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團聚的不吵架術-來吧!終結「長輩問題錦集」
過年到了,難得回家團聚,本是放鬆的美好假期,卻常常因為各種長輩、親戚的惱人問題,變成吵架、或壓抑怒火到煩躁不堪。到底為什麼,長輩都愛問這些「不中聽」的話?他們難道沒別的可講了嗎?
每次好想「怒回」關你什麼事,但又不想在大過年傷了和氣...。在吵架和溜走之餘,究竟有沒有更好的做法?
其實,這個難解議題可以從兩個層面來拆解,第一層是「理解對方」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為什麼腦袋想的和你差那麼多;接著,第二層則可以用「好好說話術」搭起彼此間有效溝通的橋梁。
為什麼他總問這些話題?正視你們雙向互動的習慣養成
納悶「對方難道沒有別的話題了嗎」,聽都聽膩了,他怎麼還沒問膩?值得注意的是,他可能真的沒別的話題!因為人和人之間,可能已不自覺被僵化固定的互動模式框限住。
讓我們從常用來剖析家人互動樣貌的「家庭系統理論」來看,人和人之間會形成一個個小圈圈,而小圈圈之間也會彼此影響。重要的是,每個小圈圈的互動模式,都是彼此雙向建構出來的。
也就是說,當要解決長輩總是問尷尬話題的窘境,除了期待長輩自己突然頓悟、不要再問(基本上不太可能)之外,我們更需要重視:自己能為彼此的互動習慣帶來什麼改變。值得慶幸的是,很多研究都發現,當一個人開始改變,是真的會自然引發對方的改變,藉以開啟正向循環。
延伸閱讀:我們的關係,還有沒有救?
他想的總和我不一樣?不是他愛找麻煩
很多人喜歡和同輩一起聊天,話題充滿共鳴;不喜歡長輩的話題,覺得觀點和自己差太遠。不過,到底是什麼魔力,使得家人彷彿是來自不同星球的人?
這可以先從「生長背景」來理解,不同世代的人歷經不同的社會文化、流行審美。例如,現在常討論的同志議題,在過去真的是「禁忌」,長輩一時無法接受也好像情有可原;現在看來很「土」的配色花紋,可能是阿嬤青春年華的「流行」。
從「生命發展階段」理論來看,20-30歲左右的「成年初期」年輕人,可能處於探索自己適合怎樣的人、嘗試親密關係的階段;年屆50的「成年晚期」叔叔阿姨邁向穩定,重視工作薪資等生產力、為家添光傳承;60-70歲以上的阿公阿嬤開始說起人生大道理、進行生命統整,不同年紀的人生活重心自然大不相同。
不同世代、不同階段,都讓我們喜好、觀念不同,也讓我們重視的事情及意義不同,或許不必彼此認同,但也不必逼彼此想得一樣,重要的是我們相互理解和尊重。
過年真的好煩!回家練習「相依獨立」三步驟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要情緒勒索...成為近年熱門話題,某種程度代表著我們正從過往重視「關係」的華人文化,開始加入更重視「個人」的西方文化。在這樣的變化過渡之下,也許不能再用過往華人「重視家族那套」,但也不適合把西方那套原封不動拿過來實踐。
於是,台灣有心理學家將西方「界限、獨立」的相關研究,進行「本土化」再研究,提出最適合華人的「相依獨立」!簡單來說,就是彼此有自主空間、有各自飛的自由,但也能彼此依靠,需要彼此的忠誠、信任,也有助於提升個人內在認知與能力。要達到「相依獨立」需要「覺察、發聲、讀境揣摩」三步驟,並結合有效溝通的技巧,我們試著做做看:
Step1覺察-練習同理
真正的心理獨立,其實需要先對於「自己和家」的關係狀態有所意識,理解、覺察家人某些行為背後的故事與不得已。因此我們需要練習「同理」,試著完全把自己當作對方、想像自己就穿著對方的鞋子、經歷對方所經歷的故事。不知從何開始時,不妨從上述提到的雙向互動習慣、生活背景、生命階段開始。
Step2發聲-使用「三明治溝通」或「我訊息」好好說話術
說出自己的想法是讓自己真正從關係中「勇敢長出來」且「被家人看見」,一味憋著可能會讓關係越趨冷漠疏離,需要透過對話來,進一步促進彼此理解。
用(尷尬)不失禮貌的「我訊息」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又不會攻擊到對方。或使用「三明治說話術」,講出想表達的意見,又可以藉由前後好聽的話包夾,讓對方聽得順耳、也比較嚥得下去。
Step3讀境揣摩-開啟真正有助於關係的話題
讀境揣摩這個詞,簡單來說就是重新理解家人的故事,看見幾十年來累積的「故事脈絡」。對「我家之所以長這樣」的情境有完整解讀,內心也就自然能夠與原生家庭和解。
重新理解家人故事,若從「不尷尬、有助於關係」的話題開始,或藉由媒材工具開口,能降低開始改變的門檻難度。可以試著從彼此的生活小習慣,想去哪裡玩開始聊、看什麼電影,也可以分享彼此過去的故事,挑自己開得了口的話題開始說,就是促進對話的契機。
因為是家人,值得我們再給彼此一次機會,在同理與好好說話的基礎上,從自身開始解開「家」鎖,讓過年不再成為尷尬惱人問題的惡夢深淵。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