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創站周年專題:揮別拍照捐錢時代!從專業出發,企業社會公益更給力

2019/07/24 曾宛琳

企業投入CSR,只是捐錢拍照的時代過去了。

聯合報《倡議+》創站周年暨「微光之夜」活動,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華碩文教基金會、陳永泰公益信託、台新國際商業銀行、台新金控、信義房屋、富邦人壽到場分享,如何用行動結合專業,展現不同的企業社會責任方案,企業也能為改善台灣社會問題幫一把。

華碩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魏杏娟表示,公司長期致力培育國際人才,10多年來回收各品牌舊電腦,修復之後再重新利用,並配送到國內外偏鄉,讓偏鄉居民也能學習一些電腦技能,縮短城鄉數位落差。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經理李正凱表示,台積電慈善基金會關注4個議題,包括關懷弱勢、照護獨老、推廣孝道、保育環境,用愛、用智慧共同努力把愛送出去,並結合企業核心能力「用工程師腦袋來做公益」,讓整體台灣社會能變得更正向、更美好。

華碩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魏杏娟到場分享華碩多年來投入縮短數位落差的努力。 圖/呂宗原...
華碩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魏杏娟到場分享華碩多年來投入縮短數位落差的努力。 圖/呂宗原攝影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協理楊綠芬表示,台灣社會存在不少中低收入戶,一般民眾不以為意的能源開銷,卻是中低收入戶的沈重負擔,甚至可能達到整體家用支出10%,占比極高。導致中低收入戶日常生活中天熱了不敢開電風扇、孩子閱讀寫作業,也不敢開燈,成了社會角落的「能源貧戶」。

為了協助中低收入戶,台新銀行銀行鼓勵用戶將紙本轉換為電子帳單,每滿1千位卡友轉換電子帳單,台新就協助1戶能源貧窮戶更換節能家電,讓信用卡卡友客戶也能參與社會公益。目前,其餘金融業用戶轉換數位帳單比例約2成,台新推動能源公益專案後,目前數位帳單已經有46%,預計在今年年底達成50%。

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不只關注社區營造,更希望促成社會改造,以家為起點、社區為橋樑,喚起人們自主意識,號召大眾參與公共事務,搭配創新提案,納入更多參與場域、對象及方式。信義房屋策略長周莊雲表示,「社區一家計畫」,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參與活動。

周莊雲指出,2004年就推出「社區一家計畫」,是一個社區營造計畫,讓台灣社會能夠更好。目前為止投入2千多個社區的案子,也從中發現台灣城鄉差距落差,資源不均的現象,因此信義房屋也特別投入資源協助偏鄉、原住民、新住民、老人議題,並在未來繼續推動。

信義房屋策略長周莊雲,分享信義房屋推動15年的「社區一家計畫」。 圖/呂宗原攝影
信義房屋策略長周莊雲,分享信義房屋推動15年的「社區一家計畫」。 圖/呂宗原攝影

為協助台灣中型社福團體,2015年陳永泰公益信託就籌辦「傳善獎」,以為期3年的時間補助入選社福團體。陳永泰公益信託總幹事王景賢指出,過往民眾捐款時,往往都將資源集中於深具品牌、大眾較為熟知的公益團體。

然而台灣有很多社福機構在角落協助弱勢族群,往往被社會大眾所忽略。透過傳善獎獎項與補助,希望協助長期被忽略的中型社福團體獲得關注,並捐助善款,協助長期經營。

台新金控協理李英偉分享企業如何為高齡社會的到來,一同找出預備老後的新方法。 圖/...
台新金控協理李英偉分享企業如何為高齡社會的到來,一同找出預備老後的新方法。 圖/李瑞彥攝影

台新金控協理李英偉表示,台新金控近年關注投入高齡者長期照護、退休安養等,讓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能集體更加了解預備老後的新方法,做到繼續開創未來第二人生、第三人生的新價值。

富邦人壽則致力關注海洋環境,並發動員工、保戶淨灘,結合「淨塑」概念,導入「再生循環」生態鏈,將拾回海洋廢棄物再製,以行動為環境找解方。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推薦閱讀

創站周年專題:《倡議+》總編集合! 為改變台灣再提新方法

串連微光成火炬 社會創新從倡議到行動

創站周年專題:新倡議時代 找出「我懂你」溝通秘訣

作者文章

潘冀倡議熟齡空間不用一味抗老,而是應該以人為本。 圖/程宜華攝

打造理想熟齡宅 建築師潘冀:「擁抱空間,不如擁抱人」

2019/08/01
華碩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魏杏娟到場分享華碩多年來投入縮短數位落差的努力。 圖/呂宗原...

創站周年專題:揮別拍照捐錢時代!從專業出發,企業社會公益更給力

2019/07/24
聯合報《倡議+》滿周歲,7/19舉辦「微光之夜」生日趴活動。 圖/李瑞彥攝影

串連微光成火炬 社會創新從倡議到行動

2019/07/20
愛閱讀也愛旅遊,戴勝益把他的人生活成一本好書。 圖/曾宛琳攝

愛讀愛冒險 一生壯遊的愛書人:戴勝益

2019/07/09
緩慢旅行及感受新事物,是許多人的嚮往。
 圖/新華社提供

放空是需要練習的 開啟人生的慢旅行

2019/06/27

最新文章

面對動物保護及動物福利議題,陳玉敏強調,感性和理性的平衡非常重要,兩者相輔相成,...

解放母雞也能吃好蛋!動物社會研究會陳玉敏為動物爭福利

2023/10/01
吳淑美和兒女在2021年加入小螞蟻教育關懷協會的團隊。 圖/吳淑美提供

為什麼事發當下不說?小螞蟻教育關懷協會教兒童認識「不舒服的時刻」

2023/09/28
陳蔚爾渴求有一天,這個世界不再需要這麼多的眼淚和勇氣才能好好過下去,可以回歸平靜...

MeToo 事件是集體創傷 導演陳蔚爾勇敢發聲

2023/09/20
圖/女人迷提供

女人迷張瑋軒:企業落實多元共融DEI理念,別讓受害者一個人

2023/09/01
陳佳萱曾受邀參加歐盟中心辦理的青年之聲氣候變遷論壇。 圖/陳佳萱提供

永續青年陳佳萱-前進「缺水」帛琉,聰明「留水」

2023/08/23
在傳承的路上,以歌舞為筆,將傳統與現代交織成有血有肉的美麗篇章。 圖/古玉峰提供

古玉峰銜接傳統與現代,賽德克族青年唱自己的歌舞

2023/08/2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