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離開《四方報》 你不知道的搞砸內幕

2018/10/02 Impact Hub Taipei

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關心東南亞的獨立媒體工作者,他當過《立報》總編輯、創立6種東南亞語言的《四方報》,這些報紙後來都停刊,也都「失敗」了。回首來時路,張正怎麼看?

以下以第一人稱,來聽聽張正在媒體之路的搞砸故事:

0
《四方報》總編輯張正。 記者陳易辰/攝影

我大學念政治大學,不是新聞系,但是就覺得自己好像還可以寫點東西。那時我每次騎摩托車去政大,會經過世新大學,看到世新校門口就寫「台灣立報」。那時候獨立不是可以明目張膽講的事情,我心想:「哇,世新那麼屌,把『獨立』就直接畫在那個牆!」不過後來我去《立報》工作才知道它根本不是要搞獨立。

《立報》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多元公平乾淨的社會,對於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來說,我覺得還滿好的,我們都相信要做這樣的事情。這個社會對記者或是媒體工作者都有一些想像,像是寫一些正義相關的、打抱不平的。我剛開始當記者的時候,我的親戚都會透過我媽打電話跟我講:「我們家這邊路燈壞了,趕快來報導一下。」我想說這又不是我的線,而且路燈壞了到底要找誰我其實也不知道啦。(笑)

我們要做一個「平衡所有媒體」的媒體

《立報》專門做社會運動、教育、勞工、老弱殘疾,就是所有跟你們不相干的議題。不啊,還有同志。當年同志題目在台灣很冷門,我們有一個版做同志、做性別,曾經被高層干預:「你們幹嘛一直做同性戀,沒有東西可以做了嗎?」可是我們老闆成露茜(已過世)還滿好的,她說我們就做我們該做的事:我們要做一個平衡所有媒體的媒體。

0
2014年8月的《台灣立報》頭條新聞。圖/翻攝台灣立報臉書粉絲團

就是《立報》去平衡所有的媒體。所有的媒體都是右派媒體,只有我們是左派媒體。那時候台灣的媒體那麼多,槍林彈雨,我們那麼小一個報社,其實沒用的。我們出版量也少,也沒有印幾份,然後就--好,所以就失敗!

《立報》這樣一個經營成本不高的單位、資金不多的單位,裡面的人也沒有很厲害,像我這種半路出家去做的,也不太可能真的對抗其他的大媒體。我記得我進去不到一年就變成政治組組長。政治組其實是那個時候媒體最大的組,那我才進去一年而已,人家連資深記者都算不上。

因為政治組只有我一個記者,我去跑立法院,就是我愛跑哪一間就跑哪一間,每一間都可以跑。跟那種大報比起來,一個跑立法院的記者群7、8個,跟我們整間報社的記者人數一樣多,所以其實根本不太可能去抗衡。不過這個理想還是對的。

2006年,我們另外創立了《四方報》,那是一份給台灣外籍人士看的報紙,不是英文的,英文太好的我們都很討厭他,不是嗎?(笑)我們是為印尼人、泰國人、菲律賓人、柬埔寨人這些人辦的,希望可以讓他們在台灣社會過得更好一點。

成露茜用了一個巴西解放教育學家的說法:你要真的翻轉他們的處境,要讓他們有機會可以講話,有能力可以講話,讓他們在台灣這個社會可以真的發生發出聲音,可以真的得到資訊。

0
過去《四方報》每期發行2.4萬份,是在台越南人的心理慰藉。 圖/四方報提供

那年《四方報》辦了2種語言:越南文和泰文。越南文四方報基本上當時算成功,那泰文報是失敗的,閱讀量低。我後來又重新辦了泰文報,因為台灣還是有泰國勞工,我們還是撐下去,還是繼續辦,可是還是很辛苦,願意看的泰國朋友少。我後來的解讀是,男生真的比較不愛閱讀,因為泰國來的都是男生。(笑)

當他們接下報紙說謝謝,繼續滑手機,我就知道那個時代過去了

0
《四方報》72個版面中,讀者投稿占一半,有的還以中文寫成。圖/四方報提供

其實我是「文盲總編輯」,我不太懂越南文。我在越南待過4個月,去學越南文,在那邊講話都講越南文或英文,我最常看的電視節目就是足球,因為足球不用講話,就是踢來踢去。外籍移工寫了很多信來要放在四方報上,透過此發聲、表示意見。

意見好壞不重要,就是有個地方能講。我們甚至還收過訃聞。我雖然看不懂,但是我們報社有翻譯,那段期間讓我對在台灣的東南亞人有更清楚的認識,因為他們在《四方報》不斷的表達自己、發表意見。

