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成長的背後:從薪資分布 談貧富差距與隱藏版貧困家戶

倡議編輯室 台灣世界展望會 楊仕馨

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指出,台灣連續8年經濟成長率超過3%,優於新加坡、韓國,創下東亞最佳表現,而主計處發布之1月至4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未含年終、獎金或加班)較上年同期增加2.39%,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6,321元,同時期低收及中低收人口合計不到40萬人,低收人數更只有0.83%。社會總體呈現樣態似是薪資逐步提升,極少貧苦人口。

然而,在物價節節漲造成荷包縮水的情況下,對照前述的社會圖像,讓人不禁抱持幾個疑惑:首先,台灣薪資水平和生活水準真的普遍很高?為何多數人無感?其次,對於社福機構可能也想問:要是社福身分人數這麼少,真有這麼多需求嗎?

一張表 看見全台受雇薪資分布

從主計處的薪情平臺可查詢國內受雇者的年薪分布概況,111年全台受雇薪資分布圖20%人口集中高峰D2-D4(35.6萬/年~45.7萬/年);依主計處公布薪資中位數是55.2萬元/年,以右薪資幅度越高(最右端超過表上呈現)拉高了整體薪資平均。整體來說,10年來,總體薪資平均數成長24.99%,超過中位數漲幅16.73%,高薪幅度增大拉抬了平均薪資。

未納入農林漁牧業、政府機關、小學以上公私立學校、宗教、職業團體及類似組織。 圖/...

貧富差距之下,弱勢家庭的通膨壓力大

同為主計處111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 台灣每戶可支配所得的差距倍數擴大至6.15倍,貧富差距是10年來新高,今年6、7月通膨年增率2.42%至 2.52%。作為社福團體主要關心D1(30.6萬/年)紅線以左1成人口,面臨更高的通膨壓力。儘管前述福利補助人數占比極少,從中華民國111年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報告仍能一窺究竟:18.2%的學齡兒童家庭支出大於收入、東部地區13%的少年自覺家庭經濟情況為貧窮。

貧富差距之下,弱勢家庭的通膨壓力大。 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造成兩者數據落差的主因之一,在於現行《社會救助法》(下稱《社助法》)低於各縣市訂定之最低生活水準可支配所得中位數60%認定為貧窮。當經濟弱勢家庭欲申請低收/中低收補助時,必須檢視戶籍所在,直系親屬的動產及不動產的資產審查,設算具有工作能力的勞動人口有工作收入等等,核定相當嚴格,也造成許多貧困的人受限「社福窄門」被排除。

接住隱藏版的脆弱家庭

既是「被隱藏的家戶」,如何得知社會需求的黑數呢?無論以第1十分位數以下,或取鏡鄰近國家12%低收比例,粗估貧窮邊緣的人口超過百萬以上。「以展望會而言,有51%家庭屬於低收/中低收,另外半數家庭(49%)的2萬2,000多位孩子就沒有同樣的社福身分。」台灣世界展望會國內事工副會長蕭文榮表示。

「現階段社福機構正努力補充沒能納入《社助法》的近貧家庭,例如展望會以兒童資助作為經濟補助時,一定得做收入端的審查、家庭訪視及照顧功能評估,去規劃孩子長期匱乏或急難過度的資源,增加求學或職涯發展的可能性,然而,一旦遇上災難或突發意外衝擊時,更突顯了缺少社福保護傘的脆弱,期待10多年未修的《社助法》透過修法,讓隱藏版的家庭被看見。」(同場加映:被隱藏的貧困:比低收更弱勢的近貧家庭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薪資 貧富差距 弱勢家庭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