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工廠內熱舞+創作 盼台灣紡織盛世再起

2019/02/14 謝宜婷

新北市新莊一帶有許多紡織工廠,上下游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走進工廠裡,看到的師傅是60歲上下的爺爺奶奶們,但是在巧欣針織社,卻有幾個年輕人正睜大眼睛,認真觀察五顏六色的毛線如何從機台來回的交織變成一條有花色獨特的圍巾。老師傅細心地指導大家如何操作機器,年輕人目不轉睛地看著教學示範,驚嘆著配色與力道造成的差異。學員們的驚喜與師傅不時的幽默,讓整個空間充滿著笑聲。

在工廠的角落,有一個女孩觀察著大家,並不時提醒著所有人時間,她是陳思穎,巧欣針織社的第二代。前年從英國留學回來後,就開始了Factory NextGen的計畫,主要有三大部分:「職人課程」、「職人培訓」與「商品開發」。

0
老師傅細心地指導大家如何操作機器,年輕人目不轉睛地看著教學示範,驚嘆著配色與力道造成的差異。 記者謝宜婷/攝影

老師傅化身老師,青少年在紡織機旁跳熱舞

「職人課程」是開放給民眾的針織課程,由老師傅們教導學生如何勾針繡補、織圍巾。但是老師傅通常針織技藝高強,卻不是個會教學的老師,於是「職人培訓」就教導工廠的老師傅們如何表達,讓他們能夠與學生達到有效的溝通。「商品開發」則是販售毛線製的配件,像是手提包與環保杯袋,這個部分的收入得以讓工廠在接單淡季時維持生存。

0
為了讓更多年輕人認識紡織,陳思穎舉辦營隊,邀請高中職學生及老師到工廠參觀、體驗,想了解年輕人對紡織廠的看法。 記者張瀞文/攝影

其中職人課程還特別規劃了給青少年的營隊,Factory NextGen邀請高中職學生進入工廠,參觀紡織品的製造流程、親手體驗紡織技術並在營隊時間最後寫下對紡織廠的看法。如果學生在營隊結束後,對紡織廠產生興趣,就可以用自己擅長的方式來說工廠的故事。例如熱舞社的學生在紡織機台旁跳舞、愛寫作的學生採訪職人與工廠的故事、愛藝術的人用毛線和布料創作,不同天賦的孩子都在這裡找到發揮的舞台。

回想起計畫的開始,陳思穎笑著說:「我要很誠實地說,怎麼走到這一步我都不知道。」當時赴英國攻讀碩士,主修服務設計(service design),只是因為過去常在工作中聽到老闆提到相關概念,加上家裡紡織廠正面臨結束危機,於是決定以製造業為論文研究主題。

碩士的第一年,陳思穎做田野調查,訪問了紡織產業的工廠及相關利益者,還有連結產學兩端的教育部,才發現紡織業的沒落不能只歸因於時代變遷,還有技藝的世代斷層。這個發現在她的心中萌芽,一直到畢業前夕,許多人鼓勵她繼續發展以紡織業為主題的畢業製作,她才走上了這趟充滿意外的旅程。

打開門讓年輕人看見紡織廠與自己的天賦

有一次的工作坊中,陳思穎認識她喚作「阿妹仔」的年輕女孩。那個工作坊是阿妹仔刺勾針繡補的初體驗,一試就深深著迷,身為新莊在地人,她驚訝地說:「我不知道新莊還有這個工廠耶!」

原本就對編織就有興趣的她,熱情地問著陳思穎:「你們有沒有缺人?」不過陳思穎不打算徵義工,婉拒了那位阿妹仔。但是阿妹仔沒有放棄,「她自己跑來問我爸,可不可以協調一下?」於是,阿妹仔現在成為團隊的一份子,會在周末有課程的日子來協助課程。

幾次工作坊,加上這件事,陳思穎深刻體會到「不是沒有人要學(紡織),而是我們根沒本沒有把門打開!」從小在紡織廠長大的她,常常會聽到老一輩感嘆年輕人不想學,但是陳思穎發現事實是「沒有年輕人想學是他們說的啊,他們說沒有人,但重點是年輕人根本就不知道。」

0
紡織業的沒落不能只歸因於時代變遷,還有技藝的世代斷層。 記者張瀞文/攝影

為了讓更多年輕人認識紡織,陳思穎舉辦營隊,邀請高中職學生及老師到工廠參觀、體驗,想了解年輕人對紡織廠的看法。很多學生反應都很熱烈,提出了各式的問題:「這個阿姨的工資多少錢?」、「這個賣出去多少錢?」犀利的問題。

在互動過程中,學生也透露心聲,「我們國中讀了3年,然後就被貼上一個標籤,然後被決定了我是個什麼樣子的人。」曾經在高中實習,站在教育第一線的陳思穎,能夠理解學生的無奈,而這也加強了她持續這個計畫的動力。透過營隊體驗,她認為學生可以發現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即使最後學生決定再也不要做紡織了,那也是很棒的探索。」她眼神堅定地說著。

連結不同的世代是陳思穎計畫的重要理念,從計畫名稱Factory NextGen就可以看出。過往的經驗告訴陳思穎,要讓老一輩改變很困難,他們總認為年輕人不想學紡織、他們也不會主動接單,只是被動等著大廠發案子。然而,年輕的一代即便對紡織業有好奇,也缺企畫及組織的能力,陳思穎及她的團隊因此扮演中介者,帶領年輕人認識紡織產業及技術。

