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公益 文章列表

共好原力,七十永續:中原大學USR用行動打造「永續無限城」

共好原力,七十永續:中原大學USR用行動打造「永續無限城」

中原大學秉持「全人教育」理念,將大學社會責任融入校園,鼓勵學生用行動立足桃園、放眼國際。在創校七十週年之際,中原不僅深耕在地,更將影響力擴展至海外,期許師生透過知識、研究與社會實踐,在無邊界的場域發揮所長、付諸行動,讓「永續」成為師生在校園共同描繪的無限城!

創新公益
家具再生人也再生!彰化埤頭鄉結合社會勞動人修復家具 達成環境社會雙循環

家具再生人也再生!彰化埤頭鄉結合社會勞動人修復家具 達成環境社會雙循環

彰化縣埤頭鄉公所和彰化地檢署合作,引進社會勞動人協助埤頭鄉清潔隊修復回收家具,10日拍賣12件,競價熱烈,衣櫃從7千元喊價到9500元落槌成交,其餘物件也順利拍出,所得3萬6900元,全數入公庫,再撥入清潔隊推動依規定可用的業務。

創新公益
一場跨界的永續幸福接力!百貨建材循環再生 打造萬里共感新空間

一場跨界的永續幸福接力!百貨建材循環再生 打造萬里共感新空間

在萬里國中新揭幕的「校史室暨永續教育基地」,一塊塊印著歷屆校友頭像的磁鐵,被欣喜的貼在黑板上,一一訴說屬於他們的萬里回憶。 這間曾經發霉、漏水的教室,如今成了一個可以閱讀、可以被使用、也可以被記住的空間,不只是展示著學校的歷史,更像是萬里這塊土地,對下一代的孩子們訴說著「你們的故事,也可以很精彩。」

創新公益
給「小大人」選擇的權利 雀巢陪伴親職化兒童邁向成長起點

給「小大人」選擇的權利 雀巢陪伴親職化兒童邁向成長起點

有沒有一群小朋友,除了照顧好自己,還要承擔更多超齡的責任?

創新公益
鞋全家福的永續步伐:從足下,走進社會的需要

鞋全家福的永續步伐:從足下,走進社會的需要

鞋子看似平凡,卻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是孩子上學的第一步,是長輩日常出門的安心依靠,也是家庭相聚時最實在的陪伴。鞋全家福自創立以來,始終堅持「好鞋不必貴,全家都合適」,以「實在、溫暖、進步」的精神,讓「舒適、健康、環保」的理念走進大眾日常。

創新公益
udn-loading
Load more

地方創生 文章列表

北漂族溢出的鄉愁!3位彰化青年假日返鄉、親手修復60年代老宅 賣書也賣情懷

北漂族溢出的鄉愁!3位彰化青年假日返鄉、親手修復60年代老宅 賣書也賣情懷

在彰化北斗,有一間從1950年代留下來的老宅,經過整修後成為一間書店。屋內保留木頭結構,牆面盡可能維持原樣,讓老屋保留原有的樣貌。這裡是「有冊店」,由胡允強、侯欣妘與謝三進共同經營。他們利用假日返鄉,親手修整這棟年久失修的老屋,結合在台北從事出版、行銷與媒體工作的經驗,逐步規劃、打造這間書店。從添置木門、鋪地板到修建庭院,把空間整理出來,讓這棟屋子再次成為人們會走進來的地方。

地方創生
【專欄投稿】不是不會說而是沒人聽!農民的「語言權」由誰定義?

【專欄投稿】不是不會說而是沒人聽!農民的「語言權」由誰定義?

農民說不出話,還是沒人想聽? 這篇文章不是定義,而是邀請:邀請更多農民說出自己的經驗,也邀請社會重新思考:如果農民沒有發聲的空間,我們又怎能談農業民主與糧食正義?

