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服=戴保險套?快時尚背後的恐怖毒害

快時尚時常造成過度消費與不必要的浪費。圖/美聯社
快時尚時常造成過度消費與不必要的浪費。圖/美聯社
無貧窮

澳洲雪梨某條鬧街的小店裡,弗利曼(Sarah Freeman)正講得口沫橫飛,苦口婆心地勸人慢下腳步,擺脫對快時尚的依戀。

有感於澳洲人平價衣買得快、丟得也快,弗利曼試著推廣「借衣間」這種老觀念,說服購物者以租代買。熱愛古著的她,在雪梨伯茨點(Potts Point)開了間「衣物圖書館」(Clothes Library)。

她說:「現今社會,穿衣服就好像戴保險套,用一次就丟。」

弗利曼(Sarah Freeman),在雪梨開了間「衣物圖書館」(Clothes Library)。圖/法新社 圖
弗利曼(Sarah Freeman),在雪梨開了間「衣物圖書館」(Clothes Library)。圖/法新社 圖

「衣服設計出來不該是為了這樣,現在的衣服製造出來之後,我想,只穿了6次。好可怕。」

根據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2000至2014年,全球衣物生產量多了1倍,消費者每年購買的衣物數量暴增60%。

成衣界蓬勃成長的環節之一,就是快時尚,發表會展示的設計服裝,沒多久就製造成平價或超低價販售、上網即可輕鬆購得的衣物。

調研公司IBISWorld報告指出,在衣物需求全球名列前茅的澳洲,過去5年間快時尚產品成長了19.5%,2017至2018年來到18億澳元。

全球線上民調業者「輿觀」(YouGov)近期調查也發現,近4分之1澳洲人衣服穿一次就丟,10個裡面有4個承認會丟棄不要的衣物,以致垃圾量越來越多。

南澳大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永續時尚專家兼研究員葛威特(Alison Gwilt)表示:「他們並不總是認為這是要一直收藏在衣櫃裡的貴重物品。」

「所以,他們買那種產品的心態,打從一開始,就是把它們視為短命的東西。」

澳洲衣物回收慈善機構St Vincent de Paul Society雪梨配送中心經理布雷克里(George Blakely),則看到近年收到的捐贈衣物,壽命都比以前還短。

「一些產品只洗兩三次就壞掉……它們來到這裡的量日漸增加,因為大家在家裡汰換的速度越來越快。」

消費者添購衣物花費低廉,環境付出的成本卻相當高昂。

開發中國家每年生產如山的平價衣物,消耗大量能源和資源,工廠附近還會排出有害物質污染環境。

製造這些衣物的材料通常都是合成纖維,無法生物分解,就連洗滌都可能產生毒害,因為部分衣料洗滌時可能排出塑膠微纖維,流入集水區和海洋。

弗利曼深信,如果她推廣的「以租代買」理念流行起來,群眾的力量起來了,就能帶來正向的不同。

「但願這個想法能盛行起來,大家會變得越來越有意識,更努力地不再購買快時尚衣物。」

「我是說,如果我們不再需要,它們(零售商)的供應也必須停止。」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作者文章

金盆洗手?激進環保團體宣布不再破壞美術品、預告「4月做完最後一票」

金盆洗手?激進環保團體宣布不再破壞美術品、預告「4月做完最後一票」

世界蔬菜中心升級!翻新為「種原庫」保存超過5.5萬蔬菜種子

世界蔬菜中心升級!翻新為「種原庫」保存超過5.5萬蔬菜種子

2024年度福島核處理水排放完畢...總量約5萬4600公噸

2024年度福島核處理水排放完畢...總量約5萬4600公噸

緬甸8.2級地震、波及曼谷大樓...專家:給台灣3大啟示

緬甸8.2級地震、波及曼谷大樓...專家:給台灣3大啟示

最新文章

大阪世博有世界最大的木建築!日本人如何全方位應用樹木?

大阪世博有世界最大的木建築!日本人如何全方位應用樹木?

新品種馬鈴薯「台農4號」開賣!能適應極端氣候、極適合食品加工

新品種馬鈴薯「台農4號」開賣!能適應極端氣候、極適合食品加工

手搖杯淋膜有沒有塑化劑?消基會隨機檢測30杯皆無虞

手搖杯淋膜有沒有塑化劑?消基會隨機檢測30杯皆無虞

塑膠裝熱食有毒...外帶塑膠容器即使未加熱 也會增加心臟衰竭風險

塑膠裝熱食有毒...外帶塑膠容器即使未加熱 也會增加心臟衰竭風險

食鹽不是天然ㄟ尚好?台鹽:離子交換膜電透析技術才可濾除塑膠微粒

食鹽不是天然ㄟ尚好?台鹽:離子交換膜電透析技術才可濾除塑膠微粒

衣櫃裡的隱形高溫煉獄 從棉田、製衣工廠到二手衣市場的困境

衣櫃裡的隱形高溫煉獄 從棉田、製衣工廠到二手衣市場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