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非典型成功-棉樂悅事,縫1片「女性自主」衛生棉

2021/05/21 邱灝唐

為了逃離日復一日的工作,林念慈飛往印度學習友善環境的生活方式,再到尼泊爾創辦棉樂悅事工坊推廣布衛生棉和月經教育,讓女人與身體和解共生,找回內在的力量。身為社會企業創辦人、倡議家的林念慈,看似都在為他人解決問題,但在這段過程所遇到的人事物,卻重新回應「離開穩定工作,找尋人生新生涯」的決定。

「我第一眼看到布衛生棉的反應是好噁心。」林念慈第一次接觸布衛生棉,是在南印度生態村Auroville。原本不感興趣的她,卻是從男友那聽見可重複使用、可清洗等環保理由下,開始購買人生第一片布衛生棉,這時她才知道,除了市售產品,原來,還有另種選擇。

當林念慈在布衛生棉和傳統衛生棉的品項抉擇時,卻有一群人連決定的權力都沒有。在性別觀念傳統的尼泊爾,女性經期期間,就得被迫住進「月經小屋」,限制女性生理期間不能接觸男性家庭成員,必須被隔離在戶外,但簡陋的環境不僅將女性暴露在性暴力或野生動物攻擊的風險之下,無法及時替換,只能使用舊衣或髒布當衛生棉的情況,也大大提高感染疾病的機率。

為此,林念慈輾轉來到尼泊爾,起初只想推廣布衛生棉和衛教資訊,得知當地女性所面臨的處境。從來沒有創業念頭的她,決定在2013年創立棉樂悅事工坊,找來當地的婦女手工縫製一片又一片的布衛生棉,打造微型經濟產業,透過行動,直接改善女性的公共衛教條件,同時間也創造大量工作機會,為女性找出新的出路。

傳統的商管教科書告訴我們,成本和品質非常重要,但棉樂悅事顯然不走典型範例。相較於設立在首都加德滿都布料市集旁邊的紡織工廠,工坊使用的原物料還得運上山,而且手工縫製也沒有機器的精準度,成品大小不一;不比他牌一片就能用兩三年的產品週期,更是大大降低顧客回購率。

林念慈說,棉樂悅事並不符合世俗定義的「成功」,但從永續的觀點來看,期待計畫能夠細水長流、對當地產生影響。棉樂悅事目前有十幾位婦女夥伴,承接蠻多NGO組織、醫療團隊的訂單,有些一次就訂幾千片,提供給居住在海拔三、四千公尺的婦女使用,當整座山頭都使用布衛生棉,就會形成一股影響力。

不過,營運上軌道的工坊在去年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冠疫情衝擊,儘管去年九月一度恢復營運,但尼泊爾現在單日九千例,只能再度暫停。不過,林念慈樂觀地說,許多人被關在一個地方、停止日常活動,反而是一個重新探討生活的機會,學習尼泊爾「無所事事」地過生活,也可以思考工坊的下一步,例如將棉樂悅事的經驗帶到不丹或印度錫金,以及開發更多元、永續的生理期用品。

留在台灣的日子,林念慈的注意力從開發商品轉到月經教育,以女人僻靜營、製作繪本等方式轉型。林念慈說,台灣和尼泊爾的族群及條件不一樣,如果和城市中的女人談月經不平等,對方可能無感,所以她轉而探討女人與身體的認識,如何透過月經認識自己,也就是所謂的「月經覺知」。

林念慈指出,許多人看待布衛生棉還停留在使用功能,如能吸收多少經血、會不會外漏、如何清潔。但經期對女人的影響不僅僅是那5到7天的流血,而是28天的週期循環,濾泡期、排卵期、黃體期也會讓女人處在不同的能量階段和情緒狀態,只要了解子宮,就能和身體達成最好的平衡,掌握自己的力量。

點開棉樂悅事的網站,首頁開宗明義地解釋「女性力量、友善地球、善待身體」是首要目標,林念慈在尼泊爾的耕耘,也在2017年被BBC選為年度全球百大女性,至今仍是唯一入選的台灣人。

儘管林念慈屢獲外界肯定,她卻自評是不受體制束縛的人。從離開重複而挫折的疲勞工作,再到尼泊爾創立「不成功」的社會企業,每一項都是「偏離正軌、不穩定」的決定。對此,林念慈說,首先該定義什麼是穩定,棉樂悅事不斷製作和販賣布衛生棉「其實超穩定的」,或許收入會有起伏,但可以用不同方式增加收入來源,重點在於打破慣性和框架。

回憶出走時光,林念慈總是感謝尼泊爾這個遙遠國度提供逃逸和實踐的空間,容許她用自己的方式創造些許改變。每當遇到好奇或擔心的提問,她也會提供招牌金句,「當你的目標很清楚,你就是會有很多的探索過程,失敗了再重來,失敗了再重來,失敗了再重來...。」如此而已。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進口蛋風波燒出雞蛋安全問題,買蛋選擇「洗選蛋」就萬無一失了嗎?洗選蛋的清洗流程是...

「洗選蛋」到底怎麼洗?歐盟一理由 不用洗選蛋!

2023/10/04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

當氣候不按牌理出牌-意識篇:氣候變遷影響「身體、心理、財產」 逾9成台灣民眾認同

2023/10/04
南極周圍海冰在今年冬天已創下新低。 圖/路透

暖化加速中!南極海冰面積創新低 比37年前少100萬平方公里

2023/10/04
褐色菜鴨「膽大大」非常黏主人劉奕,只要沒看到他就會呱呱呱叫。 攝影/孫文臨

台灣外送平台食物打5折!善待環境與生物的永續飲食 健康和荷包都無負擔

2023/10/04
圖片來源:Szuan Chen 攝影

每年丟棄8千萬支傘…日本共享雨傘「iKasa」破30萬用戶、累計破千租借點

2023/10/03
圖/Pexels

永續時尚是什麼?打造個人永續衣櫥,5 個方法讓你環保又時尚!

2023/10/03

最新文章

面對動物保護及動物福利議題,陳玉敏強調,感性和理性的平衡非常重要,兩者相輔相成,...

解放母雞也能吃好蛋!動物社會研究會陳玉敏為動物爭福利

2023/10/01
吳淑美和兒女在2021年加入小螞蟻教育關懷協會的團隊。 圖/吳淑美提供

為什麼事發當下不說?小螞蟻教育關懷協會教兒童認識「不舒服的時刻」

2023/09/28
陳蔚爾渴求有一天,這個世界不再需要這麼多的眼淚和勇氣才能好好過下去,可以回歸平靜...

MeToo 事件是集體創傷 導演陳蔚爾勇敢發聲

2023/09/20
圖/女人迷提供

女人迷張瑋軒:企業落實多元共融DEI理念,別讓受害者一個人

2023/09/01
陳佳萱曾受邀參加歐盟中心辦理的青年之聲氣候變遷論壇。 圖/陳佳萱提供

永續青年陳佳萱-前進「缺水」帛琉,聰明「留水」

2023/08/23
在傳承的路上,以歌舞為筆,將傳統與現代交織成有血有肉的美麗篇章。 圖/古玉峰提供

古玉峰銜接傳統與現代,賽德克族青年唱自己的歌舞

2023/08/2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