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為你好」 台灣社會對父母暴力很寬容

2018/03/27 洪欣慈

去年榮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的電影《血觀音》中有一句經典台詞,叫「我是為你好」,這句話的背後,反映出台灣社會長期以來對父母暴力的寬容。

台大社工系副教授劉淑瓊長年與第一線兒少保護社工接觸,參與過許多重大兒虐案的討論,「對暴力高度容忍」,是她對台灣社會最深的感受。

以下是劉淑瓊教授的採訪內容摘要:

我們的社會對暴力高度容忍,包括肢體、言語、精神暴力,我們對暴力的容忍度太高,尤其對兒少教養,容忍力特高。

印地安部落有一句名言,集一個部落的力量照顧一個孩子,但台灣沒有這個觀念,別人的孩子死不了。講兒童是國家的主人翁,只是嘴上說說,兒童應該得到什麼樣的對待,我們的社會還在開發中。

其實兒虐的家庭,不一定是青面獠牙的形象,當然同居人打得很厲害,因為沒有血緣,但大部分就是一般人。當你無力去管教小孩,只能用暴力應對孩子的挑戰、調皮、不乖,氣急攻心,打下去青重不分,重大兒虐案有9成是6歲以下,孩子很嫩的。

0
台大社工系副教授劉淑瓊指出台灣社會對暴力高度容忍,包括肢體、言語、精神暴力,我們對暴力的容忍度太高,尤其對兒少教養,容忍力特高。 攝影/黃義書

被忽略的精神虐待

虐待中,精神虐待很難被通報,都是肢體虐待。一是社會、社工有沒有這個腦袋,二是社會資源有沒有到位。當整個社會很重視外顯傷痕,資源不足時當然優先處理顯而易見的傷口。

社會觀念影響很大。學校老師看到A學生渾身是傷,會通報兒保;B學生家裡經濟環境好,父母親望子成龍,給了各種情緒勒索、言語精神虐待,把孩子講得一無是處,說孩子沒考上建中,去死好了,淡水河沒蓋蓋子,或哥哥較優秀,回家被當空氣、酸言酸語。

這些我都常聽到,但這些都沒有外傷,這時老師的觀念就很重要,會不會認為B的傷害不小於A?通常不會,1萬個老師,可能不到1個去通報這叫兒虐,大家還會覺得他秀逗。

精神(虐待)很難去傳達,但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深遠。

暴力會世代傳遞

學理上會說,他在暴力的環境裡長大,他的風險是高的,因為他學習到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只有暴力。

但上課時講到這,就會注意到有些學生表情耐人尋味,或就低下頭了。其實台灣的小孩,暴露在暴力裡的比例不低,但也不必然一定會循環,因為生命中還有保護因子,要看成長歷程中有沒有這樣的因子出現,例如碰到好的老師、有其他社會關係網絡或成就感建立。

一個人被打,成長經驗是負面童年經驗,在童年時代經歷各式各樣不好的經驗,如果成長過程沒有得到療癒、被適當處理,對人的信任感會降得很低,親密關係也會翻臉成仇。

外面的傷會好,大家都覺得心理的傷,時間是最好的解藥,但其實不,他只是被壓得很下面,當要開始經營親密關係、養兒育女,會遇到很大挑戰,因為他沒有參考範本。被愛過,才知道怎麼愛人。

0
攝影/楊萬雲

高風險方案能預防兒虐嗎?

在我跟呂立醫師的研究裡,發現重大兒虐的案件中,有三分之一個案,曾經進過高風險家庭方案。我們應該是有機會幫助他的,但我們錯失了。

我常開玩笑說,台灣的高風險家庭方案會變成高危險。高風險家庭方案本來的用意是預防兒虐,他所謂的高風險,是兒虐的高風險,我們希望把網子灑得很大,及早發現,給必要的服務和連結資源,這樣就可以幫助家庭不要變成兒童虐待或疏忽。

這裡面有幾個問題,通報容易,學校上網填個表格就pass出去了,可是關鍵是,把人通報進來後,服務、資源有沒有到位?如果沒有,篩出來幹嘛?第一個你是羞辱這些家庭,是個烙印,什麼都沒幫到你,就幫你蓋個章;最糟糕的是,政府做很多事情都是沒有全盤規劃的。

第一個問題是,高風險跟兒保系統是分開的,高風險是兒虐的預防方案,在同一個體系內較好,因為兒虐可能更嚴重,也可能更不嚴重,是流動的。這個家庭有可能現在遭逢特殊狀況,會突然變得非常嚴重,但經過服務後,可能會變的不嚴重,或者是相反,要進到兒保體系。