地方創生
7隻稀有「東方白鸛」飛來!彰化大城鄉重啟生機 擬打造東方送子鳥農產品牌

7隻稀有「東方白鸛」飛來!彰化大城鄉重啟生機 擬打造東方送子鳥農產品牌

瀕危珍貴野鳥東方白鸛飛來濁水溪出海口,最新觀測數量為7隻,濁水溪北岸的大城鄉如獲至寶,鄉公所編列經費重修閒置海巡崗哨,將與彰化縣野鳥學會合作經營環境教育中心,並仿照日本豐岡市以保育東方白鸛意象推廣觀光旅遊和包裝農業。

地方創生
【專欄投稿】讓不熟悉農業的人也買單!從「梓感農村文化節」看見農業轉型的新商模

【專欄投稿】讓不熟悉農業的人也買單!從「梓感農村文化節」看見農業轉型的新商模

我們的對話對象是誰?不是搶誰的市場 在上一篇,我們談到農產品市場需求是穩定不易大幅度變動的,甚至是幾近飽和的,農民之間的競爭多數只是落入「轉移收入」的零和遊戲。要打破這種內耗,就不能只是想著怎麼讓消費者從別的農民那裡轉過來買我們的產品,而是要重新思考:我們可以說服誰加入支持農業?我們要創造怎樣的價值,讓「不關心農業的人」也願意開始關心? 這,正是我舉辦「梓感農村文化節」的起點:一場農民與社會重新對話的實驗。

地方創生
辦公設備永續革新 台灣理光按下「雙軸轉型」快轉鍵

辦公設備永續革新 台灣理光按下「雙軸轉型」快轉鍵

近年來,歐盟積極倡議「雙軸轉型」(Twin Transformation),主張企業在推進數位轉型的同時,必須並行綠色永續,兩者相輔相成,才能創造更大效益。與此同時,隨著ESG與供應鏈規範日益嚴格,中

地方創生
udn-loading
Load more

偏鄉教育 文章列表

響應2025國際教育日!康軒文教積極以行動推廣SDGs 為下一代打造永續競爭力

響應2025國際教育日!康軒文教積極以行動推廣SDGs 為下一代打造永續競爭力

聯合國大會將1月24日定為「國際教育日」(International Day of Education),期盼為所有人提供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及終身學習的機會。身為教育產業的康軒文教,積極實踐「教育是

偏鄉教育
虱生共學!漁村小學逆襲 用永續課程創造學校、社區、產業三贏

虱生共學!漁村小學逆襲 用永續課程創造學校、社區、產業三贏

台南市北門區雙春國小是特偏小學,校園被魚塭圍繞,十足的漁村味,受少子化及人口外移影響,學生少也面臨危機,學校以海洋、生態、養殖產業為優勢,開發特色課程,結合聯盟學校交流,並讓在地產業與遊學課程連結,為小漁村帶來逆襲,創造學校、社區、產業三贏, 共創優質校本課程。

偏鄉教育
6年了!苗栗11所學校光電球場仍未完工 學生沒有戶外籃球場可用

6年了!苗栗11所學校光電球場仍未完工 學生沒有戶外籃球場可用

苗栗縣11所學校光電球場標租案懸宕,縣議員葉忠倫爆出竹南國中加上先前的地下停車場工程,戶外籃球場6年沒有辦法使用,球場如工地,影響受教權及安全,縣府回應將專案全面解約或終止契約。

偏鄉教育
全美第5州!伊利諾州全面禁止公私立學校體罰

全美第5州!伊利諾州全面禁止公私立學校體罰

美國伊利諾州將從明年1月起的新學年開始,禁止包括私校在內等所有學校體罰學生,成為全美第5個公私立學校皆禁止體罰的州。 美聯社報導,伊利諾州州長普里茨克(JB Pritzker)本月簽署法案後成為法律,該法禁止私立學校體罰學生,同時重申30年前該州禁止在公立學校實施體罰的規定。

偏鄉教育
永續原文書變生活教科書 文化大學「綠色學分」地方修

永續原文書變生活教科書 文化大學「綠色學分」地方修

教育是永續發展的其中一項目標,也是實現其他永續發展目標的途徑。結合學術研究,將知識化為永續發展的養分、推動社會永續共榮,大學教育在永續人才培力扮演重要角色。 洞察到國際永續與教育的趨勢,文化大學

