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推「校校會發電」近達標!275校光電裝置容量達133MWp
台南市全力達成「校校會發電」,其中更有113校光電球場、73座光電車棚,設置容量達到133MWp,每年回饋金更逾7600萬元,可供學校每年適時改善學校設施設備,教育局強調為克服困難,以逐校、逐棟邀請專業入校進行評估盤點規畫,成功國小新建校舍屋頂太陽光電板高度恐超過赤嵌樓,已請廠商調整。
台南市教育局表示,自2019年起推動校園光電,逐校盤點、邀專業團隊入校評估,依地形與建築結構量身規畫,設計出適合校園使用的光電設施,全市275校完成太陽光電設置,比例高達99%,發電總裝置容量達133MWp,年發電量可達1.8億度,約可供應5.2萬戶家庭用電。
目前全市僅剩成功國小、忠義國小、新嘉國小與怡仁國小4校尚未裝設太陽光電板,有的是位於文資管制區,受限於古蹟高度與景觀維護,或木構造承載力不足,建物老舊、結構脆弱且受周邊樹木遮蔽,多家廠商評估後皆認為不具可行性。
其中,中西區成功國小歷經多年重建,終於在上周取得使用執照,議員沈震東指成功國小校園屋頂太陽能板高度會超過赤嵌樓,恐影響鄰近古蹟視覺景觀;另也關切復校進度,學生何時可以返校上課。
教育局說明,成功國小新建校舍已取得使用執照,廠商正辦理相關缺失改善作業,教育局與文化局將持續督導廠商如期如質完成,以確保校舍品質及師生使用安全,以學校於寒假後返原校區復課為目標。
教育局說,依現行建築法規,新建建築物須設置太陽光電系統,但裝置容量可依實際條件調整,不必強求全覆蓋;成功國小屋頂太陽能板高度,將邀集經發局、工務局與廠商協調,研擬調整設計,如採平鋪式設置以符合法規與景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