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沒有無障礙哪來智慧化?城市發展淪虛華口號

2019/01/11 王伯元(全球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

去年底導演范可欽搭乘公車,因輪椅並未按照SOP程序固定,導致緊急煞車時輪椅翻覆而受傷,凸顯身障者「行不便」的老問題。

以台北市來說,雖引進低底盤公車已10年,但輪椅族安全搭乘公車的權利並未落實,車上雖有專屬停車區及安全設備,但常因司機嫌麻煩,或迫於載客效率的壓力,而未按照安全設計固定。輪椅族也怕耗時過久,會成為全車公敵,不敢聲張權利,美意最終流於形式。台北市都如此,何況其他城市。

當然我們樂見大都會客運正視輪椅公車族權利,推出協助輪椅族的獎金制度,同時放寬每趟公車行車時間,以增加司機服務意願,值得社會嘉許,也希望能帶動其他業者跟進。

打造無障礙空間 從觀念落實做起

不過就如同很多司機反映的,很多道路常有違停車輛,導致公車無法靠近人行道搭載輪椅族。無障礙環境的觀念需從上到下落實,不管是政策推動者還是百姓,都應將身障者的「行無礙」視為當然及必然,是憲法所保障「公民權」的一部分,不容戕害。

低底盤無障礙公車停靠高鐵嘉義站,右側門無法進入月台。原先良善的立意卻成了虛應故事...
低底盤無障礙公車停靠高鐵嘉義站,右側門無法進入月台。原先良善的立意卻成了虛應故事的敷衍。 記者卜敏正/攝影

近年來台灣也越來越重視無障礙建築或空間的設計,可惜的是,或許是因為認知不足,有時原先良善的立意卻成了虛應故事的敷衍。以人行道來說,高低不平是很常見的狀況;導盲磚鋪設也常斷斷續續,只求有卻不求是否可用。對比於先進國家,在機場、購物中心等室內場所都有導盲磚,我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再者,台灣一般停車場設置的殘障停車位,數量比例不高,有些還過於窄小,旁邊也未畫設保留空間,有的輪椅根本無法進出。私人商家空間更不用說了,很多餐廳廁所,除了空間狹小、無輔助扶手,連要進門的門檻都是障礙。一般民眾占用人行道、騎樓、殘障停車位更是屢見不鮮。

台灣的無障礙環境落後已開發國家許多,對身障者來說,是一種不公平對待,也是一種人權的戕害,更不要說他們在生活、教育、就業、就醫等等所受到的歧視及忽略。台灣已明訂有「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但在執行及落實上還待加強與努力。

打造通用設計 應為列務實目標

事實上,友善的生活環境不限於身障者專屬,很多體力衰弱的長者,大腹便便的孕婦、推娃娃車的父母等,都會面臨這種「行不易」的困擾。無障礙的必要性是跨越各世代、各族群。所有人都會老化、也都有可能會因意外受傷而造成短期失能。

因此「無障礙設計」在美歐日等先進國家,更擴展到「通用設計」,除讓環境規畫與設計服務可以滿足多類型族群的需要,也可讓無障礙設計兼具功能與美觀,讓使用者用起來更自在、更有尊嚴。這也是台灣應該努力的目標。

各縣市首長剛上任,很多都把建設「智慧型城市」列為首要,這個方向沒錯,然而我認為基本「無障礙城市」建構,才是最急迫的項目,也是政府的義務和人民的權利。在整個城市都還未無障礙前就想智慧化,只是虛而不實,譁眾取寵,應務實檢討。

只有讓我們環境能對所有人友善,讓所有需要特別照顧的族群,不管是身障或老弱婦孺都能安全生活及活動,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進步,更加和諧。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推薦閱讀

用旅行改變社會 讓更多輪椅朋友能一起出來玩

台灣沒有下流老人 只有青貧世代

你的高敏感不是我的高敏感

「我是不是被遺忘了?」災難後孩子的無聲恐懼

作者文章

塑膠瓶罐可以重複利用,台塑生醫「洗衣精智慧補充站」,讓永續行動輕鬆落實在日常。 ...

預防醫學落實對土地的照護,洗衣精智慧補充站為地球減少「塑」縛!

2023/03/27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條文授權海委會可多面向針對海洋事業...

提升海洋意識!「海洋產發條例」初審通過

2023/03/27
學生製作水獵機器人,用以蒐集水面垃圾、漂浮物甚至海洋廢棄物等,藉此讓孩子們瞭解聯...

AI科技教育成果!學生製作水獵機器人清理垃圾

2023/03/26
SDGs Art 2023 藝術家暨貴賓。(左起)資深拍賣官陸潔民、藝數網藝術家...

【倡議圈活動】SDGs Art 2023低碳藝展 呼應永續生態急迫倡議

2023/03/25
2023第九屆台灣永續趨勢與分析發表會

永續智庫年度企業永續進程報告: 全球碳智能正夯!卻高達77%企業未進行碳足跡盤查

2023/03/25
帶有橘紅色外表的紅魚肉質鮮嫩,是歐美國家喜愛食用的魚種之一,正面臨保育危機。 圖...

俄羅斯無視「紅魚保育協議」持續捕撈,紅魚數量難以回復

2023/03/25

最新文章

在黑松教育基金會長期陪伴、臺美生態學校校長社群的共同努力下,「黑松綠⁺校園計畫」...

讓孩子成為校園永續行動的主導者,黑松教育基金會陪伴學校翻轉教學

2022/12/28
根據明台產險統計,2019年度高中以下學校理賠通報案件超過千件。 圖/倡議家 提...

校園安全教育「疊疊樂」!瓦斯有沒有毒?考倒小學生

2022/11/02
Open Taiwan、Key Taiwan、Resilient Taiwan ...

主流的邊境、創新的激盪點:面對全世界前三大經濟體,用 OKR 想像台灣教育

2022/08/25
蒲公英關懷教育基金專戶長期支持南投偏鄉學校,期許偏鄉的孩子能自信成長。 圖/宏將...

宏將傳媒林逢春傳遞善的種子進偏鄉 看見公益資助的永續新風景

2022/07/13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Instagram報導108課綱觀察報告,吸引超過13000個按...

「108課綱論壇」-來自第一線學生的真實聲音

2022/06/20
「閱讀陪伴」是許多安置家園回應照護孩子核心價值的方式。 圖/unsplash

培養閱讀素養-讓孩子「搶著閱讀」的方法

2022/05/1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