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大量進口吃出毛病 南韓改革營養午餐

2018/06/06 洪欣慈

根據衛福部統計,2017年校園內食物中毒事件高達90起、共逾2600名師生中毒。台中市有孩子吃了衛生局認證的「合法回鍋油」腹瀉、屏東營養午餐出現炸得「炭黑」的炸雞……孩子吃得安不安全、衛不衛生,成了家長最大隱憂。

南韓友善環境免費供餐草根國民連線常任代表朴仁淑(左)。 記者邱繼亮/攝影
南韓友善環境免費供餐草根國民連線常任代表朴仁淑(左)。 記者邱繼亮/攝影

為了確保孩子們的營養午餐都能吃在地、吃安心,台灣去年起開始推動四章一Q政策,鼓勵學校營養午餐使用在地食材,但政策上路1年多來,第一線學校有不少苦水與反彈。

鄰近的南韓也想推在地食材,從2003年就開始推動營養午餐使用「安全本土農產」,透過條例制訂、在各地建立供餐支援中心共同購買食材等方式,減少學校自行採購單價高、不知該如何選擇等問題,或許可成為台灣借鏡方向。

大量進口吃出毛病 南韓開始改革

南韓友善環境免費供餐草根國民連線常任代表朴仁淑日前訪台,她提到,南韓在2003年以前,學校營養午餐大量使用進口食品作物,且都委託外部廠商供餐,廠商因成本考量,常使用較劣質的食材,曾因水產品劣質導致學生食物中毒,研究也發現學生的肥胖、過敏性皮膚炎、罹患精神障礙比率都增加。

「營養午餐不只是一餐飯。」朴仁淑說,看到校園營養午餐的問題,民間開始發動立法草案,希望推動條例,明確規範學校使用安全的本土食材、其中的價差由地方政府編列經費補助。

南韓《學校給食法》也在2006年修訂,將過去的委外模式改為學校直營,並要求地方建立供餐支援中心,統一採購符合在地安全標準的食材,2010年正式實施。

70多個供餐支援中心 解決學校困境

目前南韓全國共有70多個供餐支援中心營運中,以富川市的供餐支援中心為例,會共同採買米、泡菜、水產物等,挑選的標準以「地方友善環境農產」為第一優先;京畿道教育廳則共同採買韓食常用的冬粉、韓式醬油、煎餅粉、甜玉米等食材,其他主食材與副食材則要求以國產友善環境食材為優先。

朴仁淑表示,供餐支援中心能夠解決學校個別購買單價較高、不知如何挑選等困境,也能確保食材品質,多年推行下來家長、學生對營養午餐滿意度都提高。

家長也逐漸開始覺醒、「組織化」。朴仁淑以富川市為例,家長5年前主動組織「學校午餐連線」,96所國小、兩百多名家長參與,每月由200多人定期召開會議,監控午餐品質、宣傳友善環境午餐、規劃食生活教育等,「這是從民間發起的草根運動,我們要給孩子健康、給農民希望。」


「四章」指的是「CAS有機農產品」、「CAS台灣優良農產品」、「產銷履歷認證」、「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一Q」則為「台灣農產品生產追溯QR code」。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推薦閱讀

找回自身文化 日營養午餐掀「和食革命」

【偏鄉營養午餐長這樣】挑剩的菜、嘸廚工

營養午餐吃光光 這所學校做到零廚餘

帶孩子認識食物的3種方法 28本繪本推薦

35元的營養午餐 你的孩子吃了什麼?

那些年,「吃」掉孩子營養午餐的弊案

作者文章

家庭不分社經地位高低,都會發生兒虐事件。圖/pixabay

高社經家庭會粉飾 看不見的兒虐事件還很多

2019/01/18
「貧型世界」遊戲在台北車站周邊進行,玩家走訪議題現場。圖/聚樂邦提供

超寫實社會探險 聚樂邦用實境遊戲帶你學議題

2018/12/14
降低青年參政門檻看板議題已經討論多年,但至今仍未能有所突破。圖/報系資料照

別再叫我小屁孩 我18歲我也想投票!

2018/11/22
弱勢兒少現在出現『營養失衡兩頭燒』的情況。圖/pixabay

家扶調查:弱勢兒少不吃午餐多為「省錢」

2018/09/13
《職人》總編趙浩宏認為各行各業都可能有挫折,但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才能把挫折轉為...

做有熱情的事 每個行業都能成為世界第一

2018/07/13
玩具設計師趙譽設計出軟膠玩具「小鯊童」,重新帶動衰退的軟膠玩具產業。圖/《職人》...

找回玩具王國驕傲 他帶「小鯊童」走回國際

2018/07/13

最新文章

在黑松教育基金會長期陪伴、臺美生態學校校長社群的共同努力下,「黑松綠⁺校園計畫」...

讓孩子成為校園永續行動的主導者,黑松教育基金會陪伴學校翻轉教學

2022/12/28
根據明台產險統計,2019年度高中以下學校理賠通報案件超過千件。 圖/倡議家 提...

校園安全教育「疊疊樂」!瓦斯有沒有毒?考倒小學生

2022/11/02
Open Taiwan、Key Taiwan、Resilient Taiwan ...

主流的邊境、創新的激盪點:面對全世界前三大經濟體,用 OKR 想像台灣教育

2022/08/25
蒲公英關懷教育基金專戶長期支持南投偏鄉學校,期許偏鄉的孩子能自信成長。 圖/宏將...

宏將傳媒林逢春傳遞善的種子進偏鄉 看見公益資助的永續新風景

2022/07/13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Instagram報導108課綱觀察報告,吸引超過13000個按...

「108課綱論壇」-來自第一線學生的真實聲音

2022/06/20
「閱讀陪伴」是許多安置家園回應照護孩子核心價值的方式。 圖/unsplash

培養閱讀素養-讓孩子「搶著閱讀」的方法

2022/05/1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