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服=戴保險套?快時尚背後的恐怖毒害
澳洲雪梨某條鬧街的小店裡,弗利曼(Sarah Freeman)正講得口沫橫飛,苦口婆心地勸人慢下腳步,擺脫對快時尚的依戀。
有感於澳洲人平價衣買得快、丟得也快,弗利曼試著推廣「借衣間」這種老觀念,說服購物者以租代買。熱愛古著的她,在雪梨伯茨點(Potts Point)開了間「衣物圖書館」(Clothes Library)。
她說:「現今社會,穿衣服就好像戴保險套,用一次就丟。」
「衣服設計出來不該是為了這樣,現在的衣服製造出來之後,我想,只穿了6次。好可怕。」
根據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2000至2014年,全球衣物生產量多了1倍,消費者每年購買的衣物數量暴增60%。
成衣界蓬勃成長的環節之一,就是快時尚,發表會展示的設計服裝,沒多久就製造成平價或超低價販售、上網即可輕鬆購得的衣物。
調研公司IBISWorld報告指出,在衣物需求全球名列前茅的澳洲,過去5年間快時尚產品成長了19.5%,2017至2018年來到18億澳元。
全球線上民調業者「輿觀」(YouGov)近期調查也發現,近4分之1澳洲人衣服穿一次就丟,10個裡面有4個承認會丟棄不要的衣物,以致垃圾量越來越多。
南澳大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永續時尚專家兼研究員葛威特(Alison Gwilt)表示:「他們並不總是認為這是要一直收藏在衣櫃裡的貴重物品。」
「所以,他們買那種產品的心態,打從一開始,就是把它們視為短命的東西。」
澳洲衣物回收慈善機構St Vincent de Paul Society雪梨配送中心經理布雷克里(George Blakely),則看到近年收到的捐贈衣物,壽命都比以前還短。
「一些產品只洗兩三次就壞掉……它們來到這裡的量日漸增加,因為大家在家裡汰換的速度越來越快。」
消費者添購衣物花費低廉,環境付出的成本卻相當高昂。
開發中國家每年生產如山的平價衣物,消耗大量能源和資源,工廠附近還會排出有害物質污染環境。
製造這些衣物的材料通常都是合成纖維,無法生物分解,就連洗滌都可能產生毒害,因為部分衣料洗滌時可能排出塑膠微纖維,流入集水區和海洋。
弗利曼深信,如果她推廣的「以租代買」理念流行起來,群眾的力量起來了,就能帶來正向的不同。
「但願這個想法能盛行起來,大家會變得越來越有意識,更努力地不再購買快時尚衣物。」
「我是說,如果我們不再需要,它們(零售商)的供應也必須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