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6氣候峰會之後-「全球能源趨勢」往哪走?

聯合國第26屆氣候峰會(COP26)訂下「格拉斯哥氣候協定」,要求各國需在2022年底前強化「2030年減排目標」。 路透社
聯合國第26屆氣候峰會(COP26)訂下「格拉斯哥氣候協定」,要求各國需在2022年底前強化「2030年減排目標」。 路透社
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

為了實現淨零承諾,並將全球暖化升溫幅度控制在1.5度,COP26在所有締約國的協商下取得共識,並於減緩、調適、金融、國際合作等四大面向取得重要進展。

其中,「能源」作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最大來源,也是COP26期間各國串連、邁向淨零目標的重要行動關鍵。

本文將整理COP26的相關能源倡議及宣言,藉此點出COP26落幕後的全球能源發展及實踐SDG7重點方向,引領我們走向更永續的地球未來。

COP26的能源倡議四大重點

重點一:告別煤炭、減少化石燃料補貼

COP26為歷年來首次納入削減燃煤聲明的聯合國氣候峰會。《格拉斯哥氣候協議》(Glasgow Climate Pact)明確載明,並呼籲各國應透過政策支持轉型低碳能源系統,包含:擴大潔淨電力及能源效率的部署,逐步消減未使用碳捕捉技術的燃煤發電,以及淘汰無效率的化石燃料補貼。

儘管措辭從原本的「逐步淘汰」(phase out)燃煤發電,改為較消極的「逐步削減」(phase down),COP26仍被視為全球告別燃煤的重要里程碑。

煤炭作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來源的最大單一來源,本次峰會有超過40個國家簽署承諾逐步淘汰煤炭的「全球煤炭轉型潔淨能源聲明」

此外,針對第二大溫室氣體甲烷,本次會議亦有超過100個國家簽署《全球甲烷承諾》,占全球甲烷總排放量之40%。這項承諾以2030年為目標,全球預計較2020年減少30%的甲烷排放量。此倡議主要針對天然氣生產國改善開採及運輸時的甲烷洩漏,將有助採購國未來可購買到更乾淨的天然氣使用。

COP26格拉斯哥協定出爐,分階段削減未使用碳捕捉技術的燃煤發電。 美聯社
COP26格拉斯哥協定出爐,分階段削減未使用碳捕捉技術的燃煤發電。 美聯社

重點二:加速綠色科技及能源轉型

本屆COP26會議中,英國、美國、歐盟等國家發起「格拉斯哥突破議程」(Glasgow Breakthrough Agenda),目標鎖定2030年前針對電力、運輸、鋼鐵、氫能及農業,占全球逾50%以上碳排放量等五大部門,取得突破性的技術革新與進展。

加速新興清潔科技及再生能源發展的倡議,也與眾多地方政府、企業及跨國組織行動相互應和。包括,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所發起的「城市清潔能源網絡」,在大會期間納入六個城市簽署,承諾由化石燃料撤資並促進公正及清潔的城市能源轉型。

此外,美國政府也聯手包括蘋果公司等超過30家全球企業成立「先行者聯盟」,承諾未來將投資創新環保綠色科技、並且做出採購承諾,幫助高碳排產業加速轉型。

回應《格拉斯哥突破議程》,英國與印度政府也針對電力系統轉型發起「綠色電網倡議」。其中提出「一太陽、一世界、一電網」的具體計畫,並獲得80多國支持動員政治力量、資金和技術援助,幫助建立互聯全球電網以加速擴大再生能源。

COP26會場展示氫能車輛。 圖/陳惠萍提供
COP26會場展示氫能車輛。 圖/陳惠萍提供

此外,近年發展快速的氫能也在今年峰會備受矚目,並為「格拉斯哥突破議程」項目之一。國際氫能委員會在COP26會議中強調,由低碳能源生產的「綠氫」,有機會在2050零排放的情境下,貢獻多達20%的能源,未來將是限制全球升溫不超過1.5度C不可忽視的重要方案。

針對佔據全球溫室氣體排放1/5的運輸業,世界各國也針對道路運輸、海運及空運發起淨零減碳承諾。其中,有33個國家與汽車製造公司簽署「加速轉型100%零排放汽汽貨車聲明」,加速淘汰燃油汽車。

此外,美、英、日、韓等23國也成立「國際航空業氣候目標聯盟」(The International Aviation Climate Ambition Coalition),落實航空業減碳目標。還有英、美、澳洲及荷蘭等22國宣佈的「克萊德班克綠色船運航道宣言」(Clydebank Declaration for Green Shipping Corridors),則承諾將在2050年之前,建立至少六條綠色航道(零碳排的海上航線)。

COP26會場展示氫能車輛。 圖/陳惠萍提供
COP26會場展示氫能車輛。 圖/陳惠萍提供

重點三:氣候金融挹注潔淨能源

結合公私部門資金共同擴大「氣候金融」,也是本次COP26的核心目標之一。如同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所表示:「在全球淨零轉型的過程中,將全球銀行和金融機構聯合起來,對於釋出資金以實現我們的目標將十分重要」(來源)

