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理想熟齡宅 建築師潘冀:「擁抱空間,不如擁抱人」

2019/08/01 曾宛琳

0
潘冀倡議熟齡空間不用一味抗老,而是應該以人為本。 圖/程宜華攝

「老化,就像冰與火共存,即使生理狀況不如以往,腦袋可以越來越活躍,持續擁有熱情。」倡議熟齡新空間的建築師潘冀認為,老後居住的未來宅,別想著抗老化,也不用往家裡貼上老的標籤,應該以人為本,收納每個人對老後的想像。

設計過國內無數知名科技大廠廠辦、醫院、教堂、學校等,作品屢獲海內外各種設計大獎的建築師潘冀,50年的執業生涯中,應用於醫院、銀髮長者的安養空間設計,處處顯露對人的關懷。

今年77歲的潘冀,事務所約有200多人,他喜歡跟事務所的年輕人一起互動,持續挑戰自己,激盪出更多建築想法及火花;近年來他帶領團隊研究「熟齡好宅」,讓居住空間,除了滿足照顧生理、安全的基本功能,更透過對50至70歲族群訪談,請他們想像未來生活情境,探討如何打造不老空間。

老化 像冰與火共存

潘冀認為,人生到下半場,不管是智慧和經驗,都是最精華的時候;無可避免的,身體一定會退化,像是生理上越來越冰冷,也可能要定期跑醫院等,但是隨著年紀增長,腦袋不一定會退化,反而可以愈來愈活躍,持續擁有熱情。

潘冀舉例,例如說對自我實現的渴望,受到尊重的需求、與社會連結的需求,都可以讓熟齡大人再度活躍起來,且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是非常強的,只要有機會讓他們表現,他們不會是社會負擔。設計未來宅,也應將熟齡族的特質與點子,考量進去。

抗老化空間 已過時

年紀愈大,反應能力跟行動速度都逐漸比不上年輕小夥子,平衡感及柔軟度也開始沒那麼靈敏,過去打造「熟齡家居」的傳統觀念,總是融入無障礙、扶手,預防長者在家中不小心摔跤、滑倒。

潘冀不喜歡某個空間是專門為「年長者」規劃,因為熟齡族在尚未退休時,或許都已是社會中堅分子,經過職場和人生歷練,擁有高度的自主性格,家中假如四處裝有扶手,充滿提醒「老」的設施,看在這群熟齡長者眼裡,會感覺不好受。

他喜歡「通用設計」的概念,一個家庭裡,有年幼小孩、有年長的銀髮族,但也一定會有活動靈活的年輕人和剛成家立業的中年人,因此所有年齡層的居住需求都得納入考慮。

潘冀說,房屋的設計,是要同時讓不同年紀的家庭成員都能在家中感到安全、幸福;更應該保有最大彈性,按照每個人心中願景和理想去安排。

巧妙安排 桌椅與牆

潘冀表示,通用住宅的設計思考,得不落痕跡、細心地同理行動不方便的人,不要讓病人覺得他生病,也不要讓銀髮族覺得他們老了。

0
潘冀喜歡跟事務所的年輕人一起互動,激盪出更多建築想法及火花。 圖/程宜華攝

像是潘冀在設計老人安養的設施,潘冀團隊也盡量讓居住者覺得,他是住在家裡,並不是在機構裡面住。潘冀認為,家具與空間之間的關係,可以成為熟齡長輩很好輔助:像是透過房間與牆壁的距離設計;或者讓桌子、椅子、櫃子的高度剛好就是扶手的高度;走路時,四周家具、牆的角度和配置位置,都可以扮演巧妙「扶手」的角色。

家中裝修時,需考慮「通用性」與「整體安全性」,潘冀舉例,室內不該有的高高低低,就盡量少有;沒必要的門檻跟樓梯設法避免,因為那會讓幼兒跟年長者容易絆倒。

擁有用不到的空間,不如與人連結

中年過後,時間變多,若是將自己關在房子裡,不僅與社會脫節,頭腦也會愈來愈退化,潘冀團隊倡議「小私大公」的空間使用觀念,也就是私人空間小、公共空間大,住戶彼此能有更多的關心跟往來,熟齡智慧也能透過社會參與有所實現。

尤其很多人退休後都宅在家裡,跟外界逐步失去互動跟連結,很多時候一天真的只想一件事,這樣腦袋會加快退化,但人應該一直保持有挑戰,讓腦部活動,這樣就不太會退化。

潘冀表示,「小私大公」的空間概念,很適合高齡生活。很多人自己家裡坪數大,但其實年紀大了,家裡也沒住這麼多人,很多居家空間用不到;他認為,其實住宅只需要擁有自己想要的舒適空間,剩下的可以是公共社交空間。

