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追蹤研究19年 偏差少年30歲後創業多
中研院社會所追蹤一批2000年讀國一的台灣民眾至今,發現13到18歲有高程度偏差行為者,31歲時創業的比率和收入,比其他偏差族群高。
參與調查的台北大學社會系主任陳易甫對此表示,很高比率的樣本高二時就離開學校,可能是因社會歷練久,職場成就較好。寶島眼鏡人資長兼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顧問周克倫說,中小企業主對求學的印象確實不好,不過有些人失學後去當學徒,養成一技之長,表現也不差。只有國小畢業的寶島眼鏡店長反而業績好。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伊慶春上周發表最新調查成果。她表示,調查團隊將偏差行為按程度分成四類,13到18歲時期偏差程度最高者,來自單親家庭的比率高、最高學歷比別人都低、抽菸喝酒的頻率比別人高,且男多於女。他們的憂鬱情緒最明顯且持久,憂鬱高峰出現在15歲。
陳易甫說,研究團隊對偏差的定義包括暴力、偷竊、喝酒、吸毒、蹺課、逃家等10個項目。高偏差行為受訪者在31歲接受調查時,表示自己是創業者的比率,比低偏差群多出5%至6%。他們的月收入落在4萬到4萬5000元,比低偏差群多5000元左右。
陳易甫說,最高等級偏差者,很多約在高二就離開學校到社會上。在台灣的社會結構下,他們較難進入一般公司當職員,因而提高創業當老闆的動機。
周克倫說,他持續輔導中小企業主創業,發現小老闆們的求學經驗普遍不好,也有人失學。過去的台灣教育不多元,技職體系不發達,家長認為「不愛念書就去當學徒」,因此跟著師傅學得一技之長。
周克倫說,所幸回流教育愈來愈發達,他們成年後能回到學校取得學位、經營創業人脈,進而提升創業成果和收入。
經常接觸新創業者的紫牛創業協會前理事長蔣志薇則說,創業就是創造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創業者最鮮明的特質,就是他們不循規蹈矩,討厭被框架約束。這項特質讓他們易被認定為不乖的學生,例如他們鑽研打電動,或熱中某項課外活動。
這項大型調查名為台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Taiwan Youth Project),中研院2000年開始追蹤台北、新北和宜蘭三縣市民眾,包括國一和國三共81個班級的學生,至今約1300個人。研究偏差行為的樣本是2000年就讀國一,目前約31歲的青年共1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