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你一年騎多少距離的自行車?南丹麥大學最新研究:像荷蘭人一樣每天騎 2.6 公里,全球碳排放量將減少近 7 億噸!

2023/05/22 公民報橘 游絨絨

南丹麥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研究團...
南丹麥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研究團隊呼籲全球各城市「盡快」擴展自行車基礎設施,以減少交通碳排放。 (圖片來源:Modacity

根據南丹麥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發表在《通信地球與環境》(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如果全世界每個人都像荷蘭人一樣騎自行車,那麼全球碳排放量每年將減少近 7 億噸,這龐大的數字逼近於加拿大整年的碳排放量。

該研究表明,像荷蘭和丹麥等自行車友善國家,都有著良好的自行車政策,包括完善的自行車基礎設施,這促成人們從開汽車到騎自行車的行為模式轉變,也因此帶來顯著的氣候和健康效益。

在荷蘭,騎自行車是一種生活方式,平均每位國人擁有1.3 輛自行車。 (圖片來源:...
在荷蘭,騎自行車是一種生活方式,平均每位國人擁有1.3 輛自行車。 (圖片來源:Modacity

騎自行車對環境和健康有什麼好處?

目前,運輸部門佔全球燃料相關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其中一半的排放量就來自汽車。根據研究人員計算,如果每個人平均每天騎自行車 1.6 公里(丹麥人的每日平均騎行距離),世界每年將減少約 4.14 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英國整年的碳排放量。

而荷蘭人平均每天騎自行車 2.6 公里,如果全球複製這個模式,全球每年的碳排放量將減少 6.86 億噸。

根據英國氣候組織 Hubbub 的數據,我們每天中有一半的旅程距離不到 3.2 公里,這意味著人們可以考慮改騎乘自行車出門,完成這些短距離的旅程。

另外,騎自行車不僅對環境有好處,對個人也有好處。

在個人層面上,騎自行車是保持健康的好方法,可以避免與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相關的慢性疾病,例如心臟病、中風、糖尿病或代謝症候群等。根據研究,騎自行車上班的人罹患癌症的風險降低了 45 %,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了 46%

全世界有多少人騎自行車?

自行車的歷史比機動汽車還要久遠,但自行車在二戰後逐漸被汽車取代,許多地區的人們更喜歡汽車,無論是因為它們更實用、更快,還是作為一種身份象徵,汽車漸漸爬上了交通金字塔的頂端。

事實上,大多數西方國家在 1970 年代之後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汽車交通,只有少數有自行車政策的國家例外,像是荷蘭和丹麥。除了這些例外,許多國家長期以來在制定推動使用機動車輛的政策時,一直無視自行車,也因此創造出一個不適合騎自行車的交通環境。

根據這項新研究,自行車產量在過去 60 年中大幅增長。2015 年全球生產了 1.23 億輛自行車,高於 1962 年的 2070 萬輛,但這並不意味著全球有越來越多的人騎自行車。

在研究團隊調查的 60 個國家中,日常出門使用自行車的比例平均僅為 5%。在一些國家,例如美國,自行車的數量很高,但他們的車主往往將騎自行車視為一種休閒活動,而不是一種日常交通方式,而且短途旅程通常由汽車完成。

在台灣,騎自行車也只是一種休閒活動?

其實,在台灣也有這樣的現象。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的統計,台灣的自行車道公里數雖然呈逐年增長趨勢,目前自行車道里程有 8,692.88 公里,自行車道總數有 1,780 條。但這些自行車道主要位於非市區(53.7%),位於市區的自行車道僅佔 20.4%。

台灣在國民通勤的市區自行車道建設尚不完善,因此,僅有少數人選擇以騎乘自行車的方式通勤。而雖然觀光休閒自行車步道不斷增加,可以增加民眾在運動或休閒觀光時,將騎自行車作為休憩的選擇之一,但在減少交通碳排放上,基本上沒有任何助益。

 圖片截自:<a href=
圖片截自:自行車道資料建置平台

台灣在自行車基礎設施上仍有進步的空間,不過,在鼓勵民眾轉向以騎自行車的方式出門時,還需要考慮到當地的地形、氣候等環境條件,還有行車禮儀等文化條件。台灣夏季天氣悶熱多雨,騎乘自行車的體感比起氣候宜人的溫帶地區,比如歐洲或日本,的確比較難推廣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舉例來說,根據「2022 年全球自行車指數」(Global Bicycle Index 2022),荷蘭第四大城市烏特勒支(Utrecht)是世界上最適合騎自行車的城市,其中因素包括這座城市適合騎自行車的天數很多。

荷蘭烏特勒支被評為 2022 年世界上最適合騎自行車的城市

上個月初(2022 年 8 月),歐洲保險科技公司 Luko 發布了 2022 年全球自行車指數,排名出世界上最適合騎自行車的城市。該研究調查了 90 個城市,並考慮了多種因素,例如天氣、騎自行車的人數以及自行車盜竊和市政基礎設施。

