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組團 「原寶三」 返鄉找回部落連結

運用月桃編織技術,以部落傳統故事為發想主題,設計手工藝商品,藉此發展部落文創事業。 圖/修瑞瑩攝影
運用月桃編織技術,以部落傳統故事為發想主題,設計手工藝商品,藉此發展部落文創事業。 圖/修瑞瑩攝影

在全球化及資訊科技發展下,人口迅速往都會流動,為協助青年投入在地產業、發展社區,教育部青年署108年持續辦理「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

今年為協助原住民青年找到重返部落的道路,針對團隊成員比例1/2以上為原住民者,加額提供行動金。有許多原住民青年自發性的組成團隊,有的在都市中重現祖先的生活智慧,延續部落精神,有的則是回到部落,以傳統文化及技術傳承部落技藝。

新北市汐止樟樹原都聚落的阿美族青年組成的「原寶三」團隊,他們與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以原住民所食用的野菜、耆老講述的傳說故事等,結合原住民母語,並以原民日常生活事物,如打獵、唱歌、祭典等,設計幼兒原民文化課程,期待從小培養原民孩童對自我族群文化的認同。

設計原民文化課程,介紹原民食用飲食型態,讓族人從日常認識自身文化。 圖/Pixabay
設計原民文化課程,介紹原民食用飲食型態,讓族人從日常認識自身文化。 圖/Pixabay

屏東泰武鄉佳平部落排灣族青年組成的「佳平女青年團」團隊,運用月桃編織技術,以部落傳統故事為發想主題,設計手工藝商品,藉此發展部落文創事業,期盼透過計畫的執行,提升女性青年在部落的地位,尋找回鄉創生的可能性。

教育部青年署表示,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自95年起,已在全國各地累積超過4百個精彩獨特的社區行動故事。今年為協助原住民青年找到重返部落的道路,計畫也針對提案行動地點屬國發會地方創生優先推動鄉鎮地區(包含55個原鄉)或團隊成員比例1/2以上為原住民者,加額提供行動金。

青年署說,這次入選的37個行動團隊中,就有7組原民團隊,有在都市落地生根的原住民,持續傳承原民文化,也有嘗試返鄉發展,以傳統工藝技術,振興原民文化產業的青年團隊。除了行動金的支持外,青年署也安排業師提供諮詢輔導,協助入選的行動團隊面對執行的困難及挑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荷蘭如何從過去「人人瘋買車」,走到如今「人人自行車」的時代?

荷蘭如何從過去「人人瘋買車」,走到如今「人人自行車」的時代?

風災後都變垃圾?光電板成燙手山芋 環境部:未來大型案場須提抗災計畫

風災後都變垃圾?光電板成燙手山芋 環境部:未來大型案場須提抗災計畫

光電成本比他國貴20%!義大利綠色轉型卡關 恐難達歐盟2030減碳目標

光電成本比他國貴20%!義大利綠色轉型卡關 恐難達歐盟2030減碳目標

全台首創青年探索行動計畫:75位青年透過「流浪旅行」,在城市探索中看見自我的光芒

全台首創青年探索行動計畫:75位青年透過「流浪旅行」,在城市探索中看見自我的光芒

最新文章

海上也應該要有交通規則?繼小琉球、八斗子 龍洞也爆漁船、潛水客界線衝突

海上也應該要有交通規則?繼小琉球、八斗子 龍洞也爆漁船、潛水客界線衝突

農村「移居實驗」是什麼?Y世代不會種田 為何還東漂、前進玉里短居?

農村「移居實驗」是什麼?Y世代不會種田 為何還東漂、前進玉里短居?

孤獨死解方?小鎮醫師推「社會處方箋」打造失智友善社區

孤獨死解方?小鎮醫師推「社會處方箋」打造失智友善社區

漁村觀光讓身體也記得?遊客如何跳脫行銷框架 創造獨一無二的記憶?

漁村觀光讓身體也記得?遊客如何跳脫行銷框架 創造獨一無二的記憶?

吃一口有故事的海鮮!解密台灣漁村觀光「地方感」打造術

吃一口有故事的海鮮!解密台灣漁村觀光「地方感」打造術

全員逃走中真實上演!京都觀光過熱 年輕人紛紛「脫京」已蟬聯14年遷出冠軍

全員逃走中真實上演!京都觀光過熱 年輕人紛紛「脫京」已蟬聯14年遷出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