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師放下麥克風-課堂會失控?還是會學更多?
教育現場,教導孩子「找答案」要緊,還是「解決問題」重要?如果一堂課,要求老師放下麥克風,不教孩子找答案,卻是跟孩子互動,帶領他們找問題解方,而且沒有標準答案,老師該怎麼做呢?
長期推廣「感受」、「想像」、「實踐」、「分享」四個步驟,點燃孩子學習動機的「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DFC臺灣)」,2019年改變過去辦理孩子參與DFC挑戰,再啟動「種子學校認證計畫」,重點不變,但改前進校園建立「教師社群」,為孩子共備「解決問題」的核心課程。「只要老師變了,孩子也會不一樣!」執行長許芯瑋說。
是「陪伴」非「培力」
108課綱上路,打破部定課程傳統,強調學校訂定「校訂課程」,培養學生素養能力。DFC團隊也改變過去培育種子教師的方式,進入校園成立「老師社群」一起備課,加入校訂課程規劃。
為何是「陪」,而不是「培」? 以「解決問題」的能力來說,「教學現場的老師比我們還熟悉,我們只在旁協助,把既有的能力系統化,變成教學步驟,啟發學生,角色如同社團教練,在旁陪練球員。」營運長蔡長寧說。
放下麥克風,解決問題
「一開始,有些老師不知所措,甚至想逃避!」在班上使用DFC學習法的老師,適時放下麥克風,結果教室變得很吵,與過去大不同而難以習慣。不過,背後的原因是,孩子和老師都還在練習,何時該讓自己站出來說話,蔡長寧說。而「實踐」和「分享」,正是DFC給師生的習題。
她分享,有個班級無論上課、分組溝通,孩子都不敢說出想法,師生互動沉悶,原來這間學校的孩子普遍成績較差,連帶自信心也低落。DFC與老師共備課程後決定,強化學生提出意見,與同學討論,上台做簡報的步驟,讓孩子主動與夥伴一起解決問題,而且勇於分享。「老師不要拿麥克風,才是解決問題的開始」蔡長寧強調。
發現孩子缺乏自信心,同理心,DFC就透過與老師共備課程,一起找解方,相同模式也適用解決社區議題。桃園縣霄裡國小旁有個百年埤塘,過去的學生與埤塘的連結,通常都是由老師帶學生參觀景點,認識動植物;但現在,DFC導進解決問題的模式,不僅找來相關領域的教授和生態保育專家來為學生上課,讓孩子瞭解如何保育埤塘生態,更帶動生態觀光,成功解決了傳統教學走馬看花,與生活環境脫節的窘境。
不同於傳統教室裡,上對下的主客權力關係,當老師放下麥克風,鬆開了威權,有助於形成平等互動的氛圍,學生就有機會反客為主,主動運用所學,解決問題,這正是DFC亟欲培養孩子一輩子帶得走的能力。
DFC與老師博感情 影響力跨學科
捨棄快速填鴨模式,講究長期陪伴的DFC,與老師建立線上線下社群,培養長期關係。公開說明、共備課、觀議課,總共9次,看似緩慢,卻在一次又一次的陪伴中,深化影響力。
不少老師們轉而反思,既然DFC上課已能夠引導孩子往解決問題的方向思考,那麼,學科課堂不妨也改變單向教法,「會想多問台下一句,為什麼?也更願意與孩子討論想法」;甚至要求學生移動一整排座位,改為分組討論,「就算課堂變得很吵,但知道學生討論是正向的」。
雖然,著力陪伴種子教師群,無疑少了以孩子作為焦點的吸睛度,更少了直通家長的號召力,但作為教育工作者,DFC想走更深化長遠的路線。
未來,希望多幫助學校發展特色,讓家長選校,除了考慮雙語、學科資源以外,也多了「解決問題能力」這個項目,是DFC的願景,因為「我們不確定學科能力能否跟著孩子一輩子,但解決問題的能力,絕對影響未來人生道路。」蔡長寧強調。
延伸閱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