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舉辦「科學教育共構論壇」攜手產官學,迎向AI時代的人才培育挑戰!
近年來AI科技突飛猛進,對教育、學習造成極大的震撼,教學現場正在承受接連而來的衝擊,迫切需要產官學研各界以及更多關心科學教育者,共同探討台灣的教育系統與社會資源,如何對齊未來人才需求與科學素養發展趨勢。
為此,「LIS科學情境教材」將於2025年9月19日在台北松菸,舉辦「科學教育共構論壇」,透過政府、企業與教育現場的跨界接力對話,提出挑戰、分享實踐,為孩子打造能面對未來的科學教育環境。
教育現場實境,迫切需要支援
「LIS(Learning in Science)科學情境教材」由社團法人台灣線上教育發展協會所創立,始終相信一個人學習並建立思考能力的關鍵在於國中小時期,而這個階段老師扮演不可取代的陪伴角色,因此,LIS持續支援與陪伴國中小自然科教師,面對教學創新與改變的挑戰。而要深入探討AI時代的教育問題,LIS認為必須先理解教學現場老師們的真實處境。
在素養教育時代,老師的教學方式不再是照本宣科,但許多中生代老師,自己求學時並未受過創新的教學方式,如今卻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肩負形塑孩子未來的責任,每一個知識概念都必須「一次到位」,因為每堂課都只有一次機會。此外,國小自然課常由非自然本科或代理代課老師擔任,他們缺乏資源與專業背景,卻依然努力撐起課堂。
為了支援現場教學的轉型,解決他們的困境,LIS的每部影片都透過設計,置入科學思考階梯,以呈現科學的脈絡跟思考的方式,除了培養孩子們,讓他們能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老師做為教材,為此並舉辦研習活動,帶領老師拆解科學階梯,懂得使用影片中的斷點,引導學生思考討論、表達提問,簡言之,就是教老師如何學會讓學生利用科學思考的方式,找到問題的答案。
事實上,為探尋老師與學生的真正需求與視角,多年來LIS不斷訪談全省的教師,也深刻理解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大不同,尤其是非本科老師對於自然科學本就不擅長,因此心中始終有一個揮之不去的疑問:我現在教給孩子的內容,真的是正確的嗎?如果沒能教對、教好,那麼孩子在這四十分鐘的課程裡,就可能失去一次重要的學習機會,這真是重大的壓力。
也有些老師理解科學原理,但很難靠自己的力量製作教材,並且教會孩子。因此,還好台灣有LIS可以協助他們,而且提供了真的從老師與學生的角度去製作,非常有品質的影片教材。
AI科技,強勢推動學校教育的轉型
若說素養教育帶來了第一次衝擊,AI則推動了更猛烈的變革浪潮。面對AI技術的快速發展,老師的角色與課堂的面貌正在改變。AI可以成為教學的助力,但更希望孩子能在使用AI時,具備批判思考與自主學習的能力,而非完全仰賴科技,隨著AI學習模式普及,教育落差恐怕更加擴大。
LIS認為,國中小階段有太多的學習起點,來自於現場老師的引導,唯有當孩子主動學習時,AI才可能發揮真正價值。因此,培養好奇心、學習慾望與主動權,才是AI時代老師無法被取代的價值,也是LIS未來協助老師的重要方向。
但教育的問題一向是結構性,並且是系統化的循環,LIS多年來為了推動科學教育,解決師資培育、增能的問題,但更希望為科學教育體系盡一份心力,促進正向循環。為了從根本解決教學現場的困境,希望有能力可以從研發產品,進一步進行倡議。
LIS希望藉此論壇能帶來更多省思,並用於未來的教材與研習設計中,如此AI才能成為孩子探索世界的工具,而非取代思考的依賴。LIS將一直陪伴老師們成長,因為這正是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在AI時代中茁壯的關鍵。
科學教育共構論壇熱烈報名中!誠摯歡迎關心科學教育的你一起共襄盛舉!
📍日期|2025.09.19 (五)
📍時間|14:00-17:30
📍地點|台北文創大樓6樓(免費入場,名額有限!)
📍報名連結:https://learninginscience.pse.is/827j59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