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牛奶沒有牛!以色列研發「培養奶」,獲3.6億資金

2021/11/24 環境資訊中心/編譯:姜唯

英國衛報報導,一間以色列新創公司獲得破紀錄的1300萬美元(約新台幣3.6億元)種子資金,開發以微生物生產傳統乳製品的技術,其產品「無乳牛牛奶」目標2023年在以色列上市。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以真菌和植物微生物 達到和傳統牛奶完全相同

總部位於特拉維夫的「Imagindairy」公司17日宣布其種子資金籌募結果,並表示其生產的牛乳將與傳統牛奶完全相同,但不會用到乳牛,也不會產生甲烷,取而代之的是真菌或其他經過基因編輯以生產牛奶的植物微生物。

最基本的基因編輯工作是將生產乳清和酪蛋白(牛奶的主要蛋白質)的DNA指令植入微生物中。為了將微生物產生的乳清和酪蛋白轉化為無牛乳製品,Imagindairy將添加植物性脂肪、糖和水。

非政府組織認為,不含甲烷的牛奶可以顯著減少氣候變遷和森林砍伐的影響。畜牧業約占人類產生甲烷的32%,主要來自地球上10億多頭牛。減少甲烷排放被認為是未來25年減緩暖化最有用的手段

市場上已經有大量的牛奶替代品,近年來燕麥奶、豆漿、杏仁奶和其他替代乳製品的需求大幅成長。

致力於生產無動物肉、乳製品和無魚肉的細胞農業公司,也一直在努力讓產品達到商業規模。截至目前為止,唯一一家生產少量無牛乳製品的公司是美國Perfect Day

「無牛牛奶」用水量是傳統牛奶10%、土地僅1%

Imagindairy創始人兼執行長艾佛岡(Eyal Afergan)表示,他的製程和Perfect Day類似,但他的團隊開發出一種更簡單的方法來從微生物中分離牛奶蛋白,更容易擴大規模。

艾佛岡說,他公司生產的牛奶用水量是傳統牛奶的10%、土地只需1%。1%包括生產碳源和氮源以培養微生物所需的土地。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支持無動物蛋白生產的非營利組織「Good Food Institute」近期分析發現,以微生物和發酵生產動物蛋白的新創公司獲得的第一筆種子資金平均為200萬美元,最高投資額為700萬美元,而Imagindairy籌到1300萬美元。

GFI的歐洲企業參與經理盧卡斯(Carlotte Lucas)表示,如果Imagindairy確實在2023年之前,開始以商業規模生產「無牛牛奶」,將「顯著減少乳製品業的甲烷排放,改變業界遊戲規則」。

素食運動團體ProVeg International食品工業和零售業主任賈克辛尼亞(Stephanie Jaczniakowska-McGirr)表示,最近調查發現,如果產品與傳統乳製品真的相同,23%的歐洲彈性素食者「非常有可能」接受替代品,因此無奶乳製品很可能是革命性的產品。

賈克辛尼亞說,如果更多人改用無飼養牛、不排放甲烷和牛的替代品,可說是「徹底改造食品系統,有助於實現1.5°C的氣候目標」並「顯著減少全球70%畜牧相關森林砍伐」。ProVeg International的目標是到2040年將動物蛋白使用量減少一半。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牛奶沒有牛? 以色列新創研發培養奶 獲千萬美元資金挹注

參考資料

>>衛報(2021年11月17日),‘Cow’s milk without cows’ start-up raises $13m in seed funding

延伸閱讀

>>純素起司怎麼來?今晚,想來點「沒牛奶的起司」

>>年輕人更愛吃素?全球「彈性素食主義」人口達4成

>>報告揭20家肉類和乳製品公司 總碳排高過德、英、法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SDGs Art 2023 藝術家暨貴賓。(左起)資深拍賣官陸潔民、藝數網藝術家...

【倡議圈活動】SDGs Art 2023低碳藝展 呼應永續生態急迫倡議

2023/03/25
2023第九屆台灣永續趨勢與分析發表會

永續智庫年度企業永續進程報告: 全球碳智能正夯!卻高達77%企業未進行碳足跡盤查

2023/03/25
帶有橘紅色外表的紅魚肉質鮮嫩,是歐美國家喜愛食用的魚種之一,正面臨保育危機。 圖...

俄羅斯無視「紅魚保育協議」持續捕撈,紅魚數量難以回復

2023/03/25
圖/pexels

氣候變遷因應法上路!遠傳、微軟助攻企業智慧管理碳排

2023/03/24

2023 世界地球日 迎戰世界變局 共創永續新秩序

2023/03/24
民眾聚集在大安森公園內的草地上野餐。 圖/北市工務局提供

無塑野餐,響應環保!台北杜鵑花季舉辦「100次野餐日」

2023/03/24

最新文章

2023 世界地球日 迎戰世界變局 共創永續新秩序

2023/03/24
生長於中高海拔的柳杉。 圖片來源:柳婉郁教授團隊提供

把碳「種」回去:種樹反思維,靠樹木固碳

2023/03/24
民眾聚集在大安森公園內的草地上野餐。 圖/北市工務局提供

無塑野餐,響應環保!台北杜鵑花季舉辦「100次野餐日」

2023/03/24
體育署結合光電發電設備,興建太陽能光電運動場。 示意圖/freepik

天候不受限!「光電運動場」打造綠色校園新風貌

2023/03/22
汽車空污是都市空污的一大來源,雖然部分地區有設立空品維護區,但範圍仍非常小。 圖...

研究:空污加劇停經婦女骨質疏鬆 腰椎骨質流失加倍

2023/03/21
環保署研擬廢輪胎回收方案,將依機車行家數、需求因地制宜,採沿線收運或指定地點清運...

廢輪胎回收方案推出!環保署研擬新方案

2023/03/2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