偏鄉教育
udn-loading
Load more

社福弱勢 文章列表

移工上看百萬!穆斯林商機崛起 3大超商紛紛啟動「東南亞化」搶占市場

移工上看百萬!穆斯林商機崛起 3大超商紛紛啟動「東南亞化」搶占市場

台灣移工人數近幾年快速增加,根據最新統計,在台外籍移工人數截至2025年4月底已達83萬人,預期3年內將突破百萬人,各大超商看準移工每年帶來上千億元的消費商機,鎖定穆斯林族群的習性,各自出奇招搶市。

社福弱勢
至少3成中職球員是原住民 為何我們不用母語轉播賽事?

至少3成中職球員是原住民 為何我們不用母語轉播賽事?

編按:在加拿大,多語言的冰球轉播並不稀奇,甚至讓運動搭起新移民加入加拿大主流文化的橋樑,但將目光回到台灣,儘管原住民球員在棒球運動扮演重要角色,卻始終缺乏原住民語的轉播,運動社會學家陳子軒在《運動反派的告白》書中,透過加拿大「冰球之夜」的經驗,帶讀者反思將運動的話語權還給本土族群的可能。

社福弱勢
從營養物資到知識賦能 雀巢讓食物成為改變的起點

從營養物資到知識賦能 雀巢讓食物成為改變的起點

如果用32元吃一餐,你會安排什麼?據家扶基金會2019年《弱勢兒少飲食營養調查》,弱勢兒少每餐費用僅32元。家扶基金會執行長周大堯指出,早期對貧困家庭兒童的擔憂是「吃不飽」,現在發現弱勢家庭孩子雖然有

社福弱勢
從想吃飽到營養好...親職化兒童的「雙缺」問題有解?

從想吃飽到營養好...親職化兒童的「雙缺」問題有解?

放學回家第一件事,不是丟下書包出門玩、不是悠閒的躺在沙發上看電視,而是想著待會要買什麼填飽肚子、還要記得幫年幼的弟妹準備一份,這是台灣「親職化孩童」的日常。 「在家扶服務的過程中,我們觀察到弱勢

社福弱勢
青少年安眠藥使用率翻倍...「非醫療使用」比例高於成人 恐釀成癮風險

青少年安眠藥使用率翻倍...「非醫療使用」比例高於成人 恐釀成癮風險

國衛院分析2014年、2018年全國物質使用調查報告,青少年使用鎮靜安眠藥比率從2014年0.42%升至2018年0.80%,4年間幾乎翻倍,且「非醫療使用」率高於成年人。專家示警,缺乏正確用藥觀念的年輕人,是藥物濫用的高風險族群。

社福弱勢
udn-loading
Load more

性別平權 文章列表

台灣宮廟文化登國際!台灣佳麗手縫「官將首」戰袍 跨性別選美上展現陣頭魅力

台灣宮廟文化登國際!台灣佳麗手縫「官將首」戰袍 跨性別選美上展現陣頭魅力

號稱全球最大的跨性別選美比賽20日在泰國登場,台灣佳麗鄭宥筠作為參賽者之一,其服裝以陣頭「官將首」為主題,展現台灣特有的宮廟文化。鄭宥筠表示,服裝是親手縫製,精緻程度讓評審和他國佳麗印象深刻。

性別平權
當啦啦隊女孩成球場主角 職業賽事的「性別分工」是票房救星還是毒藥?

當啦啦隊女孩成球場主角 職業賽事的「性別分工」是票房救星還是毒藥?

