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熱與解:當城市持續發燒 大小冰塊來降溫
最近是否一踏出家門,就感受到熱氣襲來?到了晚上下班,如果沒有下過雨,路面蒸騰的悶熱也讓人難以消受。
城市裡處處可見的人工鋪面是蓄熱的主要來源之一,白天吸熱、晚上放熱,而許多狹小的巷弄、不通風的區域,也會蓄積陽光的熱能,所以太陽下山後我們依然感到很熱。人為開發的擴張也使得自然綠地逐漸變少,建築物增多,加上空調系統和鍋爐設備的排熱,都是城市升溫的關鍵因素。
大公園、小綠地 如同大、小冰塊能降溫
炎炎夏日,打開冰箱的瞬間,可以明顯感受到冷空風的流洩,周圍溫度隨之下降。這種現象在城市中也適用。公園綠地和河川就像高溫都市中的大冰塊,成大規劃與設計學院永續長林子平教授團隊,羅子雯2018年的論文,從台北市夏季平均溫度分布圖與公園綠地空間分布的關聯性發現, 每10公頃的綠地可以降低周邊環境1度,26公頃的大安森林公園,周邊環境大約可以降溫2.6度。
大型公園開闢不易,許許多多的小型綠地也能扮演小冰塊的角色,幫助周邊環境降溫。就算是一棵樹,樹葉也可以遮擋太陽的熱,土壤也比水泥鋪面更能散熱。我們跟著林子平教授用熱顯像儀實際測量,有樹蔭和無樹蔭的地表溫度相差10度,因此改用透水性高的鋪面,增加公園綠地和樹蔭,是城市降溫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改善屋頂來散熱
從空中俯瞰,台灣都會區的頂樓幾乎都是鐵皮覆蓋,夏季的屋頂溫度甚至可高達50度以上,經過綠化後或是加裝太陽光電板的屋頂溫度比水泥或鐵皮屋頂低20度以上,頂樓的室內溫度也可降低3-5度,周邊溫度也會跟著下降。
景觀第一排 留下風的路
狹窄的巷弄和高度密集的高樓建築如同都市峽谷,風無法吹進來,導致悶熱無風的居住環境。另外,河岸或公園的景觀第一排被高聳的建築物全數占滿,風無法進入後排街區,後排民眾就無法享受到涼風。如果能將建築棟距拉大,留給風走的路,就能建立風廊,讓風自由進出。但景觀第一排往往是建商最愛銷售的基地,為了獲取最大利益,建商通常選擇蓋好蓋滿。
為了讓城市降溫,部分縣市已開始對都市通風提出管制和獎勵措施。例如,台中市制定的《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引進城市風廊概念,將「基地通風率」作為建築基地通風設計的評估指標,提供基準容積5%的獎勵。假設建築量體面對公園、河川等環境,只要將棟距拉開到6米左右,與鄰棟建築的基地線空出3米,就可以申請基地通風率,達到要求後就可增加容積。
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永續長林子平認為在社區規劃前期就要劃定哪些地方是風廊,留出風的路,後續建案依循這樣的原則開發,才能達到涼爽效果。例如新北浮洲合宜住宅,建築師徐佳鴻在社區規劃時就保留風道和水池,風道與水池結合帶來涼爽氣流。另外在道路設計上留下樹木,增加風廊空間,在看不見的地方,鋪面底下也是原本的土壤,這些都是降溫的關鍵。
由上而下打造降溫城市
然而想要徹底解除城市熱危機,從中央立法是更有效的手段。在國土計畫法的土地分區上,明確規範建物的棟距與退縮空間,在都市設計上納入城市風廊和居住風權的概念,讓風能自由流動,此外,避免無謂的大型開發,留下自然綠地和樹木、改善建築的通風、節能,就能減少空調排熱,才有機會讓持續發燒的城市降溫。
本文授權轉載自《我們的島》(原文標題:城市的熱與解:當城市持續發燒 大小冰塊來降溫)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