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疫情蔓延全球!反而看見社創「打群架」能量

2020/05/13 優樂地永續執行長/蔡承璋(倡議專欄)

奇翼醫電開發「群組即時遠距健康照護平台」。 圖/國立交通大學提供
奇翼醫電開發「群組即時遠距健康照護平台」。 圖/國立交通大學提供

新冠肺炎疫情在台灣漸露緩和趨勢,這一路走來,不僅看見全民團結配合防疫的努力,更看到許多跨域合作的社會創新亮點,如「居家定位系統」、「口罩販賣機」、「群組即時遠距健康照護平台」等服務,讓台灣展現領先各國的防疫成效。

不只疫情議題,面對越來越多的重大危機,如氣候緊急狀態、青年低薪、高齡化社會等永續發展議題,都不是單一產業或是組織能解決的問題。跨域合作的社會創新,擴大專案影響力,找出更有效率,真正解決社會問題的解方,已成為國際新顯學。

社會創新在危機時刻 更能展現最佳解方

不只台灣,遠在南美洲的巴拉圭也出現政府、NPO跨域合作的動人案例。巴拉圭基金會長期以「自給自足學校」模式,透過培訓金融知識與創業知識專案,提供當地貧困青年或最弱勢族群小額信貸。

在疫情期間,該專案轉為培力公衛教育以及辨識假新聞,提升國家的防疫能量。我國的國合會,更與巴拉圭基金會跨國合作,至今已貸款3,500家鄉村銀行以及7萬家微型企業。除此之外,還有更多如遠程醫療服務、第一線社區照護以及創立小額貸款或紓困方案等社會創新專案,在世界各地發生中。

從這些例子不難看出,當政府、企業與非營利組織或社會創新組織,在關注共同議題下,進行跨域合作,發揮共好價值,除了能有效因應風險危機,更能共創永續創新的生態圈,提升未來的生活品質與價值。

創新者改善全球超過190個國家6.22億人的生活。 圖/Schwab Found...
創新者改善全球超過190個國家6.22億人的生活。 圖/Schwab Foundation「2020 Impact Report」,優樂地永續翻譯繪製。

跨域合作的社會創新專案 加速在2030年前實現SDGs

根據施瓦布社會企業家基金會(Schwab Foundation)在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0影響力報告」指出,全球190個國家社會創新者已經改善超過6.22億人的生活。

這些社會創新包括透過商業模式,貸款67億美元改善當地生計,並減少1.9億噸二氧化碳;改善2.26億兒童與青少年教育;改善1億人獲得能源供給;推動專案讓2,500萬社會弱勢者融入社會生活。

報告中特別呼籲,應將SDGs作為全球統一的永續語言,才能串連不同組織建立一致的專案目標。另外,重大的社會議題往往涵蓋多個永續目標,甚至有未涵蓋到的問題,必須確保滿足各類利害關係人,如員工、客戶、供應商、當地社區環境的不同需求。

社會創新亮點專案的四大特點

優樂地長期擔任中小企業處輔導顧問與社會創新業師,觀察到成功的社會創新專案,有幾個特點,一是利害關係人關注的社會議題,企業更願意投入,以展現社會影響力。二是社會創新組織要永續經營,首先要培力建構永續知識,才能與政府、企業有共同的永續語言,展開跨域合作。三是永續專案,不能只想「獨善其身」,應該透過夥伴關係來擴大規模與影響力。最後,當永續專案不只是專案,而是創新的商業模式時,更能長期推動,吸納更多資源,創造更大的影響力。

舉例來說,以「台灣藍鵲茶」、「苗栗石虎米」聞名的八百金公司,從關注棲地保育議題,與在地茶農、企業多方合作,成功建構自身的品牌價值,同時達到流域收復的環境理念。為了進一步擴大影響力,又攜手優樂地結合「永續旅遊」模式,推動茶學小旅行,將永續理念推廣給更多利害關係人。

