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綠色葬禮成新趨勢!法國推第一輛電動自行車靈車、美國夯「人體堆肥」友善大自然

2022/11/13 公民報橘 游絨絨

你知道人類在生命走到盡頭時,也會對環境造成負擔,甚至產生不少碳排嗎?

為了減少人類死亡對環境的負擔,法國巴黎殯葬業者納入永續理念,推出了第一輛電動自行車靈車。此外,美國也在推動環保的葬禮,越來越多人不選擇傳統的土葬、火葬,而改採人體堆肥的方式。

法國巴黎殯葬業者 Isabelle Plumereau 推出了法國的第一輛電動自...
法國巴黎殯葬業者 Isabelle Plumereau 推出了法國的第一輛電動自行車靈車「Corbicyclette」。(圖片來源:AFP)

永續原則融入殯葬業

上個月底(10 月 28 日),一輛外觀不同於以往的靈車出現在巴黎街頭,這台名為「Corbicyclette」的靈車是法語單詞靈車和自行車的結合。

巴黎殯儀館公司 Le Ciel & La Terre(天空與大地)的創辦人 Isabelle Plumereau 決定在萬聖節前夕發表她的最新作品,這也是法國的第一輛電動自行車靈車。

在此之前,美國和丹麥等國也曾推出類似的自行車靈車。受到這些概念的啟發,Isabelle 希望將永續原則融入殯葬業,她的新型貨運自行車設計用於運送全尺寸棺材,並配備電動輔助系統,使自行車靈車也能夠在陡峭的道路上運行。未來希望可以舉辦一場綠色葬禮的人也因此有了更環保的選擇。

土葬和火葬對環境有什麼影響?

死亡是再自然不過的生態循環。替我們摯愛的人辦一場喪禮,與他們好好告別是人類一直以來的傳統,但這個重要的儀式可能對環境造成不少負擔。

例如,用於屍體防腐處理的化學物質通常都對環境有害,在遺體被掩埋後會汙染土壤;火化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氯化氫、氟化氫、一氧化硫、汞等有害氣體,而火化需要使用到天然氣,整個火化過程大約需要三個小時,產生的碳排放量不容小覷。光是在美國,2020 年火葬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 36 萬公噸。

再加上用於棺材的材料和參加葬禮的人產生的碳排放,死亡對環境的影響並非微不足道。

我們怎樣才能讓葬禮更環保?

近年來,環保葬禮越來越受歡迎。在美國,一種「人體堆肥」概念的遺體處理服務已經在某些州合法。它使用「自然有機還原」將遺體轉化為土壤,簡單來說就是將人體用「最自然的方式」回歸到大自然。

這項環保葬禮的整個過程包括了把遺體和木片、苜蓿和稻草放在一個封閉的容器內,接著遺體會慢慢旋轉,讓微生物分解。30 天後,親屬可以將遺體灑在植物或樹上。

人類遺體堆肥公司「重組」(Recompose)稱,與火葬或傳統的土葬相比,他們的方法減少了一噸多的碳排放,既避免了火葬期間化石燃料的燃燒,又將溫室氣體封存在土壤中。

據《衛報》,今年 9 月,加州通過新法成為繼華盛頓、科羅拉多、佛蒙特和俄勒岡,美國第五個通過人體堆肥法的地區。

來自西雅圖從事人體堆肥的殯葬業者 Micah Truman 表示,近年來這種死後特殊的處理需求大幅增加,許多人會跨州到西雅圖尋求協助。遺體化為土壤後,可以被家屬帶回並隨心所欲的處理,拿來種樹種花,或將土壤撒入大海。

且人體堆肥的處理價格合理,落在約 5000 至 7000 美金,多數人選擇的火葬平均價位在 6028 美金,而傳統墓葬最昂貴,平均須要 7225 美金。

如果未來在台灣人體堆肥葬禮成為可行的方案,你會考慮為自己規劃一場綠色葬禮嗎?

參考資料:

euronewstomorrowsciThe Guardian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民報橘》(原文:綠色葬禮成新趨勢!法國推第一輛電動自行車靈車、美國夯「人體堆肥」友善大自然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公民報橘

《公民報橘》是一個所有公民都可以積極參與,並採取行動的網路環境,讓我們一起打造對我們與下一代而言,都更美好的台灣。

作者文章

新加坡佔地僅 700 多平方公里,卻擁有超過 570 萬人口,是世界上人口密度第...

新加坡從了無生機到「花園中的城市」,目標是 2030 年市民從家步行 10 分鐘就到公園

2023/03/14
德國黑森邦的一個小市鎮——巴特黑斯費爾德(Bad Hersfeld)在去年 7 ...

德國小鎮讓居民自己用 APP 管理路燈,為城市節省下 90% 的能源消耗

2023/03/04
哥本哈根市中心的洪水,2011 年 7 月 2 日。 (圖片來源:Thomas ...

從「100年的眼光」看城市-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要設300個綠色區域儲水兼玩樂,並對抗氣候變遷!

2023/02/28
(圖片來源:The Wood Hotel by Elite)

瑞典新地標!全木造摩天大樓可捕獲 900 萬公斤二氧化碳,引領環保高樓趨勢

2023/02/23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都市化隱含性別不平等,維也納為女性打造友善的「工作城」

2023/02/20
無包裝商店「Yes Future」不提供一次性包裝。 (圖片來源:fivemed...

Yes Future!西班牙無包裝商店改變市民購物習慣,歐盟估無塑商機營業額將持續攀升

2023/02/17

最新文章

汽車空污是都市空污的一大來源,雖然部分地區有設立空品維護區,但範圍仍非常小。 圖...

研究:空污加劇停經婦女骨質疏鬆 腰椎骨質流失加倍

2023/03/21
環保署研擬廢輪胎回收方案,將依機車行家數、需求因地制宜,採沿線收運或指定地點清運...

廢輪胎回收方案推出!環保署研擬新方案

2023/03/21
屢屢榮獲金鐘獎和國際影展肯定的導演麥覺明,費時17年拍攝山椒魚生態,再次推出第二...

冰河世代與恐龍為鄰 麥覺明耗17年紀錄高山微笑精靈 「山椒魚來了!」

2023/03/20
在掃墓期間減少焚燒紙錢或雜草,保護環境也避免火災發生。 圖/freepik

清明掃墓「少香、少金、少鞭炮」!消防、環保署攜手呼籲減少焚燒

2023/03/20
台北市首座電動公車快充充電站,可增加公車使用效率,與同業分享資源。 圖/北市交通...

北市公車朝全面電動化邁進!首座公車「快充站」啟用

2023/03/19
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於上週末驚傳倒閉。 圖片來...

矽谷銀行也是「氣候銀行」 倒閉風波重擊美氣候科技新創

2023/03/18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