編按:近年中職球團無不用心經營專屬啦啦隊,甚至砸重金邀請韓籍啦啦隊員來台應援,舉凡李多慧、李珠珢、李雅英等人在場上魅力四射的演出,都再再掀起話題。但當球隊與醫美診所合作,甚至在賽事轉播中頻繁特寫啦啦隊女孩,都模糊了運動的核心價值,長年投入運動社會學研究的陳子軒,在《運動反派的告白:左外野方向的逆轉思潮》中提出反思,帶我們重新檢視運動場上的性別分工困境。

性別平權
北模作文以代理孕母為題...把子宮當成利他的工具 衛福部次長:考題反映社會盲點

北模作文以代理孕母為題...把子宮當成利他的工具 衛福部次長:考題反映社會盲點

北北基公立高中三年級學生舉辦的北區模擬考(北模),因作文考試題目「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引發爭議。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說,這凸顯討論代理孕母看似「很單純、很利他的行為」的政策及法律很多人也覺得代孕可以幫助別人,很好啊,但當事人換成是自己親人時,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其中有更多必須思考的事情。

性別平權
彈性育嬰留停2.0:請假能以日為單位 托盟肯定其彈性但直指仍有3項缺憾

彈性育嬰留停2.0:請假能以日為單位 托盟肯定其彈性但直指仍有3項缺憾

勞動部4日發布「彈性育嬰留職停薪」新政策,托盟表示,家長未來能選擇以每次「1日」為單位,申請總計最多30天的育嬰留職停薪。這對於希望兼顧工作與照顧的家庭而言,無疑是更靈活的選擇,政策方向值得肯定,期待未來能再擴大「以日為單位」的總日數,超過30日。

性別平權
父母曬小孩反成難以清除的「數位刺青」...台灣缺乏保護兒少數位隱私權的專法

父母曬小孩反成難以清除的「數位刺青」...台灣缺乏保護兒少數位隱私權的專法

近期有網友拍攝高中生制服照片,在網路上製作制服地圖,且育兒網紅逐漸流行,專家指出,兒少虐待、性影像在國內備受討論,但一般兒少隱私保護也不可忽略。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26日舉行年會,公民參與改造媒體聯盟召集人許雅荏說,我國現行法規僅針對身障、受虐兒少等作出規範,長遠來看必須訂出適用所有兒少的數位隱私權專法,短期訂定原則性規範,並提升民眾數位素養。

性別平權
udn-loading
Load more

熟年高齡 文章列表

日本高齡化再創新高!65歲以上佔總人口29.4%、就業率25.7% 有930萬人仍在工作

日本高齡化再創新高!65歲以上佔總人口29.4%、就業率25.7% 有930萬人仍在工作

日本NHK報導,日本15日將迎來敬老日,總務省公布最新統計顯示,65歲以上長者占日本總人口29.4%,其中930萬人還在工作。這兩項數據雙雙創下新高。

熟年高齡
守護高風險族群 金融電信攜手阻詐

守護高風險族群 金融電信攜手阻詐

在「守護高風險族群:別讓詐騙加深困境」論壇上,企業被視為防詐的第一線守門人。金融與電信業者肩負識詐、阻詐、反詐的重要角色。需緊跟現今AI技術演變,才能及時守護客戶資產。兆豐銀行、中華電信、富邦金控與國泰世華銀行,分別展現從金流把關、API防詐、AI即時攔截到跨域聯防的策略,期許共築跨領域防詐網,為高風險族群與全體民眾多加一道防護。

熟年高齡
守護高風險族群 從心理支持到社福陪伴

守護高風險族群 從心理支持到社福陪伴

防詐真正的難題往往藏在民間現場。高齡者可能因孤獨、恐懼與信任而陷入陷阱,無家者的脆弱處境讓他們既可能成為受害者,也可能淪為幫助犯,貧困與孤立讓他們更難從惡性循環中脫身。在「守護高風險族群:別讓詐騙加深困境」論壇中,聯合報系邀約了心理學者與社福機構,這些聲音共同提醒在座產官領袖:防詐是一場長期陪伴與社區連結的工作,唯有補上脆弱處境中的斷點,才能真正守護需要幫助的人。

