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世代與恐龍為鄰 麥覺明耗17年紀錄高山微笑精靈 「山椒魚來了!」

屢屢榮獲金鐘獎和國際影展肯定的導演麥覺明,費時17年拍攝山椒魚生態,再次推出第二部生態紀錄片《山椒魚來了》。 圖/張皓庭拍攝
屢屢榮獲金鐘獎和國際影展肯定的導演麥覺明,費時17年拍攝山椒魚生態,再次推出第二部生態紀錄片《山椒魚來了》。 圖/張皓庭拍攝

屢屢榮獲金鐘獎和國際影展肯定的導演麥覺明,費時17年拍攝山椒魚生態,再次推出第二部生態紀錄片《山椒魚來了》。他與研究團隊深入高山、潛入溪谷,讓曾與恐龍當鄰居,有著「高山中微笑精靈」稱號的物種,躍上大螢幕。

「山椒魚是在遙遠的冰河年代,從寒帶輾轉來到台灣定居,牠的祖先跟恐龍一起活躍在地球上,後來恐龍滅絕了牠卻存活下來,非常奇特。」麥覺明講述起活化石山椒魚的身世,就覺得不可思議。

為了紀錄台灣如此獨特的生態物種,麥覺明運用縮時與空拍手法呈現出「時間」的推進之美,以及台灣作為紀錄片舞台的「空間」之美。

「時間的流逝要讓人家能感受得到,我覺得就是用光影,包含日出日落,代表一天的流逝,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有晨昏,有四季。運用春夏秋冬花開的縮時攝影,來代表一個季節的轉換。」跟著麥覺明的鏡頭,更能看見台灣高山的積雪結冰,象徵山椒魚自冰河時期來台悠久歷史,傳遞出深遠的時光之感。

台灣有70%為山地丘陵,有260多座3000公尺的壯麗高山,使山椒魚能在冰河退卻後仍可存活。「很多人看了電影第一個感受,就是臺灣真的好漂亮,我們這次運用很多空拍的景,把整個中央山脈、玉山、雪山拍攝下來,讓人家有親臨現場的感覺。」麥覺明表示,台灣不僅是生態多元的基因寶庫,更是座令人驚豔、獨特萬分的美麗寶島。

紀錄片中,除了完整介紹5種台灣特有種山椒魚,包含:南湖山椒魚、觀霧山椒魚、阿里山山椒魚、台灣山椒魚和楚南氏山椒魚,甚至還可觀賞到罕見的山椒魚卵串。

「我們花費半年多,完整記錄野生山椒魚卵串的發育過程,從卵至胚胎、再至成長孵化,有別於過往的山椒魚研究,是相當珍貴且稀有的動人畫面。」麥覺明表示,希冀透過紀錄片形式,向觀眾分享山椒魚生命誕生的神奇奧妙。

拍攝團隊的艱辛和酷刑

因山椒魚的棲息環境所需,攝影團隊及研究團隊必須跋山涉水,前往類似寒帶氣候的高山環境中,大大提高拍攝過程的險峻程度。

「我們要面對很多大自然天候的考驗,危險的地形,夏天遇到暴風雨、午後雷陣雨,下冰雹。到高山上,會面對一些嚴苛的條件環境。」除了日常的登山裝備,還需攜帶攝影器材,負重上山不僅考驗了團隊們的體能,更要具備極大的意志力,才能堅持下去。

「有時候在雨中拍攝就很難,攝影、換鏡頭,氣溫又很低,手都凍僵,這時候你還要很有耐心去換記憶卡。」一次又一次大自然的試煉,使拍攝變得更加艱難。拍攝結束後摸黑前行也是常有的事,甚至在整日的操勞下,團隊還需在雨中步行好幾個小時才能回到營地。

「你在冰凍的環境要把腳再穿到鞋子裡面,其實是很痛苦的,襪子是濕的,鞋子硬邦邦的很冰,像酷刑一樣,全都是靠意志力在支撐。」麥覺明開玩笑的表示。儘管每次疲累難當,嘴裡總喊著「下次永遠不要再來爬山了」,熱愛山林的他們一回到都市,卻馬上又討論起下次的出發時間。

因山椒魚的棲息環境所需,攝影團隊及研究團隊必須跋山涉水,儘管每次疲累難當,熱愛山林的團隊仍然堅持下去。 圖/張皓庭拍攝
因山椒魚的棲息環境所需,攝影團隊及研究團隊必須跋山涉水,儘管每次疲累難當,熱愛山林的團隊仍然堅持下去。 圖/張皓庭拍攝

長眠山林的悲憤化為力量

麥覺明在影片中記錄下山椒魚和老中青三代的研究學者。「我們從第一代呂光洋老師,拍到後面,他都已經70多歲了,還在臺灣的高山峻嶺中跋山涉水,帶著年輕人上山做研究,非常感人。」麥覺明表示,不僅記錄山椒魚,也結合人的故事,才會讓大家更有感同身受的情感和共鳴。