COP26大會期間亦有許多邁向淨零,支持能源轉型的金融行動倡議。其中,「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廣納全球450多家、資產總額高達130兆美元金融機構參與其中,其承諾在2050年之前將旗下所有資產都達成淨零排放,此外也宣布動員數億美元協助全球經濟體朝向潔淨能源轉型。

挹注資金投入再生能源設置,亦為世界各國集體行動、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策略。除了美國政府在氣候峰會中呼籲各國訂定更積極的離岸風電目標。此外,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國際太陽能聯盟(International Solar Alliance)也與彭博慈善基金會共同合作,推出「太陽能投資行動議程」,以2030年募集一兆美元為目標,加速投資太陽能、推動低碳經濟轉型。

重點四:建立公正能源轉型的夥伴關係

如何在淨零轉型過程中,確保最受衝擊的國家、地區與勞工權益,亦為COP26的協商重點。「公正轉型」不只被納入「格拉斯哥氣候協議」,在本次峰會中,英國、美國、加拿大、德國等國家更提出「全球公正轉型宣言」,支持淨零碳排同時確保不遺落任何人。

人們在COP26氣候峰會期間,於會場附近舉著「氣候正義」的橫幅。 路透社
人們在COP26氣候峰會期間,於會場附近舉著「氣候正義」的橫幅。 路透社

COP26會議期間,南非、法國、德國、英國、美國以及歐盟也宣布一項長期的「公正能源轉型夥伴關係」,加強協助南非脫碳,幫助其實現更具遠大的國家自主貢獻(NDC)減碳目標。各國預計動員公私部門,透過補助金、優惠貸款、投資以及風險分擔工具等機制,來籌措第一階段所需的85億美元資金。

洛克斐勒基金會、IKEA基金會、貝佐斯地球基金會也成立「人類與地球能源聯盟(Global Energy Alliance for People & Planet)」,未來將由公私部門募集1000億美元資金,幫助新興國及弱勢國家解決電力、氣候與工作等三大問題,並藉此加速全球綠色能源轉型及發展再生能源。

公正轉型的重要性,如同人人享有永續能源(SEforALL)執行長暨聯合國能源理事會聯合主席Damilola Ogunbiyi所言:「這個世界上仍有7.59億人無法獲得基本電力,超過26億人無法獲得乾淨爐具以解決空污問題。...我們快沒有時間了,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果斷前進,我們承諾進行必要的合作和投資,為那些在造成氣候變遷上負較少責任的國家,實現公正、公平和包容的能源轉型。」

延伸閱讀

>>台灣留學生前進COP:受到很大衝擊,台灣需改變

>>吐瓦魯外長「海水中演說」-為島國向氣候峰會發聲

>>COP26達階段協議-台灣行動已延宕,下步往哪?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4517.jpg

陳惠萍

陳惠萍,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理事長。 一個不小心創業的社會學者。從小對傳統體制與主流霸權過敏,「在雞蛋與高牆之間,永遠站在雞蛋這一方」。碩士階段關注身心障礙者的弱勢處境,博士論文從科技與社會視角看見台灣太陽光電「在地不使用、民眾不參與」的問題。相信每一個人都擁有改變的力量,因此畢業後決定勇敢提出解方,以行動倡議公民電廠及綠能公益之理念,期盼號召更多人一起參與、用綠能點亮全世界。

作者文章

追蹤SDG7—此時,與「人人享有永續能源」的距離

追蹤SDG7—此時,與「人人享有永續能源」的距離

6/5「世界環境日」50週年-我們與地球和解了嗎?

6/5「世界環境日」50週年-我們與地球和解了嗎?

永續女力-你知道嗎?性別不平等,加劇氣候衝擊

永續女力-你知道嗎?性別不平等,加劇氣候衝擊

COP26氣候峰會之後-實踐SDG7永續能源的6方針

COP26氣候峰會之後-實踐SDG7永續能源的6方針

最新文章

立委提案全面禁止動物贈換 農業部:休閒商業仍應尊重

立委提案全面禁止動物贈換 農業部:休閒商業仍應尊重

遊蕩犬貓不減反增..農業部:將研擬餵食的相關罰則

遊蕩犬貓不減反增..農業部:將研擬餵食的相關罰則

騎樓變客廳?基隆騎樓可以停車 還可以放「街道家具」

騎樓變客廳?基隆騎樓可以停車 還可以放「街道家具」

裸賣終於解禁!無包裝商店可分裝洗沐用品、環保生活再升級

裸賣終於解禁!無包裝商店可分裝洗沐用品、環保生活再升級

看瞴...桃園花40萬設客語標誌 讓人看不懂是英文還是客語拼音

看瞴...桃園花40萬設客語標誌 讓人看不懂是英文還是客語拼音

新北無視行人地獄?友善區規劃進度緩慢、十大易肇事地點未見改善

新北無視行人地獄?友善區規劃進度緩慢、十大易肇事地點未見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