研究人員認為,烏特勒支是世界上最適合騎自行車的城市,而該指數中許多名列前茅的是歐洲城市,尤其是荷蘭和德國的城市。

世界上最適合騎自行車的城市前 10 名大部分都在歐洲,中國杭州除外。 圖片截自:...
世界上最適合騎自行車的城市前 10 名大部分都在歐洲,中國杭州除外。 圖片截自:luko

根據該指數,荷蘭烏特勒支是最適合騎自行車的城市,總分 77.84 分,遠高於其他競爭對手。在團隊調查的所有城市中,烏特勒支的自行車騎士總數最高(51%)。

同時,這座城市適合騎自行車的天數很多,也就是說,很少有大量降雨或極端天氣的日子。此外,該市擁有大量優質基礎設施和基礎設施投資,使自行車運動更具吸引力。

「盡快」擴展自行車基礎設施!

回到南丹麥大學的研究,該團隊提醒,並不是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自行車友好的地方,但呼籲各城市「盡快」擴展自行車基礎設施。

尤其是,從丹麥和荷蘭等國家的成功經驗中可得知,在城市層面上推動自行車交通是必不可少的,大城市哥本哈根和阿姆斯特丹都推出多項自行車政策。

該研究團隊表示,這些推動包括適當的自行車道規劃和建設、支持自行車的教育和文化,以及透過稅收來阻止汽車使用的政策。除了積極完善自行車基礎設施,還需要透過其他手段(例如降低民眾開汽車出門的便利性),來鼓勵民眾轉向以騎自行車的方式出門。

此外,越來越多城市為了創造更好的自行車交通環境,在建設自行車道的同時也需要擴大綠化項目,像是在自行車道旁種植樹木,以供遮蔭。這些方法都值得世界各城市在發展「自行車城市」時參考。


參考資料

nature.comeuronewsTheMayor.EUbikeway.cpami.gov.tw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民報橘》(原文為:在台灣,你一年騎多少距離的自行車?南丹麥大學最新研究:像荷蘭人一樣每天騎 2.6 公里,全球碳排放量將減少近 7 億噸!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公民報橘

《公民報橘》是一個所有公民都可以積極參與,並採取行動的網路環境,讓我們一起打造對我們與下一代而言,都更美好的台灣。

作者文章

南丹麥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研究團...

你一年騎多少距離的自行車?南丹麥大學最新研究:像荷蘭人一樣每天騎 2.6 公里,全球碳排放量將減少近 7 億噸!

2023/05/22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購物街 「斯楚格街」(Strøget)。 (圖片來源:dream...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用行動打破「沒有車,就沒有商機」的迷思,成為歐洲最長徒步購物區!

2023/05/15
Sechseläutenplatz, Zürich  (圖片來源:zuerich...

瑞士最大城蘇黎世停車位地下化,給所有人平等公共空間,城市更宜居

2023/05/12
烏特勒支垂直森林 (圖片來源:Stefano Boeri Architetti)

天氣好熱怎麼辦?荷蘭在公車候車亭上種多肉植物,蓋「垂直森林」替城市降溫

2023/05/04
(圖片來源:resilientcitiesnetwork.org)

城市因開放協作而充滿韌性──荷蘭鹿特丹打造「數位分身」,公民更容易為城市提出好點子

2023/05/02
巴黎街道 (圖片來源:flickr)

為什麼要燃燒我的生命來通勤?台北市民平均日花一小時,但巴黎早已開啟「15分鐘生活圈」計畫

2023/04/17

最新文章

小獸書屋創辦人陳立儀與書店的貓店長菲菲。 圖/曾筠庭攝影

打破封面束縛!小獸書屋開啟「不賣封面只賣書摘」的盲書計畫

2023/05/30
由蕈菇製成的骨灰罈,可在自然環境中分解。 圖/美聯社

綠色葬禮新趨勢!荷蘭打造「蕈菇棺材」一個半月內自然分解

2023/05/29
柳營八翁牧場於記者會現場示範青貯料製作過程,以適當比例混合檸檬渣與狼尾草後,一邊...

台南柳營八翁酪農區示範循環農業 鳳梨皮、檸檬渣變身牛飼料

2023/05/28
還在開發中的長條狀咖啡渣木炭。 圖/長日咖啡負責人張智閔提供

發熱、除臭、驅蚊!咖啡渣也能做成「蚊香」

2023/05/26
觀霧地區大鹿林道東線延長試辦騎乘腳踏、自行車。 圖/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尊重部落也鼓勵多元探索!雪管處:自行車可入大鹿林道東線計畫延至明年5/19

2023/05/24
自巴黎氣候協定以來,各國同意控制碳排,希望能將升溫控制在1.5°C以下。 圖片來...

聯合國警告未來5年史上最熱 破1.5℃機率超過六成

2023/05/2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