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總編 文章列表

原生種也會成災?水鹿啃光樹皮、草地...「山獸神」吃出台灣高山生態危機

原生種也會成災?水鹿啃光樹皮、草地...「山獸神」吃出台灣高山生態危機

編按:近年「生物多樣性」備受關注,移除外來種、復育原生物種,已成為政府與企業推動永續的主流方向。然而,當原生種族群數量快速上升,若缺乏適度管理,也可能造成新的生態危機? 面對這樣的兩難,我們該如何在保育成果與生態承載力之間取得平衡?當原生種族群突破生態臨界點,政府與社會是否準備好進行適當的人為介入?《倡議家》11月客座總編邀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翁國精,一同思考台灣未來的野生動物管理方向。

客座總編
紅樹林不只有藍碳價值還能做蜂蜜!收成產量、風味難預料 企業買單嗎?

紅樹林不只有藍碳價值還能做蜂蜜!收成產量、風味難預料 企業買單嗎?

紅樹林在全球被視為一項藍碳新解方,台灣也在2025年7月通過紅樹林植林的藍碳方法學,看好碳匯效益,但除了增加除碳量,紅樹林被寄與厚望、創造更多元價值。 為平衡保育與經濟,林保署推出「河岸紅林蜜徑共生-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水筆仔蜜生產研發計畫」,盼透過企業與社區合作,開發水筆仔蜜,作為永續與生物多樣性的典範,然而計畫自提出至今仍持續審核中,要將藍碳變成綠金,又有哪些挑戰要克服?

客座總編
被遺忘的台南秘境...四鯤鯓藏全台唯一「紅海欖母樹林」 有望成為下一個四草隧道?

被遺忘的台南秘境...四鯤鯓藏全台唯一「紅海欖母樹林」 有望成為下一個四草隧道?

從台南熱鬧的舊城區一路往南,鄰近漁光島和安平商港,有一片位處都市邊緣,幾近被遺忘的自然濕地秘境——四鯤鯓。這片有著大面積魚塭與紅樹林交織的土地,不僅孕育豐富生物多樣性,還承載台江內海的歷史記憶。

客座總編
閒置魚塭、鹽田變「藍碳基地」...紅樹林碳匯方法學是一場豪賭嗎?

閒置魚塭、鹽田變「藍碳基地」...紅樹林碳匯方法學是一場豪賭嗎?

編按:為實現2050淨零碳排,各界在減碳與增匯上雙管齊下,自然碳匯也成為全球淨零策略的關注焦點。台灣也於2025年7月通過「紅樹林植林」海洋碳匯溫室氣體減量方法學,這不僅是國內首個藍碳方法學,也為海洋碳匯專案的規劃、申請與執行奠定制度基礎。 然而,生態爭議、管理挑戰與政策配套不足,也引發諸多質疑。《倡議家》10月客座總編邀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幸助,以及荒野保護協會副理事長陳憲政,帶讀者們深入探討紅樹林碳匯方法學在台灣落地的挑戰及潛力。

客座總編
身心障礙者也能當導覽員?喜樂家族讓身障家庭「走上街頭」與社會對話

身心障礙者也能當導覽員?喜樂家族讓身障家庭「走上街頭」與社會對話

「窯烤冰地瓜,冰冰的要趁熱吃喔!」在大街上,一位身心障礙青年拿著麥克風賣力叫賣,因為緊張、忘了手上的地瓜是冰的,但這個無心的失誤,讓路人會心一笑,也打開了與民眾對話的窗口。 這是喜樂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喜樂小田田」計畫的日常場景,為了讓身心障礙者不再被藏起來,而是走入人群,成為社會的一份子,透過走讀創造各種機會,讓身心障礙者、家屬與社會大眾在互動中相互理解,翻轉刻板印象,實現真正的社會共融。

客座總編
udn-loading
Load more

議題策展

【倡議家電台】永續長來了!

【倡議家電台】永續長來了!

【系列報導】為土地續命

【系列報導】為土地續命

【共融旅遊】9月客座總編 多扶事業創辦人許佐夫

【共融旅遊】9月客座總編 多扶事業創辦人許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