苗栗縣小農展示石虎米和石虎黃豆。 圖/張雅婷攝影
苗栗縣小農展示石虎米和石虎黃豆。 圖/張雅婷攝影

台大伴手禮,台灣藍鵲茶。 圖/高彬原攝影
台大伴手禮,台灣藍鵲茶。 圖/高彬原攝影

永續培力三部曲 加速社會創新規模

政府推動社會創新多年,其中衛生福利部社會家庭署在社福領域指導已久,發現社福組織有強烈的社會議題意識與行動力,但缺乏轉型成具永續商業模式組織的能力。

在2019年透過優樂地辦理的「相揪來社計 共創永續力」計畫,成功協助60位來自不同社福與社創組織的夥伴、3家國內大型企業10多位業師,共同進行永續培力與跨域專案發想,發展出創新的永續專案。

今年更將透過學習型競賽,設立「永續in power社會創新大賞」,希望協助各類非營利組織、社會創新組織建構完整的永續力,藉由永續培力、展開跨域合作和建構永續生態圈的三部曲,讓優秀的永續專案加速規模化。同時,為數眾多的社會創新組織也能在改善社會議題的同時,從核心競爭力出發,發揮自身特質實踐永續發展目標(SDGs),進而打造亮眼的永續專案。

社會問題真正要解決,需要SDG17所倡議的「夥伴關係」。優樂地在陪伴企業、社會創新組織的過程中,致力於走出永續的同溫層,以滿足社會需求與永續趨勢為導向,串連各界形成永續生態圈。藉由這次疫情,我們再次看見「打群架」的能量,永續議題更需要你我共同跨域合作!

延伸閱讀

>>迎向高風險世界 如何培育「永續青年」為未來加值

>>唐鳳加持社會創新 「在1.5米社交距離,填入創新」

>>社會大實驗/保育混搭農業!在田裡養出了「台灣黑熊」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蔡承璋

蔡承璋,20年前斜槓人生的大叔代表,同時擁有工程、傳播、與商學院背景;經歷過旅遊、飯店、餐飲、金融等不同的產業,擔任過業務、公關、行銷等職務。人生中跟過兩位職場教父級人物,至今保持追夢的熱情,為了「讓永續不該是有門檻的事」,以及「創造永續經營的無限可能」,此刻正帶領團隊開創一條永續創新的道路。

作者文章

2022年全世界都在討論減碳議題,不僅國際間開始研擬碳關稅規範,台灣也正式宣布2...

碳盤查之後呢?-4步驟將「減碳」落實於企業日常

2022/08/05
圖/unsplash

打樁企業倫理-「經損vs.員工健康」公司選哪個?

2021/07/14
企業經營不僅要有好產品,消費者也越來越重視企業形象、經營者的品德,以及在環境與社...

中小企業注意!永續不再只是加分題,而是決勝點

2021/02/24
小村子舉辦各種活動,好比藉由小野人PG(play group),媽媽為孩子找玩伴...

職場平權-「全職媽媽」重返職場的路有多遠?

2020/11/11
永續金融除了引導金融市場對氣候變遷風險採取應變行動,也可因此而掌握商機強化市場競...

永續力決定融資力-從「永續金融」拉動企業永續

2020/09/16
有效的永續管理對於旅遊業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圖/pixabay

口號落地執行-旅行即將啟程,透過系統實現永續

2020/08/20

最新文章

圖/freepik

GreenBiz 報告:2023全球綠色發展10大趨勢出爐!

2023/05/29
電器產品維修不易而且價格高,讓許多消費者轉而購買較廉價的新品。 圖片來源:Max...

奧地利鼓勵物品「能修就修」 一年發出56萬張維修券反應熱烈

2023/05/29
環保署今年初公布老舊車輛汰舊換新減量效益補助及媒合作業辦法,補助汰換車齡10年以...

汰換老車!加碼減碳空汙獎勵 最高可領1.9萬

2023/05/27
為防止企業「漂綠」,環保署採行2措施防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氣候變遷法上路!環保署提出2措施把關「漂綠」疑慮

2023/05/26
此次修法迎來不少進展,納入「事前防範」精神,包含開徵海洋污染防治費、加重違法污染...

《海污法》三讀通過 污染海洋最高可罰1億元

2023/05/26
法國已禁止部分國內短程航線。只要兩地之間的旅程能靠火車在2.5小時內完成,相關航...

法國禁止「短程航線」!2.5小時內可靠火車完成的航線不准飛

2023/05/2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