同時,她也希望這個計畫能幫助那些不被看見的孩子重新定義自己,她真心希望「教育是要培養每個人應該有的價值,然後用他喜歡的方式。」

他人意外的回饋帶來新的眼光

帶領年輕學生認識紡織的過程中,陳思穎從學生對工廠印象的回答,看見了很多過去沒發現的新奇,有學生覺得工廠跟家的環境融合在一起很酷,也有學生覺得跟老師傅互動的過程很有趣,例如老師提到「同學們,衣服分為前、後片……」,馬上就會有人提問:「什麼厚片?吐司厚片?」

從別人的眼睛,陳思穎發現從小習以為常的生活原來這麼特別,也因此看見工廠與職人的價值。

意外的收穫不僅於此,有一次陳思穎回母校擺攤展示Facotry NextGen作品時,一個泰國男子在攤位前站了好久,後來他表示自己是一位講師,也對自己國家的紡織業感到憂心,泰國目前正面臨工資上漲的問題,加上人力費用更便宜的緬甸崛起,國內紡織業需要尋求另一條出路。當他看到陳思穎的計畫,像是被鼓舞,紡織業真的有另一條路。

除了面臨相同困境的外國人,有一些工廠二代也透過臉書向陳思穎的團隊表達贊同,順便吐露心聲,描述自己家的工廠也面臨收廠的危機,身為二代的他們在過程中受了不少煎熬。即使不是紡織業圈內的人,有些民眾偶然在網路看見這個計畫,也會傳訊息給該團隊,單純地表達感動。

參加國際競賽,讓台灣被看見

談到Factory NextGen的未來時,陳思穎目前其實也沒有明確的方向,但是有一件事是確定的,她都用工作坊來驗證計畫的方向是否正確。每次工作坊時間2個小時,前40分鐘參觀工廠、中間40分鐘動手體驗、最後40分鐘利用便利貼回答陳思穎的提問,例如:「工廠酷不酷?」蒐集完大家意見後,接著進行分析,然後再調整計畫方向。

0
工廠內五顏六色的毛線。 記者張瀞文/攝影

陳思穎笑著說:「這個計畫是大家的」,除了參觀者的回饋,陳思穎還因為這個計畫認識了一些老師和同樣做服務設計的朋友,他們的意見及專業,也是計畫的重要資源。

陳思穎補充,她希望在這個計畫第4年時,以企業的形式再參加一個國際競賽。一方面是因為獲得比賽認證後,執行計畫時會更有說服力,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她希望台灣的紡織能被世界看到。她回想過去參加海外競賽時,雖然這個計畫只是入選,但是看到台灣紡織廠的圖案出現在超大的螢幕時,她覺得很驕傲。

她也思考過創立自己的品牌。當工廠處在接單淡季,自創品牌的紡織配件就可以填補代工時的空缺,同時也可以讓下一代看見紡織的多樣性,刺激他們對這個產業的想像,陳思穎希望下一代可以跳脫「我們只能做這個」的局限想法。

Factory NextGen計畫的成長過程就像是一場充滿意外收穫的冒險,一開始陳思穎並沒有要刻意尋求解答,無論是紡織業的沒落或是教育現場的困境。

然而,在一次次的嘗試中,她看見了計畫與不同生命碰撞產生的火花,年輕的靈魂在工廠裡找到發揮的自由,異地的朋友在展示攤位看見希望,就連陳思穎自己也在計畫中看見了問題出口,即使未來方向還不明確,但是她始終相信「如果現在不做,未來的年輕人會更辛苦」,為了下一代年輕人,也為了未來的台灣。

0
紡織業的沒落不能只歸因於時代變遷,還有技藝的世代斷層。 記者張瀞文/攝影


【Factory NextGen】

是一個以數位導入,將跨世代工作營與服務設計引入小工廠的社會企業,專注在連結工廠外的年輕學子與工廠內的老職人們,讓不同領域的人才針對工廠議題,提出討論並執行,並讓台灣製造持續延續。想知道工廠內的故事,請見:http://www.factorynextgen.com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推薦閱讀

台灣巧克力新商機 「屏東可可」全面出擊

每一回的遠遊,都是一趟保種的旅程

賣書不如賣咖啡 出版寒冬都是大眾不讀書害的?

作者文章

紡織業的沒落不能只歸因於時代變遷,還有技藝的世代斷層。 記者張瀞文/攝影

他們在工廠內熱舞+創作 盼台灣紡織盛世再起

2019/02/14
搖滾爺奶說故事。圖/報系資料照

「不是變老而是繼續長大」 搖滾爺奶成說書人

2018/12/17

最新文章

超長加班、隱形加班,是上班族普遍面臨的問題。 圖/新華社

勞動節快樂嗎?調查:台灣平均工時9.6小時 破5成打卡完再加班

2024/04/26
我們用不著現今的高生產率,即可讓全世界的人民享有良好的生活水準。 圖/freep...

不努力也能過好生活!遵守「成長的極限」反而走更遠

2024/04/26
圖/臺銀人壽 提供

信賴跨越世代 臺銀人壽貼心傳愛 用永續撐地球

2024/04/26
圖說/日月光投控擁有全台灣唯4的「燈塔工廠」,更打造出全球第一座鑽石級低碳封測廠...

年霸榜永續模範生!日月光「4支箭」加速永續共好未來

2024/04/25
高達七成五上班族想要投入ESG相關工作,認為不但薪資高,且發展潛力大。 圖/sh...

職缺2年增4000筆!7成5上班族看好ESG工作

2024/04/25
2024年4月21日的一級方程式賽車(Formula One,F1)大賽。 圖/...

F1拚2030淨零!賽車排放量佔不到1% 更多來自物流和賽道

2024/04/2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