後來當然失敗了,《四方報》已經停刊了。為什麼失敗呢?這要怪祖克柏,因為他發明了臉書。《四方報》被稱作外籍勞工的紙上臉書,因為他們在台灣只能透過這個報紙在紙上發表意見、傳遞訊息,後來呢,慢慢大家都有智慧型手機,網路越來越發達。

後來我再拿報紙給人家的時候,他們還是會說謝謝,因為免費。但會放下報紙,繼續滑手機,我就知道那個時代過去了。

《四方報》後來做了越南、泰國、印尼、菲律賓、柬埔寨、緬甸等6個語言的刊物。《四方報》後面資源是《立報》,《立報》的資源來自世新大學。在網路時代,紙本已經不太能養活自己。《四方報》雖然名聲在媒體圈裡面是大的,但是錢越賠越多啊,所以就收了,停刊了,我也離職了,就算失敗。

現在呢,我創辦了燦爛時光書店。當我們在說紙本被網路取代的時候,其實越慢的東西或是我們面對面的接觸,反而越來越重要。你以為在臉書上每天你有5000個朋友,每個都是好朋友嗎?才怪!大部分的人都不認識。可是在書店,你可以面對面的接觸,然後不小心撞到隔壁、可以講話,反而珍貴。

0
四方報是在台越南人的心理慰藉。圖/四方報提供

(內容編輯自2016年7月「媒體搞砸之夜」,整理:張瀞文)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推薦閱讀

他們歡慶失敗 讓台灣人知道失敗的價值

血汗移工也有夢 One-Forty這麼做

國際共同協力 培力偏鄉婦女讓她們脫離貧窮

國際現實艱鉅 看他們如何輸出台灣影響力

Impact Hub Taipei

Impact Hub Taipei 坐落於台北捷運文湖線科技大樓站的靜巷內,為一共同工作空間,也是提供會員各種資源、靈感、合作機會與擴大社會影響力的獨特生態系統。
們是由社企創業家、創意者、活動策劃人、藝術家、自由工作者、專業人員等所組成的社群,我們採取正面、實際行動來改變這個社會及環境。

作者文章

圖/unsplash

社會新創組織適合你嗎?-Impact Hub Taipei指路

2022/05/20
圖/unsplash

不藏私-Impact Hub Taipei 聊「合作」要注意的事

2021/08/19
如果合作夥伴有一個精準且明確的使命,而社會創新組織的核心能力可以提供相對應的服務...

集合公私影響力-Impact hub Taipei分享5個關鍵

2021/07/09
圖/unsplash

不藏私!-Impact Hub Taipei如何聚攏「影響力」

2021/06/10
樹黨國際秘書潘翰聲,在環保社運圈知名度頗高。圖/報系資料照

10年搞砸6次 潘翰聲寶貴又昂貴的政治創業

2018/10/24
「早餐吃麥片」共同創辦人Jake自嘲說:我曾以為我的產品以後一定會被Facebo...

早餐吃麥片創辦人:我曾以為產品會被臉書買走

2018/10/16

最新文章

黃瀚嶢不僅擅長生態插畫,2022年出版的文學作品《沒口之河》同樣驚艷四方。 圖/...

從繪畫到文學-《沒口之河》黃瀚嶢 走出不一樣的生態研究路

2024/04/19
生態插畫家李政霖曾參與出版《臺灣野鳥手繪圖鑑》,現則醉心鑽研淡水魚生態。 圖/張...

走遍山林和水域,生態插畫家李政霖用畫筆上自然課

2024/04/02
將修復式正義引進校園 透過對話解決人際衝突。 圖/張皓婷攝影

霸凌的另一種解方「修復式正義」-橄欖枝中心林育聖相信對談的力量

2024/03/28
福安國中校長施俞旭透過各式活動,一步步帶領學生們打造友善校園、遠離霸凌。 圖/張...

不說教、打罵也能防制校園霸凌 福安國中校長施俞旭撕「流氓學校」標籤

2024/03/15
兒福聯盟執行長白麗芳投入兒少服務30餘年,她認為處罰不是解決校園霸凌問題的唯一方...

教孩子「沒有一定要喜歡所有人,但接納不同」兒盟白麗芳談霸凌

2024/03/05
由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汪兆謙領軍的阮劇團,是一群對戲劇充滿熱忱的嘉義返鄉青年組成,自...

從被質疑到本土語言貢獻獎 阮劇團為何用台語翻轉經典?

2024/02/2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