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河川微塑膠含量高,研究:人口密度是關鍵因素

根據研究,台灣都會河川已受到微塑膠污染。 示意圖/freepik
根據研究,台灣都會河川已受到微塑膠污染。 示意圖/freepik

根據研究,台灣都會河川已受到微塑膠汙染,河川中微塑膠量與人口密度正相關,在雨水下水道周圍的水域中,微塑膠含量最高;建議政府能持續監測,並建立相關措施、管制標準。

由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人員孔燕翔(Dr. Alexander Kunz)、台灣大學與成功大學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受國科會補助,在2018年與2021年分別在淡水河與台中烏溪流域進行微塑膠採樣調查,實驗結果近期發表於國際期刊「環境汙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

孔燕翔今天於記者會中表示,從淡水河與烏溪的調查,證實台灣的都會河川已受到微塑膠的汙染,微塑膠的量與人口密度和土地使用有顯著相關。

研究團隊2018年在淡水河水域中,運用虹蝠網(manta net)共採集680.5立方公尺的水樣,平均每立方公尺有24.6個微塑膠。為進一步了解微塑膠汙染量的可能成因,擴大採樣點位,2021年在台中烏溪流域共41處採樣點取了1051.4立方公尺的水樣,平均每立方公尺有12.6個微塑膠。

進一步分析,在台中的山區和河川上游採樣時,幾乎沒有發現微塑膠的存在;但當進入台中市區外圍、人口密度開始變高的區域時,微塑膠的濃度亦隨之增加;台中市的都會區和工業區時,在雨水下水道周圍的水域中,微塑膠的含量最高;在大里溪口採集到最多的微塑膠。

研究團隊運用虹蝠網(manta net)採集水樣。 圖/研究團隊提供
研究團隊運用虹蝠網(manta net)採集水樣。 圖/研究團隊提供

孔燕翔指出,此次採集到的微塑膠大部分(71%)小於1公釐,研究團隊推論應來自生活中,經由人類活動產生排入河川,而非塑膠製品在河川環境裡碎化成微塑膠。

主因人類各式行為而磨損、破碎或脫落所產生的微塑膠,經由雨水下水道進入河流,隨著河川流經市中心區而增加,最終進入海洋

孔燕翔說明,微塑膠指的是粒徑小於5公釐的塑膠碎片或人造纖維,主要的來源包括日常生活、道路、工業與自然崩解;近來發現微塑膠已無所不在,從空氣、土壤、甚至是聖母峰到深海,許多動物和人體內也發現微塑膠。

孔燕翔提到,根據研究,人類會從飲食與呼吸攝入微塑膠,估計每天從飲食吃下106至142個微塑膠,甚至每10公克排遺有20顆微塑膠;微塑膠的量與生活方式、地區、年齡與性別有關,平均每週約0.1至5公克。

孔燕翔強調,由於微塑膠會吸附環境中的有害物質,許多研究已證實微塑膠會影響生物的生長和新陳代謝,以及對器官造成損害。

研究團隊建議,先移除環境中塑膠垃圾,持續監測很重要,雖然已知與人類活動有關,但究竟是生活還是事業污水仍需再進一步確認;呼籲政府能建立相關措施、管制標準。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齁勝!梨山猴子躲過電網又吃又玩 破壞果園、蜜蘋果損失3成

齁勝!梨山猴子躲過電網又吃又玩 破壞果園、蜜蘋果損失3成

富者守恆...全球有70兆美元繼承財富將轉移 造成未來十年貧富差距惡化

富者守恆...全球有70兆美元繼承財富將轉移 造成未來十年貧富差距惡化

零電價?澳洲宣布啟動「太陽能共享」 不裝光電板也能享每日3小時免費電力

零電價?澳洲宣布啟動「太陽能共享」 不裝光電板也能享每日3小時免費電力

2025《百分百共樂祭》11月7日至8日盛大登場 體驗共融社會的無限可能

2025《百分百共樂祭》11月7日至8日盛大登場 體驗共融社會的無限可能

最新文章

全日本最安全旅遊地?熊出沒警報下 本州唯一「零熊」的千葉縣爆紅

全日本最安全旅遊地?熊出沒警報下 本州唯一「零熊」的千葉縣爆紅

北海道熊患嚴重 獵友會卻拒絕獵熊...全因副議長耍官威 熊出沒無人處理

北海道熊患嚴重 獵友會卻拒絕獵熊...全因副議長耍官威 熊出沒無人處理

讓綠意回家!聯合線上攜手企業復育千株在地原生樹苗 為森林添新生力

讓綠意回家!聯合線上攜手企業復育千株在地原生樹苗 為森林添新生力

熊出沒激增!日本秋田「Kumadas」地圖系統爆紅 單月新增5000人註冊

熊出沒激增!日本秋田「Kumadas」地圖系統爆紅 單月新增5000人註冊

英國開始種水稻了?全球暖化讓歐洲種稻區往北移 開啟農業轉型之路

英國開始種水稻了?全球暖化讓歐洲種稻區往北移 開啟農業轉型之路

族群獲控制!彰化綠鬣蜥去年移除4589隻 捕獲個體趨小、成效顯現

族群獲控制!彰化綠鬣蜥去年移除4589隻 捕獲個體趨小、成效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