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賠光積蓄辦雜學 喜劇大叔蘇仰志其實很愛哭

2018/09/03 張瀞文

問起雜學校怎麼來的?蘇仰志有點不知從何說起,想了幾秒,先說了他開辦兒童藝術教育班時的驚悚經驗。

前幾年,蘇仰志開了一間兒童藝術教育班,那時候的他認為,藝術教育是思考、是思辨,是最終找到自己生命關心的歷程。這樣的理想下開的畫室,幾年後不堪虧損收起來,而獲父母青睞的對照組,是幫孩子把畫改到連小孩自己都認不出來,卻能夠取得全國美術首獎的畫室。

因為雜學展,蘇仰志常常到各國分享台灣的創新教育。 記者陳柏亨/攝影
因為雜學展,蘇仰志常常到各國分享台灣的創新教育。 記者陳柏亨/攝影

蘇仰志在商業市場的遊戲規則中看見藝術教育的扭曲變形。當了爸爸之後的他更感焦慮,覺得教育應該有更多可能!這也讓蘇仰志的人生開始被熱血和直覺驅使,到了一個自己也無法預期的地方。

第1年賠700萬,第2年還是瞞著全世界偷偷做,又賠錢……

雜學展今年第4年,前幾年因為辦展背的貸款,蘇仰志至今還未還完。

記者好奇:「賠這麼多!為什麼你不惜賠錢也要做?」

蘇仰志停了幾秒鐘,「唉!」嘆了口氣,苦笑中帶點心虛:「這個……,我每次都答不出來。」這個問題想必被問了千百次:「現在回想起來,其實也不知道那時在衝動什麼。」

蘇仰志有一張你一見就會烙印在腦海中的大叔臉,也有一顆你聊過就很難忘記的赤子心。 ...
蘇仰志有一張你一見就會烙印在腦海中的大叔臉,也有一顆你聊過就很難忘記的赤子心。 記者陳柏亨/攝影

第1年拿了當時經營的設計公司盈餘150萬去辦展,結果賠了700萬;第2年,又賠了200萬。如此「賠錢的計畫」本來不應該有第2年,蘇仰志做完第1年也打定主意,「沒有第2年!」

誰知到了第2年,文化部主動送上門,表示要免費提供場地,蘇仰志被這誘因搔得心癢癢,「所以我後來就瞞著大家偷偷做,沒讓公司同事知道。」受訪時蘇仰志小聲地說,彷彿這件事現在還是秘密。

蘇仰志找了一個年輕夥伴協助策展,為了工作溝通方便,那位年輕夥伴直接到辦公室找了位置坐,坐了2天,人事部門同事終於忍不住問:「她是誰?」蘇仰志心想偷偷辦展的事千萬不能被發現,便含糊帶過:「啊……就是,很多事要做……,請她來幫忙。」說起這段往事,他還是一臉小孩偷做壞事的心虛表情。

描述完這段瞞著全世界都要辦展的往事,蘇仰志認真回想那時的心情,「我覺得那是種創作的本能跟動力,就是心裡很想做些什麼。你也知道藝術家,包括你們寫作的人,常常創作時並沒有特別理由的。」

遇到喜歡的事,就看不見路上的險境,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完全表露蘇仰志的藝術家性個與浪漫。

喜怒形於色,太乖就難受

辦了雜學展讓蘇仰志聲名大噪。第一屆辦完「不太乖教育節」的後,教育界好奇和耳與不斷:「蘇仰志是誰?」「辦這樣一個展,這個人後台應該很硬!」

接著第2屆、第3屆,這些年下來,大家才發現,父母是公務員、常常因為一股熱血把青春和積蓄賠上的蘇仰志並沒有什麼後台。只是一個浪漫比別人多、務實比別人少的熱血大叔。

因為雜學展,蘇仰志常常到各國分享台灣的創新教育,有時在社會創新論壇、有時是國際教育論壇,無論到哪個國家、什麼場合,總是上演相仿的場景。

有著喜劇大叔長相,太乖就難受的蘇仰志。 記者陳柏亨/攝影
有著喜劇大叔長相,太乖就難受的蘇仰志。 記者陳柏亨/攝影

蘇仰志一上台不秀PPT,開始播放雜學展的影片,台下昏昏欲睡的聽眾通通醒了,接著有著喜劇大叔長相,太乖就難受的蘇仰志,呵呵呵地說起雜學展裡孔子和哪吒的角色設定、台灣做的教育創新,聽眾不但醒了還笑了,而且笑到蘇仰志的分享結束。結束後總是會有人好奇問蘇仰志:「台灣(的人/的教育)都是這樣的嗎?」

