架上「故意設計來淘汰的產品」,你還是買了?

>>GDP成長放一邊-21世紀指南針「甜甜圈經濟學」

>>中年了...為了活下去,你願意住進車子裡嗎?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監獄收容人也愛「嚕貓」!桃園監獄認養2隻浪貓 用動物輔療陪伴情緒轉彎

監獄收容人也愛「嚕貓」!桃園監獄認養2隻浪貓 用動物輔療陪伴情緒轉彎

自然風向決定貧富?為什麼絕大多數城東地區都比較貧窮?

自然風向決定貧富?為什麼絕大多數城東地區都比較貧窮?

禁養令預告公布!農業部納管641種高風險動物 既有飼主需1年內申報備查

禁養令預告公布!農業部納管641種高風險動物 既有飼主需1年內申報備查

菸商瞄準年輕人...全球逾1500萬青少年使用電子菸 尼古丁成癮呈低齡化

菸商瞄準年輕人...全球逾1500萬青少年使用電子菸 尼古丁成癮呈低齡化

最新文章

史上最貴氣候大會?巴西COP30住宿短缺、房價飆漲數百美元 各國考慮缺席

史上最貴氣候大會?巴西COP30住宿短缺、房價飆漲數百美元 各國考慮缺席

生態平衡新藍圖!聯合國新指定26處生物圈保護區 涵蓋珊瑚、火山與海岸

生態平衡新藍圖!聯合國新指定26處生物圈保護區 涵蓋珊瑚、火山與海岸

OECD認證全球最過勞...調查:日本中小學教師每週工作逾52小時 工時蟬聯第一

OECD認證全球最過勞...調查:日本中小學教師每週工作逾52小時 工時蟬聯第一

南韓總統首度公開致歉!承認數十萬兒童海外收養弊端 構成「人權侵犯」

南韓總統首度公開致歉!承認數十萬兒童海外收養弊端 構成「人權侵犯」

日本農地購買潮...外國人去年購地面積相當於37座東京巨蛋 中國人最多數

日本農地購買潮...外國人去年購地面積相當於37座東京巨蛋 中國人最多數

沒有紅綠燈、不用電、事故很少!為何「萬事皆好」的圓環在日本不受歡迎?

沒有紅綠燈、不用電、事故很少!為何「萬事皆好」的圓環在日本不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