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跟街頭...她選後者「流浪這10年,是最自由的時刻」
位於萬華的「人生百味」,為協助無家者,在現任監察院副院長孫大川的建議下,和具有相同理念、分別針對不同對象、做不同形式組織的團體們,包括芒草心慈善協會、台灣社區實踐協會、慕哲人社、台灣勞工陣線、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等8個非營利組織,組成「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期望透過行動與倡議的方式,讓社會大眾關注貧窮議題。
「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以下簡稱窮學盟)」透過組織串連、記錄和倡議行動,以文字與影像等形式,記錄貧窮者的生活;與弱勢服務及倡議團體串連合作,共同針對貧窮的議題進行論述,交換經驗,凝聚倡議的聲量。每年更在「世界拒絕赤貧日」,舉辦「貧窮人的台北」系列活動,提醒大眾關注貧窮的存在。
看見貧窮 才能解決問題
窮學盟的組成,在於這群一線工作者在推動扶貧工作時,發現多數人對於「貧窮的狀態」缺少完整的認識。大眾許多人會誤解,貧窮的造成是因為不夠努力,卻忽略了貧窮發生的本質,可能是源自於社會結構的不公平或是其他問題。窮學盟認為,社會需要先看見這些貧窮者背後的原因,才能一起面對貧窮這個社會問題。
2017年窮學盟組成開辦了一系列活動,其中包括夜宿,實際體驗無家者餐風露宿的生活。還有特展、影像、故事劇場、實境遊戲、記錄片放映等,用不同的載體或形式,表現時常出現在我們身邊,但經常被視而不見的「貧窮生態」。
連續3年下來,「貧窮人的台北」表現方式越來越多元,也越來越有趣。譬如即興劇場,用展覽主角的故事,與觀眾產生共鳴。以及規劃出37條路線,讓120名經過書寫培訓的公民,走進台北市區裡的角落與空間,直接和貧窮者對話,交換不同生命值。
人生百味的創辦人之一,同時也是窮學盟的發起者巫彥德認為,我們都難以掌握貧窮問題的全貌,因此唯一的策略便是行動,「即便微小,但是具體。」而窮學盟所做的就是要讓社會大眾認識貧窮真實的樣子,以減少對於貧窮的歧視與壓迫。
向貧窮者學習 究竟學什麼?
既然是「向貧窮者學習」,那麼要學習什麼呢?
同樣也是人生百味的創辦人及窮學盟的發起者之一的朱冠蓁笑說,一開始聯盟成立的時候,就針對這個問題熱烈的討論過,但由於各個組織所從事的工作項目和服務對象不同,彼此有不同見解,所以到最後,沒有一個定論。
但是朱冠蓁認為,這正是社會團體、倡議團體可貴且有趣的地方,觀念相同,但有各種意見併陳。以她自己來說,她覺得自己透過貧窮者學習到看待事情時,要找尋到不同的視角。
朱冠蓁分享了一位秋菊阿姨的故事。秋菊阿姨年少時就背負起全家的家計,22歲芳華被父親許配給一位只見過一面的男子。婚後,在丈夫的家暴下,她仍然得擔負家中經濟的重擔,一直到身心俱疲,她離開了所謂的「家」,流浪街頭。
但今年60歲的秋菊阿姨說到,「流浪的這10年,卻是她(人生中)最自由的時刻。」
朱冠蓁反思,為何無家者的境況,卻是他們認為最自在的。顯然在既定的社會印象中,有太多我們看不見的問題。尤其當社會看待貧窮時,時常「指教」先於「理解」。找份工作、穩定勞動、儲蓄、建立家庭,這看似通順、合理的脫貧路徑,卻並非往往是直線。許多人在轉折點跌倒而不小心走入岔路;更甚者,在做出選擇的時候,往往是沒有選擇的選擇,以致於惡性循環,無法脫貧。
「最難的不是答案,而是理解。」巫彥德說。社會上多數對於貧窮者給予一些「直接」的物質幫助,而很少去反思為何他們會變成貧窮者,又,或者從貧窮者的角度去看照,真正理解他們的所需。
朱冠蓁認為,「我們能為他們(無家者)做的,就是陪伴。」譬如幫他們找租房屋、找工作,陪他們去看房子、去應徵工作、填寫申請表單等等。「這些都是舉手就可以做到的事情,但對他們來說,卻是及時的幫助。」
窮學盟的文案上寫著:陪伴與記錄是一條通往溫柔理解的漫漫長路。巫彥德說:「我們相信,這個社會有善待人的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有善待人的能力。」
朱冠蓁補充,「貧窮的組成,不論是道德說、結構說,或者是疾病說,其實都缺少了一個觀點,就是從貧窮者自身。」她希望有一天,社會不會以主事者(權威者)的角度來看他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開始用理解的眼光,看待街頭上這些無家者,進而逐漸擴散、厚植貧窮議題,為他們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