熟年高齡
守護高風險族群 政府跨部門齊心防詐

守護高風險族群 政府跨部門齊心防詐

在「守護高風險族群:別讓詐騙加深困境」論壇上,政府單位展現聯手防詐的決心。面對詐騙手法日益翻新,受害族群不僅年長者,專業人士也難逃詐團陷阱。金管會、數位發展部與警政署分別從金融阻詐、科技防詐、刑事偵辦三大面向出擊,透過更嚴謹的監理制度、更完善的數位信任機制,以及更精準的犯罪偵防,試圖在詐騙氾濫的環境中築起多層防線。

熟年高齡
聯合報防詐論壇 教長輩拆「詐」彈

聯合報防詐論壇 教長輩拆「詐」彈

詐欺犯罪問題嚴重,不僅引發民怨,更成為國人最關切議題。聯合報舉辦「撕開詐團真相 全民攜手拆詐彈」防詐系列論壇8月20日登場,結合產官學人士,探討詐騙生態及防堵措施。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表示,希望成為改變的起點,透過聯合報力量揭開真相,防堵詐騙。

熟年高齡
udn-loading
Load more

人本交通 文章列表

德國媒體點名台灣交通亂象:行人每次出門都像在玩一場生存遊戲

德國媒體點名台灣交通亂象:行人每次出門都像在玩一場生存遊戲

美國媒體CNN曾以「行人地獄」形容台灣交通亂象,近日德國媒體「bne IntelliNews」則又報導,指2022年台灣交通事故37.5萬多件,造成3000多人死亡,比美國911恐攻喪生的人數還多,建議旅客去台灣前要三思。對此,交通部坦言,還有改善空間;觀光署則強調,片面誤解有傷台灣形象,泰國交通更差。

人本交通
全台首處「行人優先區」再擴大!試辦大成功 道路設計巧思讓車輛自動降速

全台首處「行人優先區」再擴大!試辦大成功 道路設計巧思讓車輛自動降速

交通部2024年公告實施行人優先區,北市嘉興里175巷9弄在去年10月成為全台第一處上路區域,近期又完成了瀝青彩色鋪面,讓駕駛明顯辨別區域,里長鄭智耀說,行駛的車速確實下降,意外的也讓巷弄汽機車停車數量減少。交通局表示,未來持續延伸外,透過試辦讓更多里長願意加入。

人本交通
道安三箭之一:交通部公布「汽車隔熱紙透光率指引」 明年起新車強制納管

道安三箭之一:交通部公布「汽車隔熱紙透光率指引」 明年起新車強制納管

汽車隔熱紙透光率太低、太黑,影響駕駛人視線易釀車禍,但現行僅計程車有所規範。交通部6月30日公布「汽車車窗及擋風玻璃可見光透過率安全指引」,建議前擋隔熱紙為可見光透過率70%以上、前側窗則為40%以上,明年起新車強制納管,罰則尚在研議中。

人本交通
自行車違規亂象多...未依規定轉彎、闖紅燈頻傳 2025至今已釀13死

自行車違規亂象多...未依規定轉彎、闖紅燈頻傳 2025至今已釀13死

「紅燈停、綠燈行」已是行人與車輛與行人都必須遵行的交通規則,然而民眾反映,常看到自行車騎士等往往無視規定直接闖紅燈,質疑「人車都要遵守交通規則,為何自行車不用」。根據警政署統計,今年截至3月,自行車因闖紅燈死亡人數5人,在各事故肇因排行暫時位居第一。

人本交通
6/30新規上路:未停讓行人致輕傷罰3萬、致重傷或死亡罰3.6萬

6/30新規上路:未停讓行人致輕傷罰3萬、致重傷或死亡罰3.6萬

為撕掉行人地獄惡名,交通部19日公告修正「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調高駕駛未停讓行人導致行人死傷裁罰金額,未停讓行人致輕傷,罰鍰從7200元提高至3萬元,致重傷或死亡一律以最高3.6萬元處罰,新制自6月30日上路。

人本交通
udn-loading
Load more

議題策展

【倡議家電台】永續長來了!

【倡議家電台】永續長來了!

【系列報導】為土地續命

【系列報導】為土地續命

【倡議家電台】-用「聽」的聽懂「永續」議題

【倡議家電台】-用「聽」的聽懂「永續」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