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冷漠也是幫兇」 我是霸凌旁觀者

2018/04/26 洪欣慈

霸凌事件中的旁觀者,無形中也成為霸凌幫兇。圖非當事人。圖/報系資料照
霸凌事件中的旁觀者,無形中也成為霸凌幫兇。圖非當事人。圖/報系資料照

我是莉莉(化名),這是我的霸凌故事。

我還記得我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班上有一個黑黑胖胖的女生,她叫做小圈(化名),說話很小聲,總是穿著一件紅色外套留著短頭髮,我跟她一路從小學三年級同班到國中,總共7年,但我卻一點都不了解她,也從來沒有跟她說過話。

我還記得我國中的時候 ,我每年的聖誕節都會寫給班上同學每一位卡片,其中也包括了她,但內容就是簡單的祝她聖誕快樂那樣,但我記得隔年我收到了她的聖誕卡片,我後來才知道,她其實只送給我一個人,跟當時流行的可愛聖誕卡比起來,那是一張相對舊、不漂亮的一張卡片,我沒有想太多就把它收進了箱子裡 。

國三的某一天,有一天放學後,我留在教室寫作業,我突然聽到走廊上傳來一陣騷動,抬頭看到小圈和班上男同學在走廊上追逐,小圈的嘴巴上還叫罵了些什麼,其實我不太清楚他們是在欺負小圈還是只是雙方在打鬧而已,她沒有跟我求救,我也沒有插手。

後來我看見那群男生嘻嘻笑笑地走進教室,說小圈真好笑,被他們關在廁所裡還踩到大便之類的,我有點錯愕說:欸,你們不要欺負她啦!但男生告訴我是小圈先惹他們的,我沒有繼續說什麼,就只是收拾書包趕著去上補習班,也沒有去確認小圈到底有沒有事。

隔天小圈依然獨自一個人,偶爾跟男生們對罵,日子跟往常一樣,好像什麼都沒有改變,然後也就這樣畢業了。

畢業之後,我們辦過幾次同學會,但她沒有參加過,也應該說我們沒有人可以聯繫的上她。長大之後,我偶爾會想起她,在這反覆回想的過程中,我才發現自己一直在忽略小圈的訊息,她在聖誕卡片上寫了很多字給我,我明明知道她其實是想跟我做朋友的,但我卻假裝什麼也不知道,我明明知道她可能還被關在廁所裡,可能很害怕,我也只能告訴自己她沒事的吧!

我以為我沒有傷害她,但我的冷漠可能也是霸凌的一種。

(故事來源:兒童福利聯盟與可口可樂基金會《我有我的霸免權》)


7成5民眾曾碰過霸凌 僅有1成挺身

兒福聯盟去年調查,有高達7成5民眾曾接觸過霸凌事件,角色可能是被霸凌者、局外人,但僅有不到1成是挺身者;遭受霸凌者,7成5會回想到過去霸凌的狀況。

進一步了解孩子的經驗,調查發現霸凌依舊以關係排擠、嘲弄、惡作劇為大宗,但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其他霸凌型態,網路霸凌明顯增加。當自家孩子遭受霸凌,有3成家長認為學校沒有處理,甚至有1成6家長認為處理無效、甚至變得更嚴重。

聽更多霸凌故事可上活動網站,當自己或周遭朋友、家人遇到霸凌時,也可到網站內「面對霸凌 我該怎麼做」尋求協助。

每個人及時挺身而出,就可能減少霸凌造成的永久傷害。

推薦閱讀

解決網路成癮 政府研擬灰姑娘條款

支持無聲受害者 臉書創立霸凌防制中心

陳清圳:伸出手 把孩子從情緒暴力中解救

作者文章

家庭不分社經地位高低,都會發生兒虐事件。圖/pixabay

高社經家庭會粉飾 看不見的兒虐事件還很多

2019/01/18
「貧型世界」遊戲在台北車站周邊進行,玩家走訪議題現場。圖/聚樂邦提供

超寫實社會探險 聚樂邦用實境遊戲帶你學議題

2018/12/14
降低青年參政門檻看板議題已經討論多年,但至今仍未能有所突破。圖/報系資料照

別再叫我小屁孩 我18歲我也想投票!

2018/11/22
弱勢兒少現在出現『營養失衡兩頭燒』的情況。圖/pixabay

家扶調查:弱勢兒少不吃午餐多為「省錢」

2018/09/13
《職人》總編趙浩宏認為各行各業都可能有挫折,但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才能把挫折轉為...

做有熱情的事 每個行業都能成為世界第一

2018/07/13
玩具設計師趙譽設計出軟膠玩具「小鯊童」,重新帶動衰退的軟膠玩具產業。圖/《職人》...

找回玩具王國驕傲 他帶「小鯊童」走回國際

2018/07/13

最新文章

瑞芳高工今年的比賽陣容,左一為教練葉怡君。 照片提供/葉怡君教練

瑞芳高工揪弱勢孩打校隊!一起念書練球,攻進全國冠亞

2023/08/29
圖右為南島魯瑪社執行長馬躍.比吼。 圖片來源:南島魯瑪社提供

以日常小事為師-將「部落日常」寫成全母語教材

2023/08/16
圖/聯合報製作、提供

青年與大麻距離越來越近-「網購關鍵字」就能買到

2023/08/09
先天視神經萎縮、視網膜病變和眼球震顫的視障人士王士朋,透過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徜徉...

陪視障孩游書海-「視障電子圖書網」擁4.2萬本書

2023/08/02
圖/多寶藝術學堂提供

多寶藝術學堂-陪泛自閉症孩創作、過好每天的日常

2023/08/01
照片來源:四季藝術學校

教育機構也是B型企業-培育永續人才,也能獲利

2023/07/2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