喜怒形於色蘇仰志也很愛哭。

去年有個媽媽來看展,到了幾個學生分享自身學習經驗的攤位,她看見那些和自己孩子年紀相仿的學生談到學習時,眼神發亮、驕傲自信的神情,「那種熱情跟表達方式,是我不曾在我小孩身上看到的。」媽媽說著說著難過了起來,掉下眼淚:「原來我的孩子最大的限制是我,是我把孩子框住了。」

愛哭的蘇仰志也跟著這個媽媽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哭了起來。不過感性上感動著哭著,但是理性也在工作,他跟媽媽說:「我們可不可以去旁邊哭?不然等一下被拍到……。」

說到這段往事,蘇仰志正色說:「能做到這樣,賠錢也夠了。」過去的他,開畫室一次影響15個學生,現在的他,辦展影響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家長和老師,其實可以造成更大的改變啊!更何況,這個影響力將要進軍國際呢!這是蘇仰志一開始從來沒想過的。

蘇仰志在商業市場的遊戲規則中看見藝術教育的扭曲變形。 記者陳柏亨/攝影
蘇仰志在商業市場的遊戲規則中看見藝術教育的扭曲變形。 記者陳柏亨/攝影

蘇仰志,這個亞洲最大教育展「雜學展」創辦人,有一張你一見就會烙印在腦海中的大叔臉,也有一顆你聊過就很難忘記的赤子心。

如果你有機會遇到蘇仰志本尊,並且和他聊上幾句,或許心裡會出現和我相仿的OS:「視覺年齡40+,心理年齡20-」。

至於實際年齡,你得自己問他了。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推薦閱讀

雜學展 讓教育成為全世界都想要的台灣品牌

找回台灣人美感 先救救我們的教科書吧

魚本來就不會爬樹 雜學校為每個孩子找價值

培養孩子行動力 失敗就是最好的學習

雜學不是亂學 「有敢擇學」讓天才好好做自己

蘇仰志:社創若能解決社會問題就是一門好生意

作者文章

Skills for U執行長黃偉翔與他的技能夥伴們。圖/黃偉翔提供

從獨立記者到組織經營 黃偉翔發揚技能多元價值

2019/04/03
CSRone永續報告平台公布的《2019台灣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研究報告是國內C...

台灣永續報告研究出爐 盤點5大關鍵發現

2019/03/22
不只放學夕圈,刻意用正向語言連結學校強調的品格行為,學校的每個時刻都充滿濃濃「品...

TFT/全台教師最年輕學校,從瀕臨廢校到人人想來

2019/03/08
TFT不「說」領導力,而是身體實踐。攝影/劉宜峰

劉安婷:我們如何在工作日常實踐領導力?

2019/03/07
創辦人劉安婷強調, TFT強調的領導力,領導力無關權力或位階,著重自我實現,從「...

管理者≠領導者 改變社會需要年輕領導力!

2019/03/03
王雅民踏上教育旅途,故事正要開始。圖/TFT提供(攝影:傅祐承)

甲中國小×TFT 互相加乘的教育創新DNA

2019/01/24

最新文章

面對動物保護及動物福利議題,陳玉敏強調,感性和理性的平衡非常重要,兩者相輔相成,...

解放母雞也能吃好蛋!動物社會研究會陳玉敏為動物爭福利

2023/10/01
吳淑美和兒女在2021年加入小螞蟻教育關懷協會的團隊。 圖/吳淑美提供

為什麼事發當下不說?小螞蟻教育關懷協會教兒童認識「不舒服的時刻」

2023/09/28
陳蔚爾渴求有一天,這個世界不再需要這麼多的眼淚和勇氣才能好好過下去,可以回歸平靜...

MeToo 事件是集體創傷 導演陳蔚爾勇敢發聲

2023/09/20
圖/女人迷提供

女人迷張瑋軒:企業落實多元共融DEI理念,別讓受害者一個人

2023/09/01
陳佳萱曾受邀參加歐盟中心辦理的青年之聲氣候變遷論壇。 圖/陳佳萱提供

永續青年陳佳萱-前進「缺水」帛琉,聰明「留水」

2023/08/23
在傳承的路上,以歌舞為筆,將傳統與現代交織成有血有肉的美麗篇章。 圖/古玉峰提供

古玉峰銜接傳統與現代,賽德克族青年唱自己的歌舞

2023/08/2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