例如,運用大片落地玻璃窗引進光線,創造一個明亮、饒富趣味的公共空間,增加人跟人互動,可以常常激盪火花,也能享受社區服務和與社會連結。讓熟齡長者能夠沒有阻礙、安全地進出私宅與公共空間也很重要。

至於退休之後的居住地,可以怎麼選擇?潘冀團隊提出「不老部落」也是個挺有趣的概念,擁有一個小聚落,可能在城市裡,也可能是在山邊或海邊,每個人住在小的私空間,可是有很多的公共空間,像是很多的公共露台、園藝區,讓大家可以辦活動、互動,社區發展成能互相激盪出腦力和活動力的地方。

夫妻相處 各擁「頭等艙」

而老後與伴侶之間的空間共享,也可以有更多的想像。潘冀團隊分享,有些人會覺得,老夫老妻的生活是否衛浴、衣櫃、床等都要分開?不必再遷就彼此的生活習慣,才能住得舒適?

大多數人都說好,但深入觀察,會發現這些老夫妻真的想要分開住嗎?「其實也沒有,他們想要的,就是一個空間可以互相交望,能眼神交會,但是也可以各自做各自的事」潘冀團隊說。

對他們來說,彼此生活空間裡,應該要有一個「頭等艙」的概念:丈夫在小屋裡面做他想做的事,可是他轉頭就可以看到太太在花園裡蒔花弄草,彼此感受陪伴,但也能保有自主。

新熟齡 不被兒孫綁在家

人們對於居住空間的安全感,隨著不同年齡層各有不同的需求感,對於熟齡長輩來說,或許有些人會喜歡三代同堂,也喜歡在家含飴弄孫。

潘冀團隊觀察,愈來愈多新熟齡族只喜歡跟孫子女互動,但若要無微不至照顧,小孩子蹦蹦跳跳,受限體力,也力不從心,這對雙方來說都有危險性,因此老後不必非得三代同堂,反而能保有生活品質,並有更多時間向外參與。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推薦閱讀

媒合青年才藝與老人需求 好幫打造青銀好生活

迎接變老的台灣 光說不老就夠了嗎?

愈住愈年輕 給爸媽舒適的家

作者文章

潘冀倡議熟齡空間不用一味抗老,而是應該以人為本。 圖/程宜華攝

打造理想熟齡宅 建築師潘冀:「擁抱空間,不如擁抱人」

2019/08/01
華碩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魏杏娟到場分享華碩多年來投入縮短數位落差的努力。 圖/呂宗原...

創站周年專題:揮別拍照捐錢時代!從專業出發,企業社會公益更給力

2019/07/24
聯合報《倡議+》滿周歲,7/19舉辦「微光之夜」生日趴活動。 圖/李瑞彥攝影

串連微光成火炬 社會創新從倡議到行動

2019/07/20
愛閱讀也愛旅遊,戴勝益把他的人生活成一本好書。 圖/曾宛琳攝

愛讀愛冒險 一生壯遊的愛書人:戴勝益

2019/07/09
緩慢旅行及感受新事物,是許多人的嚮往。
 圖/新華社提供

放空是需要練習的 開啟人生的慢旅行

2019/06/27

最新文章

超長加班、隱形加班,是上班族普遍面臨的問題。 圖/新華社

勞動節快樂嗎?調查:台灣平均工時9.6小時 破5成打卡完再加班

2024/04/26
我們用不著現今的高生產率,即可讓全世界的人民享有良好的生活水準。 圖/freep...

不努力也能過好生活!遵守「成長的極限」反而走更遠

2024/04/26
圖/臺銀人壽 提供

信賴跨越世代 臺銀人壽貼心傳愛 用永續撐地球

2024/04/26
圖說/日月光投控擁有全台灣唯4的「燈塔工廠」,更打造出全球第一座鑽石級低碳封測廠...

年霸榜永續模範生!日月光「4支箭」加速永續共好未來

2024/04/25
高達七成五上班族想要投入ESG相關工作,認為不但薪資高,且發展潛力大。 圖/sh...

職缺2年增4000筆!7成5上班族看好ESG工作

2024/04/25
2024年4月21日的一級方程式賽車(Formula One,F1)大賽。 圖/...

F1拚2030淨零!賽車排放量佔不到1% 更多來自物流和賽道

2024/04/2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