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漫長的告別 從主播安樂死探善終之路

2018/06/07 李妍潔

前體育主播傅達仁預定於台灣時間今天(7)下午5時於瑞士「尊嚴」機構(DIGNITAS - To live with dignity - To die with dignity)尋求「協助自殺」(Assisted suicide),在台灣一般的討論中,大眾多以「安樂死」稱之,因而此事也讓安樂死議題再度引發討論。

安樂死是自殺?全球僅4國合法

「安樂死」(Euthanasia)一辭源自希臘文,意指「好的、和緩的死亡」,在操作上,以結束生命的手段差別而言,可分為「積極安樂死」、「消極安樂死」與「協助自殺」,傅達仁在瑞士將採取的即為在旁人協助下,親自替自己結束生命的「協助自殺」。

嚴格的「安樂死」定義所指涉的是「積極安樂死」,即由醫護人員主動採取相應措施結束生命,而這也是一般大眾所認知的「安樂死」,在醫療、道德與法律的層面上有諸多爭議,目前全世界只有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與哥倫比亞能合法執行。


「積極安樂死」(Active euthanasia)

說明:醫護人員主動採取手段為病人結束生命

合法國家: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哥倫比亞

「消極安樂死」(Passive euthanasia)

說明:醫護人員不採取積極醫療作為,使其自然死亡

合法國家:英國、愛爾蘭、芬蘭、挪威、法國、西班牙、奧地利、希臘、丹麥、瑞典

「協助自殺」(Assisted suicide/ Physician assisted suicide)

說明:旁人協助提供必要器材,由病人自己結束生命

合法國家:德國、瑞士、美國部分州、加拿大、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2019年6月生效)


安樂死爭議著名案例

台灣 植物人王曉民

1963年,17歲的王曉民為一場車禍成為植物人,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當時高二的王曉民原本是學校的樂儀隊指揮,因為騎腳踏車遭計程車追撞造成腦死,從此靠機器維生長達47年,直到2010年逝世。

事發之後,王曉民父母傾盡全力照顧她,在漫長的照護中,母親擔心身後無人能照顧王曉民,從1982年起便開始向政府陳情,希望能讓愛女安樂死,直到她與丈夫相繼病倒離世。

美國 植物人特麗

1990年,美國的特麗‧夏沃(Terri Schiavo)因心臟停止導致大腦缺氧,獲救之後成了植物人。1998年,作為照護者的丈夫請求法院讓特麗執行安樂死,從此與特麗的父母展開7年訴訟。

此事引起美國社會廣泛討論,特麗的丈夫和父母雙方也有各自的支持者。經歷多次請願、聽證以及反覆的訴訟判決後,特麗的生命維持系統最終於2005年被移除。

香港 全癱者鄧紹斌

1991年,22歲的鄧紹斌在練習畢業典禮表演時,不慎失手跌傷,導致頸部以下癱瘓。他在2003年曾寫信給當時的行政長官要求安樂死未果,而此事也讓他開始獲得各方關注。

2012年,43歲的鄧紹斌因細菌感染入院,最後因敗血症使病情急速惡化離世。被稱之為生命鬥士的他,至死都未曾放棄爭取「生命的選擇權」。

澳洲 人瑞古道爾

2018年5月,澳洲104歲的科學家古道爾(David Goodall)飛往瑞士結束自己的生命。他並未患有不治之症,只是年齡增長讓健康每況愈下,讓他不想再延續生命。

古道爾在執行安樂死前夕,曾公開表示「應讓安樂死合法化」,他身穿有著「老得很不堪」字樣的衣服,告訴媒體自己「很遺憾活到了104歲,我很不快樂,我想死。」

安寧療護 安樂死以外的選擇

前體育主播傅達仁預定於台灣時間今天(7)下午5時於瑞士進行安樂死。圖/報系資料照
前體育主播傅達仁預定於台灣時間今天(7)下午5時於瑞士進行安樂死。圖/報系資料照

被稱作「自然死法案」(Natural Death Act)的《安寧緩和條例》旨在尊重病人選擇,不以急救或維生設備刻意延長生命,讓病人能在緩和的安寧照護下有尊嚴的離世。不過,緩和醫療推行至今僅有54.5萬人預立同意安寧註記

2016年,《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通過,將於2019年正式施行,要讓具完全行為能力者得以預立醫療決定,核心價值在於病人的知情與選擇權,在法案施行後,預期仍有許多需調整與磨合的空間。

安樂死一事至今在台灣仍有高度爭議,安寧療護的相關立法確實已為「尊嚴善終」開拓出了一個可能的實行方案。不過,這兩部法案仍有特定臨床條件的限制,許多病人不在該法的保障範圍內,要讓台灣成為一個人人得以善終的社會,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推薦閱讀

致.照顧者/該急救,還是讓他走...照顧者的沉痛告白

作者文章

圖/seiuhcilin.org

居服員的價值不該被低估 她為尊嚴與權益而戰

2019/03/18
定瑜到了部落的小學當老師之後,走出教室、走入社區,進到孩子的家庭。圖/TFT提供...

從日常認識孩子 走出課堂走入社區的TFT教師

2019/01/31
手機已成為了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Google地圖也是。圖/pixabay

谷歌地圖免費又實用?你付出的代價恐超乎預期

2019/01/29
鯨鯊示意圖。圖/翻攝KAZ2.0 Flickr

宿霧觀光衝擊原有生態 鯨鯊面臨物種生存危機

2019/01/23
賈斯汀參與了社群上的「10年挑戰」活動。圖/Justin Baldoni個人IG

你的照片成他的數據?臉書10年挑戰藏資安危機

2019/01/22
圖為2018年9月蘇拉威西島海嘯後的現場狀況。圖/路透社

海洋已為我們吸收了太多熱!氣候災害將更嚴重

2019/01/14

最新文章

巡護隊在海上巡航賞鯨時,若發現有異常情況會立即協助通報及蒐證。 圖片來源:海保署...

「友善賞鯨2.0」開跑 今年增標章考核、加大解說品質和海上巡護力道

2023/05/30
義大利藍色經濟持續增長,2021年產值已達1427億歐元(約新台幣4兆6936億...

重視海洋經濟!義大利藍色經濟產值達1427億歐元

2023/05/30
圖/freepik

GreenBiz 報告:2023全球綠色發展10大趨勢出爐!

2023/05/29
電器產品維修不易而且價格高,讓許多消費者轉而購買較廉價的新品。 圖片來源:Max...

奧地利鼓勵物品「能修就修」 一年發出56萬張維修券反應熱烈

2023/05/29
環保署今年初公布老舊車輛汰舊換新減量效益補助及媒合作業辦法,補助汰換車齡10年以...

汰換老車!加碼減碳空汙獎勵 最高可領1.9萬

2023/05/27
為防止企業「漂綠」,環保署採行2措施防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氣候變遷法上路!環保署提出2措施把關「漂綠」疑慮

2023/05/2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