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疫情害NPO陷重災-敬邀各界撐傘,為前線擋風雨

2021/06/24 劉嫈楓

五月中旬,全台疫情急轉直下,短短一週內,全台宣佈三級警戒狀態。歷經一個月,全台灣按下暫停鍵,身居前線平日為兒少、弱勢、老人伸出援手的非營利組織,不僅協助對象遭遇困境,就連自身也成了「抗疫重災戶」。

致力協助非營利組織,共有267家的公益團體跟48家的社會企業加入的「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秘書長林依瑩憂心忡忡提出警示,並呼籲各界:在全台面臨疫情挑戰之時,NPO及所協助的弱勢族群,面對的難題此刻更加嚴峻,急需社會大眾伸出援手,一同渡過難關。

不少NPO服務的對象多屬於弱勢族群,平日透過機構服務,協助日常生活所需。 圖/f...
不少NPO服務的對象多屬於弱勢族群,平日透過機構服務,協助日常生活所需。 圖/freepik

抗疫升級服務不中斷 缺食物、缺電腦、缺防疫物資

首當其衝的就是抗疫物資大量缺乏。她表示,疫情急劇升溫後,多數的NPO仍必須持續維持營運,提供援助給不同對象。依舊得移動、接觸大量人群的NPO第一線人員,因為「口罩、面罩、防護衣、酒精、消毒用品」等抗疫物資的短缺,而陷於風險之中。

此外,不少NPO服務的對象多屬於弱勢族群,平日透過機構服務,協助日常生活所需。然而在疫情升溫後,受限於物流鏈中斷、外出採買不便,也使得機構內每天一日三餐飲食面臨斷炊危機,包括食物、蔬菜箱等日常所需生活的物品,成了最需要的緊急預備品。

不少兒少機構在教育部宣布全台停課後,平日安置於機構內的青少年學習場域,從學校轉移至家中,並轉為數位線上進行,更面臨數位設備、工具的缺乏。

服務弱勢陷困境 NPO也成疫情重災戶

更具挑戰的是,不光NPO所服務的對象在疫情之下面臨挑戰,NPO自身也成為重災戶。過往不少NPO機構,透過銷售各式產品的研發,像是烘焙品,或是家暴婦女的手作物品,作為營運費用的重要來源之一。

但飽受衝擊的社會大眾,面對未來不確定性,也出現消費緊縮,使得NPO銷售業績大幅下滑,面臨資金缺口。更嚴峻的是,受疫情影響,也使得民眾捐款意願大幅滑落,也為重返疫後新生活埋下隱憂。

「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秘書長林依瑩。 圖/自律聯盟提供
「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秘書長林依瑩。 圖/自律聯盟提供

此外,因疫情而衍生出的新問題,也持續發生。林依瑩表示,在此次全面抗疫警戒生活下,也使得NPO自身以及面對眾多對象、領域所推動的服務內容,面臨轉型挑戰。由於全面防疫,各個層面都被迫轉為數位線上化,不論數位硬體或是數位思維,都將成為NPO下一階段的「軟、硬」挑戰。

NPO於第一線服務內容,也因為疫情出現不同挑戰。以新竹行動早療協會為例,平日協助兒童進行職能、物理治療,多半仰賴職能物理治療師第一線到宅服務,現在都因為疫情而必須暫緩或減少次數。新竹行動早療協會因而開發出防疫遊戲包,代替親自到府,並維持早療兒童的服務,讓他們的身心功能不會退化。

不光在新竹行動早療協會,包含兒少、婦女、老人等各式領域的NPO都面臨類似困境,卻不見得每個機構都擁有提出替代選項的能力,如何在此刻受疫情衝擊,未來疫後新生活找尋應對和轉型模式,都將是NPO的重要議題。

>>【6/30 搶救前線 為弱勢撐傘】直播論壇!立即報名

延伸閱讀

>>TFT穩定教學網絡,為偏鄉加速!

>>幫國家撐起弱勢的NGO 成了疫情「紓困」局外人?

>>社工師全聯會/疫情下社工不能停,盼疫苗快來相挺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今年由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發起,集結Dentsu電通傳播...

地球解方年會即將展開! 召集人楊振甫:「永續下階段挑戰:突破創新,加速行動」

2023/04/12
布農族馬中原(左)與撒奇萊雅族陳志義(右),外人習慣稱他們小馬、小黑的二人返鄉期...

秘境古道探訪、多族歷史文化、故事人文體驗 永續旅遊潛力景點:花蓮磯崎

2023/02/10
茶籽堂創辦人趙文豪分享從地方開始,從人、物、產,打造出的理想永續藍圖。 圖/茶籽...

茶籽堂3.0/傳遞土地美好良善 趙文豪:新時代的品牌,不能獨善其身

2023/01/03
第二屆「台灣影響力投資論壇」昨(8)日舉辦,以「從 ESG 到影響力投資 - 用...

後COP27時代實現SDGs目標 打造影響力投資生態系

2022/12/09
《倡議+》展開循環會客室邀請台灣太古可口可樂公共事務、傳訊及可持續發展總監簡秀君...

【循環會客室】可口可樂X麥當勞:一趟從吃喝開始的永續減廢旅程(下)

2022/11/23
台灣太古可口可樂公共事務、傳訊及可持續發展總監簡秀君與麥當勞採購部資深經理廖喬偉...

【循環會客室】可口可樂X麥當勞:一趟從吃喝開始的永續減廢旅程(上)

2022/11/17

最新文章

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統...

油車再見!2022年全球電動車銷量破千萬輛

2023/06/04
過往理事會與歐洲議會達成協議的表決通常只是形式。歐洲媒體以這張照片說明德在禁售燃...

法國強推「粉紅氫」入法 歐盟提高再生能源占比進程陷僵局

2023/06/02
圖/pexels

《人選之人》性騷擾真實版! 面對色狼權力金鐘罩,我們「不要算了」好不好?

2023/06/01
海牙地方法院正式宣判殼牌控股母公司應於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至2019...

氣候訴訟衝擊股價! 英研究:公司價值平均下跌0.41%

2023/06/01
Seaweed Generation機器人AlgaRay的示意圖(黃色魟魚外型)...

大西洋馬尾藻失控成災 新創公司擬用機器人將海藻沉入海底固碳

2023/05/31
環保署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廢棄物清理法」修正,未來「廢清法」將更名為「資源循環促進...

將廢棄物視為資源!環保署將「廢清法」更名為「資源循環促進法」

2023/05/3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