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健康雙贏!聯合線上「與樹同行」永續行動 為自然生態邁步前行
全球逾半GDP(約44兆美元)依賴自然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的流失將對經濟與環境帶來巨大衝擊。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生物多樣性喪失與生態系統崩潰」被列為未來10年的3大風險之一。
今年4月,適逢世界地球日55週年,聯合線上發起「與樹同行.走出一座健康森林」行動,攜手高雄市愛種樹協會、健康促進軟體Walkii,邀請企業夥伴健走又種樹,將日常步數轉換為台灣原生樹苗,不僅促進職場健康,也替生態保護盡一份力。
植樹造林種下希望 打造海角新樂園
黑面琵鷺優雅地掠過水面,數以百計的招潮蟹、彈塗魚冒出活動……濕地是多元物種的棲息之所,然而全球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沿岸濕地逐漸鹽化,位於高雄茄萣濕地南側的茄萣公14土地面臨相同處境,以及遭受到外來樹種銀合歡與巴西乳香的雙重威脅。
植樹造林是恢復生態的解方,透過種植耐鹽、耐旱的台灣原生海岸樹種,不只提升生物多樣性,還能塑造多元地貌,提供沿岸生物更多棲地。延續過往行動,聯合線上與愛種樹協會前往茄萣公14種下樹苗,盼這片受創土地蛻變為生機盎然的「海角新樂園」。
「樹與我們共生,我們不能失去樹木。」東京大學都市工學環境設計學博士、台灣首位女樹醫詹鳳春說,森林是生物多樣性的根基,也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沒有樹木就沒有生態、沒有共生,無法實現人與自然的永續共榮。」
詹鳳春認為,相較都市綠地,鄉村的樹木具更完整的生長條件與生態功能,在空氣淨化、降溫及促進生物多樣性上發揮極大效益,對生態系統的健全發展至關重要。
從環境到職場健康 每一步都是永續
上班族每天約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職場度過,長時間久坐與不良飲食習慣成為健康隱憂。台灣健身運動醫學推廣協會理事長陳俊忠指出,長工時壓縮下班後的休閒時間,久坐的工作型態造成活動量減少,引發腰痠背痛、慢性發炎、精神狀況差等問題,同時外食比例高,使得高油、高鹽、高糖的攝取風險提升。
上班族該如何養成運動習慣,持之以恆改善健康?陳俊忠建議,不要急著挑戰高強度的運動項目,例如國人熱衷參與的馬拉松路跑,不妨從門檻較低的「健走」開始,每天走7000步達到健康促進的效果,再走更多便能享受體能進步的成效。
國健署「110年工作人口健康促進調查」顯示,近4成5的上班族體重超標,罹患肥胖相關疾病機率高。職場「重量級」趨勢也影響員工的健康幸福,是企業應重視的課題。
「在現今快節奏、高壓力的時代,員工健康不再是單純的個人問題,『顧好每一個人』是企業永續發展的核心。」聯合線上執行長孫志華呼籲,企業積極打造健康友善的工作場域,確保員工身心穩定,才能提升競爭力。
聯合線上與健康促進軟體Walkii號召企業參與「健康森林」計畫,挑戰步步換樹任務,員工每天走5000步即可獲得1點,全員累計1000點就種1棵樹,企業得以兼顧職場健康與環境保護。
跨域夥伴串聯 共築永續生活圈
自2023年起,聯合線上串聯企業、組織與在地,展開一系列植樹行動。2023年前往台東池上將廢棄檳榔園改種1111棵黑檀毛柿;2024年3月與銘傳大學產學合作,在銘傳大學桃園校區種下1045棵牛樟、台灣黑檀、羅漢松等原生樹種;同年下半年分別至高雄茄萣濕地、新北和美漁港,種下343棵樹木與293株珊瑚。
聯合線上總經理官振萱表示,媒體是資訊的傳播者,更是行動的推動者,聯合線上每年推出不同形式的永續行動,號召企業與第三方非營利組織加入,從鄉野到城市,從陸地到海洋,跨域拓展更多可能性,以行動串起島嶼的多元地景,共築永續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