而在長期的拍攝工作以來,無論在阿里山、在觀霧,中生代的研究人員賴俊祥積極投入山林間的身影,但他卻在2016年6月與團隊攀登奇萊北峰時,失足而不幸罹難,長眠於山林。

「大家真的就像一家人一樣,他不幸犧牲,大家非常感傷,非常懷念他。」賴俊祥和團隊成員之間,早已形成超越夥伴、超越朋友的珍貴情感。

「賴老師這一段處理,我們也是考慮很久,做了很多掙扎,怕這些畫面出現太多或沒有使用好,對家屬會是更深的傷害。」正當團隊陷入苦思之際,賴俊祥的妻子謝維純,鼓勵電影中播出,希望讓少有機會知道研究辛苦的外界,見證研究現場,成為了推進團隊的一道曙光。

「謝維純老師,她希望孩子能夠看到爸爸在做什麼,另一方面賴老師也代表了研究團隊研究人員的辛苦,所以她反而很鼓勵我們播出來。」在賴俊祥太太的鼓勵下,影片以意象式手法呈現出墜崖現場,以及生命消逝的悲傷情感。

團隊再度上山新發現

2016年登上奇萊北峰的調查行程,主要任務為找尋山椒魚的新種,環繞中央山脈東側探索山椒魚蹤跡,卻以壯志未酬的結局收場。

賴俊祥在山椒魚生態領域的貢獻與犧牲,是促成《山椒魚來了》誕生的功臣之一。他的離去,成員們相當感傷,拍攝進度一度停滯。「最重要的研究團隊人員賴老師離開,這個研究和拍攝到底能不能繼續下去?大家也因為傷心、打擊,必須要有很大的勇氣,才能再上山。」

「重返傷心處,也是代表我們重新出發。」團隊決定啟程,再次前往奇萊山,也獲得新的突破與發現,在此找到山椒魚蹤跡,成功跨出了一個新的里程碑,「意義很大,等於完成賴老師的心願,也證明中央山脈以東有山椒魚存在。」隨後研究團隊將山椒魚帶回實驗室,進行全世界首次的山椒魚3D電腦斷層,取得山椒魚骨骼的珍貴資料,是相當重大的突破成果。

為了呈現如此珍貴的發現,數度面臨資金困窘而想抵押房子的麥覺明,四處奔波尋求資源,所幸關心台灣自然生態議題的初衷,獲得緯創人文基金會和天來文化藝術基金會的支持與贊助,讓這部如實紀錄的電影完成上映。

上映四周,《山椒魚來了》票房突破八百萬,終於成功步入群眾視野。這部105分鐘的影片是山椒魚研究團隊在山裡來、水裡去,寂寞又堅毅的身影,更是拍攝團隊戮力以赴的心血結晶,只為了想讓大眾看見,藏身石頭下的那道微笑曲線。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別等末日才後悔!全球71%濕地面臨消失危機 守護「垂直濕地」要趁早

別等末日才後悔!全球71%濕地面臨消失危機 守護「垂直濕地」要趁早

性別凍結...美國五角大廈停招跨性別者 並中止軍人性別轉換治療

性別凍結...美國五角大廈停招跨性別者 並中止軍人性別轉換治療

好自私...草莓農私自架網 多隻保育鳥類慘死網上

好自私...草莓農私自架網 多隻保育鳥類慘死網上

懶惰才不會被淘汰!樹懶教你「懶」與「慢」的生存哲學

懶惰才不會被淘汰!樹懶教你「懶」與「慢」的生存哲學

最新文章

從「只認識葡萄樹」到誤打誤撞成森林人...詹于萱在冷門科系中找到大未來

從「只認識葡萄樹」到誤打誤撞成森林人...詹于萱在冷門科系中找到大未來

搶搭綠色經濟列車!綠領市場平均每月徵才2.2萬人 這些技能最搶手!

搶搭綠色經濟列車!綠領市場平均每月徵才2.2萬人 這些技能最搶手!

綠領人才搶手!中山大學開設免費碳費課程 培育淨零人才

綠領人才搶手!中山大學開設免費碳費課程 培育淨零人才

58歲男子追夢!報考花蓮森林護管員 完成年輕心願

58歲男子追夢!報考花蓮森林護管員 完成年輕心願

永續科系崛起!ESG跨領域人才成職場新寵

永續科系崛起!ESG跨領域人才成職場新寵

美濃龍肚國小種稻種出產銷履歷!全國首創小學自產水稻 產量可供全學年午餐

美濃龍肚國小種稻種出產銷履歷!全國首創小學自產水稻 產量可供全學年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