在高風險和兒保之間,應該是雙向流動的狀態,但當初在設計時,兒保是家防中心、高風險是地方區域福利服務中心,歸在地方政府社工科,行政機關就是壁壘分明;社福中心也不是自己作,是委外給民間社福機構,如兒盟、家扶等,這些團體在做時,就有很多抱怨。

可能很多高風險方案的社工會覺得委屈,因為他們也很無奈。為什麼會說高風險變高危險,我們在檢視這些重大兒虐個案時,發現很多個案是社工hold不住。但hold不住,又轉不出去給家防中心,大家都苦哈哈的,高風險那邊,就是沒有錢又沒有權。

政府委外給民間團體作高風險方案,理論上,任何一個有品質的服務都要錢,但政府只給了一個吃不飽餓不死的錢,經費不足能夠作的就有限。另外,服務也沒有到位,一個家庭的需求常常是多元的,需要的東西都沒有,給不了任何幫助。

如何減少兒虐?

我認為,政府對兒虐疏忽這塊,要有ㄧ個大作戰計畫,有點像香港在推動反毒,ㄧ個又ㄧ個往下的計畫,先把現在的問題都列出來,包括整體社會氛圍,以及社會沒有機制去回應家長在教養上遇到的困境,讓社會觀念慢慢改變,對暴力容忍度低、對家長管教沒有迷思、對兒童虐待是敏銳的。

再來,案量出來後,兒保體系要有回應力,以及負責任。

每次發生案件,一究責社工人就跑光了,我完全贊成社工很辛苦,但也要公平講,這樣解決不了問題,難道那些孩子該死嗎?這是人服務人的事,就是要有人力,資源長不出來、品質長不出來,都是無效的。

社工現在面臨流動率高、案量過大等問題,加上很多社工都很年輕,沒有養兒育女的經驗,父母在養兒育女中遇到的困難應該被重視,讓父母養兒育女的壓力不要這麼大,承擔到後來就變成虐待。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推薦閱讀

終止兒虐悲歌 父母控制脾氣有撇步

看不見的精神虐待 面對傷口才能復元

社安網「處處補洞」 社工先成替死鬼?

作者文章

家庭不分社經地位高低,都會發生兒虐事件。圖/pixabay

高社經家庭會粉飾 看不見的兒虐事件還很多

2019/01/18
「貧型世界」遊戲在台北車站周邊進行,玩家走訪議題現場。圖/聚樂邦提供

超寫實社會探險 聚樂邦用實境遊戲帶你學議題

2018/12/14
降低青年參政門檻看板議題已經討論多年,但至今仍未能有所突破。圖/報系資料照

別再叫我小屁孩 我18歲我也想投票!

2018/11/22
弱勢兒少現在出現『營養失衡兩頭燒』的情況。圖/pixabay

家扶調查:弱勢兒少不吃午餐多為「省錢」

2018/09/13
《職人》總編趙浩宏認為各行各業都可能有挫折,但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才能把挫折轉為...

做有熱情的事 每個行業都能成為世界第一

2018/07/13
玩具設計師趙譽設計出軟膠玩具「小鯊童」,重新帶動衰退的軟膠玩具產業。圖/《職人》...

找回玩具王國驕傲 他帶「小鯊童」走回國際

2018/07/13

最新文章

世界柑橘果醬大賽成績揭曉,雲林縣立樟湖國民中小學5名孩童作品獲得2金3銀。 圖/...

雲林柑橘做果醬 樟湖學童奪英國世界大賽2金3銀

2024/04/24
近年校園霸凌事件引發社會關注。示意圖。 圖/shutterstock

校園霸凌修法!修改師對生霸凌處置 增設調和機制

2024/04/22
學生透過描述家庭餐桌、當地小吃、挖掘家傳食譜等方式,試著培養對生活飲食的觀察力與...

你吃的米從哪來?蘭雅國中「飲食書寫週記」計畫 翻轉食農教育

2024/04/22
將性平融入教學,往往也能收到學生令人驚豔的回饋。示意圖。 圖/shutterst...

性別平等教育法20週年,台灣性別平等了嗎?

2024/04/19
彰化縣花壇文祥國小學生將咖啡渣、黃豆渣,廢物利用製作成蚊香,摘下教育部學校環境教...

咖啡渣做蚊香!彰化國小學童發明奪冠軍 產品義賣籌畢旅費

2024/04/12
國際到台灣,大學如何培育永續人才?
 圖/shutterstock

【永續教室】國際到台灣,大學如何培育永續人才?

2024/04/1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